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秋》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720139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金秋》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金秋》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金秋》教学设计.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走进金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 1 坚持学生的 自主和主动参与,发 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 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 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开放个性发展空间。 3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 中的感 受和 体验 ,要求学 生超越单 一 的 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 践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学对象分析 : 活动对象是四年级 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爱动,设计 这次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 动口的能力,并体验了与人合作、交流 的乐趣。 活动 目标 : 1 初步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培养 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

2、热爱 之情 ,以及能用 自己的语言、文字、图 画等进行表达 的能力。 2 了解在秋季成熟的瓜果蔬菜,扩 展 自己的知识面。增长学生对秋天自然 现象、生活常识的了解。指导学生在 日 常生活实践中有组织 的观察、比较,在 活动 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 拓展学生视野 ,让学生不拘泥于 课堂,走出课堂,体验与人合作、交流 的乐趣。 价值取向 : 1 培 养 学 生初 步 掌 握查 找 、收 集、 整理资料的能力。 2 在实践访谈中锻炼口才,提高社 会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出示课件 )同学们,刚才的儿歌告 吉林省通化市靖宇小学徐子涵 诉我们7什么季节来 了 ( 秋季 ) ,你

3、们喜 欢她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 生 : 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 : 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 : 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师 : 是呀,又是一年秋风起,枫红 橘黄桂 花香。在 这样 美好 的景 致里 ,我 们能够走进美丽的大 自然,闻花香赏美 景,是一件 多么令人心旷神恰的事啊 !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 感受秋天。 ( 板书课题 ) 赏秋 播放秋 天的图片。 秋天是飘洒的,她给我们一个秋高 气爽的好时节,秋天大部分树叶都会变 黄,落叶常常和秋风在一起旋舞着 ,歌 唱着 ,枫树叶子却变得火红火红的,说 说秋天的天空、大雁、树叶、枫叶各 自 的特 点 ,以及 形成 的原 因。 知秋 了解秋天

4、 的一些知识 。 秋天吃水果应该注意些什么? 金秋时节,各种蔬果大量上市。因 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食兼优,人 们纷纷购买 , 先尝为快。 但值得一提 的是 , 吃秋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食或暴食 也会致病。 什么是秋天的应季蔬果? 介绍 5种蔬果。 赞秋 秋天的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 各 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 来表达你对秋天 的喜爱呢? 通过诗 ,歌,画,美文欣赏,树叶 贴 画等形式感 受秋 田的美。 总结 : 同学们 ,我们 已经走进 了秋 天 ,感 受 了秋 天并喜 爱上 了金秋 ,那 不 妨 随着时 间的推移 ,让 我们 分别走进 冬 天、春天乃至夏天,继续感受大 自然

5、的 无 限魅 力。秋天是 美丽 的,让 我们 不得 不喜欢上他她其实秋天只是一年四季中 色彩最 为鲜活绚 丽 的一 季 ,大 自然的迷 人之处更是数不胜数。同学们,让我们 热 爱秋 天 ,更加 热 爱 大 自然 吧 因为 , 秋 的收获来 自春的播种、夏的耕耘,但 也少不了冬的蕴藏。 【 教学反思 】 一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 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 说话 能 力。 指导学 生的看 图时先 出示美 丽的秋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的习惯。如从上到下 或从下到上观察 : 先中间后四周 : 从整 体到部分等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 画的 内容有条

6、理 说话 。 二、启发学生边看边想 : 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能有顺序看图,抓住景物的 特点叙述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 象, 即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 如想象“ 大 雁边飞边说什么?”把静止的画面变成 活动的画面, 如想象一阵秋风吹过, 玉米、 高梁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收割 庄稼的动作、语言等,丰富画面的内容, 让学生的习作有声有色。 三 、充分引导 ,加 强说 写的能力。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 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 的内容清楚,并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 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我运用 “ 看谁说得好。 ”等带有鼓励性质 的话激 发学生说话 。 山坡一直

7、到山腰 ,一步步地细看 ,一笔 笔地轻描 : 它是白的,“ 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 它 是银的,“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 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 它是彩色 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 它的色,“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 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是它 的态,在色和态的描绘里写出了静中的 动 : 它更有世上最动人的容色,夕阳的 小说月刊2 7 2 斜 照下,它像 少女一样 “ 忽然害 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 画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笔一景,一景 一 态。这一段分笔描绘,从方法看是用 工笔,从意境看依然着力于写意。 6 字里行间洋溢真情,或直抒胸臆, 或融情于景。 “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独特感受,情 真意切 : “ 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 理想的境界?” 创设意境 , 境中饱含深情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 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 “ 就凭这些绿 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 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泉 水的脉脉温情, 跃然纸上。 文章娓娓道来, 情恳辞切,作者的笔墨饱蘸感情,文中 的山水景物就显得情意绵绵,这样亲切 的文笔,又会使人们对济南 “ 慈善”的 冬天倍感亲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