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9616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3第1、2课讲述(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1 、 2 2 课课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时期的的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 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 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社会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 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考点1、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百家”是虚指;展开争论,彼此吸收融合。 v经济:铁器和牛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v政治

2、: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式微,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v阶级:士阶层兴起,受诸侯国统治者重视; v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考点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阶级派别代表主张影响 老、庄 政治、哲学、辩证法 孔子政治、教育、哲学 孟子政治、伦理、价值 荀子政治、伦理、哲学 韩非子 政治、改革观 墨子政治 自制完成下列表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论语为政 1.孔子生平 一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孔子生平 名字: 生活年代: 出生地: 称谓评价: 出身阶级: 整理作品: 思想载体: 名丘,字

3、仲尼。 前551前479 春秋 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方圣地)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没落的贵族 诗书礼易乐春秋 论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仁”的主要内容: 爱人 (2)实现“仁”的途径: 遵循“忠恕”之道,“已所 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之 “仁”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 不

4、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正名” 论语之 “礼” “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 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 外在约束。两者一里一表,相互制约。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子帅以政者正也。子帅以 正,孰敢不正?正,孰敢不正?”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

5、如 ?” ”孔子对曰: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君 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子曰: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之 “德” 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和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 一、孔子 v1、生平(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v2、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v3、政

6、治思想: “仁”和“礼”(思想体系的核心) v“仁”: “仁者,爱人”,提倡理解和体贴他人; 遵循“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v“礼”: “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 “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v“德”:“为政以德”:反对统治者苛政和任意刑杀,包 含民本思想。 v4、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之 “鬼” 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 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 优先位置。 周游列国 卫国 鲁国 陈国 宋国 郑国

7、楚国 蔡国 6464岁重返卫国岁重返卫国 6868岁回到鲁国岁回到鲁国 5555岁离开鲁国岁离开鲁国 孔子五十二岁时,被任命 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最高 长官),只一年时间,就路 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 国听到这消息,都來参观, 並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 专管全国建設。不久調任司 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 。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 以后再也没有为官。 着官服的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颠簸流离,游说 列国,惶惶如丧家之 犬不可终日。” 为什么孔子思想在当 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 ? 客观:社会战乱动荡,礼乐崩坏,统治者需要 集权的理论谋求霸权,实现统一; 主观:孔子思想中,“礼”主张恢

8、复旧有的统治 秩序,偏于保守,不能满足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 要,不适应社会变革需求。 孔子讲学图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 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 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 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 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 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 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 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 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 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 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 “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 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 中国教育史讲稿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 的哪一教育思想?在 当时有何意义?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 ”的局面,学术下移 v5

9、、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学术下移。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v6、整理典籍:诗、书、礼、易、乐、 春秋 v7、评 价: v“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v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 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2 2、孟子孟子 亚圣孟子亚圣孟子 孟子(约前372289), 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邹( 今山东邹城市)人。相传为鲁 国贵族孟孙氏后裔,

10、幼年丧父 ,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 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 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 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 会。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 七篇。 一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v1、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 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 “亚圣”。 v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 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 v伦 理 观:“性善论”; v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 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v评 价: v“仁政”、“民本”对约束暴政、 缓和阶级矛盾有重要作用,但出 发点是为维护封建统治; v“重义”对后世的精神文明有 着重要影响。 备注:朱元璋一

11、边读孟 子,一边看到不称心处就骂 :“这老头要如生在今日,岂能 放过他!”根据朱元璋的标准, 认为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 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全 书85处,剩下170余节,編成 孟子节文,于洪武五年( 1372)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 定的教材。 荀子荀子( 前前313313年?年?前前238238年年),赵国人,名,赵国人,名 况,字卿况,字卿,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曾在稷下稷下 学宫讲学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 判吸收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成为融汇百家的大 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 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斯都曾

12、是他的学生。晚年失 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 传传荀子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三十二篇多为荀 子本人所作,保存了荀子的子本人所作,保存了荀子的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荀子荀子 二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3 3、荀子荀子 荀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荀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一 致。在很长的时期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 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 影响。 荀子的思想为何被视为 儒家的异端?他与孔孟的思 想有何区别? v2、荀子:基本继承儒家,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v政治主张

13、:治国当儒法并用,以礼教为主; 提出“君舟民水” v伦 理 观: 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 圣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v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 “天行有常”, “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制天命而 用之” v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v评 价: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被称为儒家的异端;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荀子的荀子的“ “性恶论性恶论” ” 如果顺性放任就会引起如果顺性放任就会引起 争夺和暴乱。因此争夺和暴乱。因此环境环境 和教育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对人的成长很重 要。要。 “ “今

14、人之性,饥而今人之性,饥而 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 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性辞让则悖于情性 矣。用此观之,人之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 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荀子荀子 性恶性恶 中国功创始人李洪 志说:“地球第一次爆炸时 我的祖师爷定的,第二次是 我的师傅定的,第三次是由 我定的。江泽民主席、李鹏 总理接见我,让我推迟地球 爆炸的时间,我使了点劲, 让地球晚爆炸了30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1.老子生平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 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 曾做过东

15、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称 老子。 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宋代福建泉州老君岩 三、老庄与三、老庄与道家道家 道 是 万 物 本 原 v1、老子生平 v2、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摈弃“天命”的据对权威; (唯心主义) 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守静”就能“以弱胜强”, 未提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 v3、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愚民统治 v4、评 价: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哲学、伦理学以及思维方 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老庄与三、老庄与道家道家 庄子(约前庄子(约前369369前前286286) 名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名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 物。与老子合称物。与老子合称“ “老庄老庄” ”。宋国蒙。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 地方的漆园吏。他地方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一生淡泊名利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 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著 作有作有庄子庄子,亦称,亦称南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