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2462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索取新知识的能力,即自主学习的能力。伴随着现代教改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走进了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每一个语文教学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都无不深切的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和魅力。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靠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来给学生创设情景,这以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

2、欲望。认知兴趣是语文创造的“内驱力” ,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 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 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正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大,喜欢追寻新鲜事物,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图片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对感觉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借助它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语文课中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2难之处,再现情境 ,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3、,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我想学生们可能没有读过骆驼祥子这本小说,也许读过,但是感受不到祥子悲苦的生存环境,体会不到课文语言描写的精彩之处,更谈不上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了,感情也不易与课文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点击电影网站,找到骆驼祥子这部电影,祥子在烈日下所受的煎熬,在暴雨中“挣命”的悲惨遭遇,都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再引导学生去品味祥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作苦苦挣扎的,为什么要苦苦挣扎,从而悟出在旧社会人生的悲凉与无奈。再去读课文中的词句时,感情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心中有了景,阅读过程中再进一步想象、发挥、感受,反复品味,涵泳咀嚼,沉浸其中。 二、激发创新意识,

4、激起表现欲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走进语文课堂,为我们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契机。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进行创造。在教学捕蛇者说一文时,我从网络上找到有关解放前西藏农奴生活的一些资料: 专制的喇嘛和西藏贵族, 1959 年前,西藏一直处于一种世袭的农奴制度之下,西藏人处于喇嘛和西藏贵族的独裁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下。而大量的农奴实3际上连拥有基本生存物资的权利都没有。奴隶主基

5、本上都是当地世袭的贵族和高级喇嘛,他们的人数不足西藏总人口的 5%,但他们拥有藏区所有的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和大多数牲畜。而占总人口 95%的农奴们的生活就像美国南部种植园里的奴隶一样。奴隶主可以随意贩卖他们的农奴、把他们象礼物一样赠送给他人、用他们偿还债务。他们甚至可以交换彼此的农奴、对他们进行性骚扰或虐待他们。当两个农奴结婚后,夫妻二人仍可能属于不同的主人,而他们的孩子从出生的一刻起,就注定成为农奴。男孩女孩要交不同的税,单眼皮双眼皮要交不同的税。沉重的死去的肉身 解放前西藏的法令规定,人生下来就不是平等的,所有人分为三大类、九个等级。在这种极其特殊的法令制度下,上等人,例如活佛的

6、生命价值就像他们死后塑为金身的尸体(尸体包上重重的金子)那么重;而下等人,例如女人、屠夫、猎人、手艺人的生命就像一根稻草那么轻。解放前西藏的司法体系赋予了喇嘛和奴隶主法律裁决的权利。实际上,这套司法系统本身就是一套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的酷刑系统:刑罚是极端野蛮、残忍的,包括剜眼、割耳、斩手脚、抽筋,甚至将犯人锁进木笼投入河中等。 这些血腥的历史遗物曾在中国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西藏社会和历史展中展出过。不难想象当人们面对那些被切掉的四肢、剥掉的人皮、可怕的刑具时会作何感想。并配上图片 展出中有一封古代西藏的信特别值得注意,它写道: RabGe: 4我们这里将举办一场佛教庆典。我们需要:各种动物的肉、心

7、脏和血;四个人的头、内脏、纯净的血、混浊的血;来自废墟的泥土;一个寡妇的经血;麻风病人的血;地下的水;旋风卷起的土;朝北方生长的荆棘;男人和狗的大便;一个屠夫的靴子。所有这些必须在 27 日前送到 Tsechykhang 来。 Tsechykhang,19 日 从这封信中,我们不难想象多少农奴将被杀死,而仅仅不过为了一个仪式。在这个野蛮残忍的年代,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非常缓慢。西藏经济在很长时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在谷物产生后出现了衰退。木制的犁就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工具,原始放牧的方法造成牧场衰退、大量的牲畜疾病流行。大量农奴被粗野的过度剥削,他们被迫承担过重的劳动、同时背负着沉重的劳役和赋

8、税。饥贫交迫之中,他们常年在死亡线的边缘挣扎。20 世纪 50 年代,拉萨有超过 4000 名乞丐,而当时拉萨总人口才 37000 人!西藏的第二大城市 Shigatse 该比例还要更高!由于高密度的疫病流行,西藏人平均寿命还不足 35.5 岁!) 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学捕蛇者说一课时,我提出问题:捕蛇者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有的答蒋氏是幸运的,有的答蒋氏是不幸的。然后学生从文中找出对比,来证明蒋氏是不幸的。也有的同学说,蒋氏的祖父和父亲都死在捕蛇这件事上,他自己也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所以说他是不幸的。两种结论使同学们争论不休,在此5基础

9、上,我把同学们的观点总结了一下:蛇的毒性之大,致使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捕蛇而死,可见捕蛇者是”不幸”的,然而他与乡邻们相比却又是大“幸”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的“幸”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既然蒋氏是幸运的,那些乡邻为什么不去捕蛇呢?”同学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我也一震,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束可贵的思维火花,一部分同学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不是很好的探究契机吗?何不让学生们合作探究,然后各抒己见呢?几分钟过后,同学们纷纷起来发言。 “我认为乡邻们不懂得捕蛇的技巧,对于他们来说,蛇让他们更可怕。 ”“那乡邻也可以向蒋氏学习捕蛇的技巧呀!” “那蒋氏愿意把这捕

10、蛇技巧教给乡邻吗?”争辩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同学若有所思。同学们的这些观点,思维的绽放,让每个同学都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主题理解的更为透彻。 三、营造学习氛围,训练语文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决定事情成败好坏的重要因素。一节课不同的学生都可能带有不同的情绪,因而如何激发学生饱满的热情,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走进课堂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快捷途径。在课堂上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学生自然而然会全身心投入。同时在课堂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还可以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11、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都6会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先放了一段主题为“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演讲者那激情的语言、那种高昂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个学生,他们有点低着头,有的偷偷的抹眼泪,当时的气氛很严肃,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都很认真的在观看,不像平时上课时还要维持秩序。然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以“爱自己” “爱父母” “爱老师” “爱祖国”为主题,任选一点写一篇表达爱的记叙文,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很多学生从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写起,重新寻找长期存在而被自己忽略的爱,没有华丽的辞藻,平淡中却流露出真情。我惊讶的发现:多媒体的魅力如此之大!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忽略

12、了对孩子感情的一种激发,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用多媒体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把他们感受过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它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自己的个性。信息化的教育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好的舞台,这是让我欢喜的地方。但当今课堂教学中也有令人担忧的问题。 1、忽视教学主体的参与性。语文教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教师、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用于支持课堂教学的。由于多媒体教材的一

13、大特点是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于一体,因此人7们在提到运用多媒体支持课堂教学时,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也就是强调在单位时间里给予学生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结果是学过的知识像过眼烟云,记得快也忘得快。课堂上虽然内容很丰富,获得的信息量很大,但真正能为学生学习起帮助的却很少,也很难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反而浪费了学生的不少学习的时间。多媒体的使用也要因课堂的需要而定的,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这么“丰富”的教学内容。这样似乎充分体现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却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

14、积极思维的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仍未脱离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只不过是“开新车,走老路” 。 2、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

15、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8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3、忽视其它教学资源,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英国学者贝茨曾这样说过:“各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必须正确的加以利用,再好的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能爬多高就爬多高,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有难度的环节,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希望老师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努力,多一点实践,让老师多一点欢喜少一点忧,让学生有更多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