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9407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总复习-2015wwz.(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力学(56学时) 课程总复习 王文贞 2015.6.4 第一部分 基本变形部分 第三部分 专题部分 总 复 习 压杆稳定 能量方法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二部分 组合变形部分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解决构件安全与经济间的矛盾。 1、强度2、刚度3、稳定性 保证构件正常工作 第一章 绪 论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 材料力学中可变形固体的四个基本假设 材料力学所研究的四个基本变形 1.轴向拉伸或压缩2.剪切 3.扭转4.弯曲 第一章 绪 论 拉 (压 ) 扭 转 平面弯曲 内 力 应 力 变 形 FN FN 0 x杆轴 A T 0 x杆轴 A TA M FS M 0

2、 FS 0 x平行于杆轴 x s L O trs t x y AB w f x = f w= f 拉 (压 ) 扭 转 平面弯曲 强 度 条 件 刚 度 条 件 变 形 能 一、基本概念及基本量 轴力:FN 截面法(或快速算法)、轴力图 应力: 变形: 应变: (轴向应变) (横向应变) 二、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机械性质) 低碳钢拉伸与压缩试验: 4个阶段; 铸铁拉伸与压缩试验: 5个指标:几种现象; 三、拉压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的确定:试验 第二章 拉伸和压缩 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强度校核: 截面设计: 许用载荷计算: 四、杆件的变形与超静定问题求解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步骤: 建立静力平衡

3、方程 建立变形协调方程 建立物理方程(胡克定律) 得到补充方程 将平衡方程与补充方程联立求解 第二章 拉伸和压缩 第二章 拉伸和压缩 五、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安排在组合变形内容中) 特别要注意计算挤压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什么时候等于实际 挤压面面积,什么不等?) 第三章 扭转 1、传动轴的外力偶矩计算 2、扭矩与扭矩图 3、薄壁圆筒的扭转应力 4、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 5 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系数 a. 实心圆截面 b. 空心圆截面 c. 薄壁圆截面 脆性材料扭转破坏: 沿 450 螺旋曲面被拉断 塑性材料扭转破坏: 沿横截面被剪断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为: 6 圆轴扭转破坏与强度条件 a 圆轴

4、扭转时的变形: b 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 7 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 第三章 扭转 一定要注意转角单 位的一至(弧度与角 度的转换) 若梁上的外载荷都作用在纵向对称平面内,则梁弯曲变形后的轴 线为纵向对称平面内的平面曲线。 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或对称弯曲。 1、平面弯曲的概念 2、剪力与弯矩 a. 剪力的正负 b. 弯矩的正负 使梁微段发生上凹下凸变形的 弯矩 M 为正,反之为负。 使梁微段发生顺时针转动的剪力Fs 为正,反之为负。 ()()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常见荷载下FS,M图的一些特征 第四章 弯曲应力 集中力作用处集中力偶作用处 若某截面的剪力FS(x)=0,根据 ,该 截面

5、的弯矩为极值。 第四章 弯曲应力 3、分布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积分关系 若在a和b两个横截面之间无集中力,则 ab q(x) 第四章 弯曲应力 若横截面若横截面 A A, ,B B 间无集中力偶作用则得间无集中力偶作用则得 ab q(x)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纯弯曲 梁的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的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的弯曲称为纯弯曲 5、纯弯曲时梁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 三种现象 (1)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但横截面间发生转动。 (2)同一层(高度)的纤维变形相同,即曲率相同。 (3)矩形横截面变为上宽下窄的近似倒梯形。 b 两个假设 (1)平面假设 (

6、2)纵向纤维互不挤压假设,即单向拉压。 第四章 弯曲应力 c 两个概念 (1)中性层:梁中纤维即不伸长也不缩短的那层。 (2)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d 三个方面 由变形几何关系得到 由物理关系得到 由静力学关系得到 6、纯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处发生最大正应力 第四章 弯曲应力 7、惯性矩与极惯性矩 惯性矩:图形面积对某轴的二次矩 极惯性矩: 平面图形对某点的二次矩: 极惯性矩与惯性矩间的关系 则 b 圆形截面的形心主惯性矩 a 矩形截面的形心主惯性矩 第四章 弯曲应力 同理,对于空心圆截面: 8、对称弯曲切应力 梁弯曲时横截面任一点

7、切应力计算公式 矩形截面梁: 工字形截面梁: 圆形截面梁: 9、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梁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a)强度校核; (c)梁的许用载荷计算; (b)梁的截面设计; 第四章 弯曲应力 10、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短粗梁,或集中力作用与支座附近时;木材顺纹方向的剪切强度低 ,须校核剪应力;薄壁截面梁(如:工字形截面梁);梁由几部分 经焊接、胶合等而成,其焊缝、胶合面处剪切强度; 对于下列情况需用梁的 剪切强度校核计算: 主要以此作为 设计梁的依据 11、梁的合理强度设计 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1)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以提高W 的值,充分利用材料性能。 (2)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以降低M

8、max的值; 第四章 弯曲应力 1、挠曲线: 梁在平面弯曲时,其轴线在载荷作用平面 (纵向对称面)内,变成了一条曲线,该 曲线称为挠曲线。 第五章 弯曲变形 挠度:梁上任一横截面形心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位移,用w表示。 转角: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用 表示。 2、挠度和转角 挠曲轴上任一点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横截面的转角。 也称为转角方程。 3、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平面弯曲时中性层的曲率 由曲率的概念 挠 曲 线 y A B x 转角 w挠度( C C 第五章 弯曲变形 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4、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 两边对变量x 积分一次,得 转角方程 两边对变量x 再积分一次,有 挠度方程

9、 式中:C、D 为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或变形连续性条件确定。 对等截面梁,EIz = 常数,则 第五章 弯曲变形 6、简单静不定梁 解除静不定梁的多余约束,用多余约束 力代替;变静不定梁为形式上的静定梁。 FB FA HA A B FB 用叠加原理或者能量方法计算多余约束 对应的位移,然后令计算位移等于实际 位移。 5、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叠加法: 当梁上同时作用几种载荷时,可分别求出每一种载荷单独作用下的 变形,然后将各个载荷单独引起的变形叠加,得这些载荷共同作用时的变形。 7、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为保证梁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其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加以限制即 要求满足刚度条件: 提高弯曲

10、刚度的措施: 1、增大梁截面的抗弯刚度EIz 2、尽量减小梁的长度或跨度 3、改变加载方式 4、增加支承 第五章 弯曲变形 1、任意斜截面上应力计算公式 第七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平面应力状态的极值应力 2、应力圆 r 点面对应圆上一点对应着微元某一方向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r 转向对应半径旋转方向与方向面法线旋转方向一致; r 二倍角对应半径转过的角度是方向面旋转角度的两倍。 R c 应 力 圆 (Mohr 圆) 主平面: = 0 即:与应力圆上和横轴交点相对应的面 4、主平面、主应力与主方向 主应力: 主应力排序:s1 s2 s3 即最大和最小切应力所在平面与主平面的夹角为 5、面内

11、最大切应力 对应应力圆上的最高点的面上切应力最大,称为“ 面内最大切应力”。 第七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主方向: 7、广义胡克定律(一定要学会计算应变片上的应变大小) 6、复杂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三向应力状态中 (方向与 及 成45角) 第七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29 相当应力表达式强度理论名称及类型 第一类强度 理论(脆性断裂 的理论) 第二类强度 理论(塑性屈 服的理论) 第一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 第二强度理论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形状改变能密度理论 表7-1 四个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表达式 2、弯拉(压)组合(偏心拉压) 最大拉应力为:

12、最大压应力为: 第八章 组合变形 1、双向弯曲 产生的条件及最大应力的计算 3、弯扭组合由第三强度理论:由第四强度理论: 第九章 压杆稳定 1、失稳 轴向受压杆件,其原有(直线)平衡形式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的现象 。 2、临界压力Fcr(应力cr ) 使受压杆件维持微小弯曲平衡的最小轴向压力(应力) 3、柔度(长细比) 4、相当长度系数: 与压杆两端的约束性质有关。 两端铰支: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 两端固定: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 大柔度杆中柔度杆小柔度杆 O AB C D 欧拉临界应力总图 第九章 压杆稳定 6、稳定性计算 然后: 欧拉公式 适用范围:大柔度杆或细长杆 5、临界压力(应力)的计算 第九章 压杆稳定 7、折减系数法 查表或者计算 然后: 8、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减小柔度 (2)对中柔度杆,选用高强度材料。 (c) 加强杆端部约束。 (a)选择合理截面形状; (b)尽量减小压杆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