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9979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讲解(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形状和位置公差 内容: 3.1概述 3.2形位公差的标注 3.3形位公差 3.4公差原则 3.5形位公差的选择及未注形位公 差值的规定 2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概述 3.1.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3.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3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要素 定义: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分类: (一)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中心要素; (二)按存在状态分:实际要素、理想要素; (三)按所处地位分:被测要素、基准要素; (四)按功能关系分:单一要素、关联要素;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5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公差带概述 定义:限制被测

2、要素变动的区域。 其主要形状有9种: 圆内的区域 两同心圆间的区域 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 两等距线间的区域 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 6 形状和位置公差 圆柱面内的区域 两等距曲面间的区域 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球面内的区域 作用: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 检验的根据。 表示: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7 形状和位置公差 1、直线度公差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 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 为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任意方 向上三种情况。 8 形状和位置公差 1.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任一素

3、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且距离为公差值 0.02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9 形状和位置公差 1.2、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两对给定方向上距离分别为公 差值t1和t2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如图是一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 0.02mm的两平行平面内。 10 形状和位置公差 如图是两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 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对平行平面之内。 11 形状和位置公差 1.3、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

4、圆柱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圆柱体,标 准规定,形位公差值前加注“”,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体。 12 形状和位置公差 13 形状和位置公差 2、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表面必 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1mm的两平行平面 内。 1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5 形状和位置公差 3、圆度 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 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 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 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在垂直 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 上,实际轮廓线必须 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0.02mm的两同心圆内 。 16 形状和位置公差 17 形

5、状和位置公差 4、圆柱度 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 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 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 如图所示,实际圆柱 表面必须位于半径差 为公差值0.05mm的 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18 形状和位置公差 19 形状和位置公差 5、形状或位置公差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两种情况:无基准要求 的和有基准要求的。故其公差带有大小和形状要求 外,位置可能固定,也可能浮动。 无基准要求时,理想轮廓线(面)用尺寸并加 注公差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不 定的(形状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理想轮廓线(面)用理论正确尺 寸并加注基准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 置是唯一的,不能移动。(位置公差) 20 形状和

6、位置公差 5.1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 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 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应位 于理想轮廓线上。 如图所示: 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尺寸并加 注公差来控制,其位置是不定 的; 有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理论正 确尺寸加注基准来控制,其位 置是唯一的。 21 形状和位置公差 5.2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 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 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 间的区域,诸球的球 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 上。 如图所示,面轮廓度也 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 廓度公差、有基准要 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22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定位公差 跳动公

7、差 1、同轴度 1、圆跳动公差 2、对称度 2、全跳动公差 3、位置度 23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定向公差 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 动量 特点: 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 置可以浮动 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 职能。 分为: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2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平行度 当两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 ,用平行度公差来控制被 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 。 1.1、当给定一个方向上的平 行度要求时,平行度公差 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 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或 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 轴线)之间的区域。 25 形状和位置公差 1.2、当

8、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两对互 相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且平行于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和0.2mm且 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内。 26 形状和位置公差 1.3、当给定任意 方向时,平行度 公差带是直径为 公差值t且平行 于基准轴线的圆 柱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d孔 轴线必须位于直 径公差值 0.1mm,且平 行于基准轴线的 圆柱面内。 27 形状和位置公差 28 形状和位置公差 2、垂直度 当两要素互相垂直 时,用垂直度公差来 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 的方向误差。 2.1、当给定一个方向 上的垂直度要求时, 垂直

9、度公差带是距离 为公差值t,且垂直 于基准平面(或直径 、轴线)的两平行平 面(或直线)之间的 区域。 29 形状和位置公差 2.2、当给定任意方向 时,平行度公差带是 直径为公差值t,且 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 柱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 d孔轴线 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 0.05mm,且平行于 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 。 30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形状和位置公差 3、倾斜度 3.1、当两要素在 090之间的某一 角度时,用倾斜度要 求时,倾斜度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与基准平面(或直 线、轴线)成理论正 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 (或直线) 之间的区域 32 形状和位置公差 3.2、当给定任意方向时

10、, 倾斜度公差带是直径为 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 成理论正确角度的圆柱 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D孔轴线 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 0.05mm,且与A基准平 面成45角,平行于B 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 33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定位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 特点: 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 理论正确尺寸; 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 状的功能。 分为: 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 3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同轴度 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 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 轴线的同轴度误差。 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 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 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

11、区 域。如图所示。d孔轴 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 值0.1mm,且与基准轴 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35 形状和位置公差 36 形状和位置公差 5、对称度 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要 素中心平面(或轴线) 对基准中心平面(或轴 线)的共面(或共线) 性误差。 如图所示,其公差带为 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 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 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37 形状和位置公差 6、位置度 位置度用于控制被测要 素(点、线、面)对基 准的位置误差。位置度 多用于控制孔的轴线在 任意方向的位置误差。 这时,孔轴线的位置度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且轴线在理想位置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38 形状和位置公差

12、位置度常用于控 制孔组的位置误差。 对零件上的一组孔的 位置的精度要求通常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组内各孔间的位置精 度和孔组相对于基准 面的位置精度。当两 者要求不同时,可采 用复合位置度来明确 对孔组的位置要求。 39 形状和位置公差 40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用来控制跳动,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的 公差项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几周 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特点: 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 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分类 圆跳动 全跳动 1.径向圆跳动 1.径向全跳动 2.端面圆跳动 2.端面全跳动 3.斜向圆跳动 41 形状

13、和位置公差 7、圆跳动 7.1、径向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 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 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 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 。如图所示,d圆柱面绕基 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 ,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 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 0.05mm。 42 形状和位置公差 7.2、端面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 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 直径的测量圆柱面上, 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 值t的圆柱面区域。 如图所示。当零件绕基 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 转时,左端面上任一测 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 均不得大于公差值 0.05mm。 43 形状和位置公差 8、全跳动 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公差和端面

14、全跳动公差 。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 相同的,但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后者 的轴线是浮动的,随圆柱度误差形状而定。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 差带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 也是一样的。 4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1径向全跳动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差 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 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 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 ,指示表作平行于基准轴线的 直线移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 ,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 于公差值0.05mm。 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 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的综合 反映。 45 形状

15、和位置公差 8.2、端面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 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端面绕基准轴 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 转,同时,指示表作垂直 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 在整个测量过程,指示表 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 差值0.05mm。 46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形状和位置精度重点内容 形位公差的标注 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形位公差带分析 47 形状和位置公差 1、形位公差标注举例将下 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 公差为0.005mm。 2)100h6轴线对40P7孔轴 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5 。 3)40P孔的圆柱度公差

16、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40P7 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 面的平行度公差为 0.02mm。 48 形状和位置公差 2、标注的解释 说明图中标注的 形位公差的含义 49 形状和位置公差 解释含义 其含义为: 50 形状和位置公差 公差带四要素分析 如图4-22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 差带有何不同? 51 形状和位置公差 3、分析 图a为给定方向上素线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 于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图b为轴线在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直径 等于公差值002mm的圆柱体内的区域。 图c为给定方向上被测素线对基准素线的平行度,其 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02mm且平行于基准A 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52 形状和位置公差 练习:说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