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31751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可研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1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第一章 总 论一、 项目概况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宁县二中教学楼承办单位:宁县第二中学项目负责人:马金贵项目类型:新建项目建设地点:宁县第二中学校园内西侧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 1500 万元人民币,其中省财政厅投资 1200万,县财政投资 200 万元,学校自筹 100 万元。宁县将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千方百计筹措到位,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2、建设内容:为 了 改 善 办 学 条 件 , 扩 大 办 学 规 模 ,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 促 进 宁 县 高中 教 育 快 速 健 康 发 展

2、 。 根据宁县二中教学楼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决定新建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总建筑面积 6300 平方米。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度改善宁县第二中学的办学条件,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满足周边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学需求,使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学资源,为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2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增强办学吸引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3、承办单位简介宁县第二中学始建于 1956 年 6 月,系独立高级中学、庆阳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现承担全县 18 个乡镇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校园占地 69 亩,教学楼

3、、科技楼、实验楼、宿舍楼和餐厅楼等建筑面积 29300 平方米。现有教学班 52 个,其中春晖助学班 3 个,成都七中远端直播班 3 个,在校学生 3600 名。现有教职工 197 名,其中女职工53 名;有专任教师 145 名。学校 2010 年 11 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评为“第三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 ,两次荣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先后被省、市命名为“绿色学校” ,11 次荣获市级 “高考质量优秀奖” ,4次市级重点中学和示范高中督导为优秀学校,2009 年 11 月学校承担全市学校统战工作会议现场观摩,2010 年 11 月学校承担全市平安校园创建现场观摩及做主题经验交流,6

4、 次承担全市文综中心教研组研讨会,学校就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创新、高考备考策略、勤工俭学等工作多次在全市(区)介绍经验。学校坚持文化立校,把校园文化作为构成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人本文化、法制文化四大建设入手,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高考综合进线率每年都保持在 96%以上,二本以上进线率始终占全县总数的 40%以上,均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第一名,其中,赵宏英、柴生芳、席康、段一萍、刘强、卜倩等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段一萍为全省文科第一名,席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5、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3康、李蕊、赵东海、左斐、卜倩等 5 名同学为全市(区)理(文)科第一名,杨文超、王婷、杜青沼、王雯、张旭东、杨海亮、贾雷鸣、豆振华、王莹、刘伟、王文英等 11 名同学为全县理(文)科第一名,基本实现了学校提出的“雄踞宁县、领先庆阳”的高考奋斗目标。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5、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1)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设部) 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的要求 (建设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国计办(2002)15 号文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灾后学校

6、重建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教育部:2008-07-02)汶川地震灾后新建学校规划建设设计导则 (教发200826 号)宁县第二中学用地范围地形图宁县第二中学地质报告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 项 目 的 各 种 技 术 资 料 、 项 目 方 案 及 基 础 资 料国家发布的有关行业规范、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4(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研究的范围包括:项目概况、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和场址、规划方案、项目实施进度建设、环境影响与保护、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二、 项目背景1、县

7、情概况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县份之一。北接甘肃合水县,东与陕西省为邻,东南连正宁县,南以泾河为界与陕西长武县隔河相望,西南与甘肃泾川县毗邻,西北接庆阳市西峰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海拔860 到 1760 米之间,其中县城所在地(县人民政府驻地)新宁镇海拔约950 米。介于东经 10741至 10834,北纬 3515至 3552之间,东依子午岭,南接陕西,北靠宁夏,西临泾、蒲二河,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县内交通发达,四通八达。有国道 211、省道 202 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宁黄、宁正、宁盘、宁合,早长 5 条三级公路纵横交叉,西长凤高速公路已贯通,西平铁路、宁长运煤大通道正在

8、兴建中。县域总面积 2633平方公里,耕地 96 万亩,山、川、塬交错。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物产富饶。属暖温带大陆性高原气候,温润适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 574 毫米,平均气温 8.7C,年日照 2375 小时,无霜期 170 天左右。境内有马莲河、泾河、蒲河、九龙河、城北河等 7 条河流,多年平均总流量为 55.05 立方米 /秒,总径流量 17.36 亿立方米。现辖 8 镇 10 乡(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长庆桥镇、和盛镇、湘乐镇、新庄镇、盘克镇、米桥乡、良平乡、中村乡、太昌乡、焦村乡、南义乡、瓦斜乡、金村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5乡、九岘乡、春荣乡)

9、 ,257 个行政村,14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54 万,其中农业人口 50 万。宁 县 素 有 “陇 东 粮 仓 ”之 称 , 盛 产 小 麦 、 玉 米 、 油 料 、 黄 豆 、 小 米等 , 尤 以 特 色 小 杂 粮 久 负 盛 名 , 备 受 推 崇 。 宁 县 是 甘 肃 优 质 农 畜 产 品 生产 基 地 , 由 于 山 水 形 胜 的 灵 气 所 致 , 出 产 的 早 胜 曹 杏 、 九 龙 金 枣 、 黄 甘桃 、 红 富 士 苹 果 享 誉 国 内 外 。 近 年 来 , 果 产 品 系 列 开 发 已 成 气 候 , 年 加工 杏 脯 、 枣 脯 、 桃 脯 等

10、果 制 品 20 多 种 6300 余 吨 , 有 多 种 产 品 获 部 、省 级 奖 , 销 往 全 国 , 走 出 国 门 。 黄 花 菜 产 量 居 全 市 之 首 , 质 量 为 西 北 之冠 , 被 外 贸 部 命 名 为 “西 北 特 级 金 针 菜 ”, 荣 获 出 口 产 品 荣 誉 证 书 。 薄 皮绵 核 桃 具 有 仁 饱 、 味 香 、 含 油 量 高 的 特 点 , 备 受 外 商 欢 迎 , 畅 销 不 衰 。早 胜 牛 名 扬 四 海 , 是 国 家 工 商 局 注 册 的 名 牌 畜 种 。 境 内 盛 产 各 种 中 药 材 ,有 69 种 列 入 中 华

11、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 25 种 列 入 出 口 商 品 。 生 长 在 子午 岭 密 林 深 处 的 羊 肚 菌 、 黑 木 耳 极 其 珍 贵 。 新 近 探 明 , 县 境 西 北 部 有 油 ,东 南 部 有 煤 , 属 西 峰 油 田 和 陕 北 煤 矿 的 一 部 分 , 开 发 前 景 诱 人 。2、宁县第二中学现状宁县第二中学始建于 1956 年 6 月,系独立高级中学、庆阳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现承担全县 18 个乡镇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校园占地 69 亩,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宿舍楼和餐厅楼等建筑面积 29300 平方米。现有教学班 52 个,其中

12、春晖助学班 3 个,成都七中远端直播班 3 个,在校学生 3600 名。现有教职工 197 名,其中女职工53 名;有专任教师 145 名。学校 2010 年 11 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评为“第三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 ,两次荣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6先后被省、市命名为“绿色学校” ,11 次荣获市级 “高考质量优秀奖” ,4次市级重点中学和示范高中督导为优秀学校,2009 年 11 月学校承担全市学校统战工作会议现场观摩,2010 年 11 月学校承担全市平安校园创建现场观摩及做主题经验交流,6 次承担全市文综中心教研组研讨会,学校就教师

13、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创新、高考备考策略、勤工俭学等工作多次在全市(区)介绍经验。学校坚持文化立校,把校园文化作为构成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人本文化、法制文化四大建设入手,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高考综合进线率每年都保持在 96%以上,二本以上进线率始终占全县总数的 40%以上,均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第一名,其中,赵宏英、柴生芳、席康、段一萍、刘强、卜倩等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段一萍为全省文科第一名,席康、李蕊、赵东海、左斐、卜倩等 5 名同学为全市(区)理(文)科第一

14、名,杨文超、王婷、杜青沼、王雯、张旭东、杨海亮、贾雷鸣、豆振华、王莹、刘伟、王文英等 11 名同学为全县理(文)科第一名,基本实现了学校提出的“雄踞宁县、领先庆阳”的高考奋斗目标。1、 项目背景 (1)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振兴地方经济的奠基工程,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 用。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综合素质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 宁 县 二 中 教 学 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7提出了旨在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为宁县的崛起腾飞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宁县作为庆阳市的南大门和能

15、源基地的核心区,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迫切,为满足宁县人民子女就近在本县就读高中的愿望,新建宁县二中教学楼,是解决宁县人民群众子女享受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捷径。(2)教学楼项目实施是扩大宁县二中办学规模的需要。根据宁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来宁县三中要并入宁县二中,办学规模将达到 64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4000 人,项目建设也为全县扩大普通高中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3)2010 年,庆阳市政府确定宁县二中为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根据甘肃省普通高级中学教育资源配置“教学建筑面积生均达到 8 平方米”的要求及实施新课程改革所需实验教室、各种活动室、技能训练室及师生阅览室等,学校建设面积严重不足,加之学校还有建校初期修建的土木结构危房校舍 13 间 300 平方米,2011 年为解决急需教室修建活动板房 10间 160 平方米,这些校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