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9392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第1章水分代谢810教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篇 水分和矿质营养 第一章 水分生理 第二章 矿质营养 土壤营养 第一篇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有收无收在于水 水分生理:包括 水分的吸收、水 分在植物体内的 运输和水分的排 出等3个过程。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水的沸点和汽化热:高汽化热使植物通过蒸腾降温,避免伤害。 2.水的比热:高比热使植物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自身温度变幅最小。 3.水的蒸汽压:气孔蒸腾的第一步蒸发成蒸汽。 4.水的密度:结冰后密度变小,利于水下动植物生存,但结冰体积变 大会使冻害细胞受到机械伤害。 5.水的内聚力、粘附力和表面张力 6.毛管作用:由内聚力、粘附力和表面张力共同形成,导管为毛细管 7.水的不可压缩性:

2、维持细胞生长、叶运动、气孔开闭等。 8.水的高抗张强度:使水柱连续不断。 9.水的电特性:使水成为良好溶剂。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water content) 1.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 2.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组织含水量不同 3.同一器官的不同生长期含水量不同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代谢旺盛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小,抗性强 细胞质呈凝胶休眠种子 细胞质呈溶胶多数情况下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含水7090%,失 水使细胞质由溶胶变

3、成凝胶,再失水则使胶体破 坏,细胞代谢紊乱或死亡。 (2)水是各种代谢的原料(或称反应物)。 (3)水是植物对物质吸收、运输的溶剂。 (4)水可以维持细胞的紧张度,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 水是植物体温调节器:水具高的汽化热和比热。 2. 水对可见光的通透性:水对红光有微弱吸收,阳光可通 过无色表皮细胞进入叶肉叶绿体进行光合。短波蓝、绿 光可透过水层,使海水深处的含藻红素的红藻正常光合 。 3. 水对植物生存环境的调节:水可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土 壤及土壤表面大气温度。早春寒潮降临时稻田灌水可保 温抗寒。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跨膜

4、运输的途径 1. 跨膜脂双分子层的扩散: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 的间隙扩散入细胞内,速度较慢 。 2. 跨膜水孔蛋白的扩散:许多水分子通过膜的水通道呈线 形扩散,水分流速快。 图1-1 水分跨过细胞膜的途径 细胞外 水分子 水孔蛋白 双层膜 细胞质 图1-1 水分跨过细胞膜的途径 水通道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水通道由水孔蛋白组成,水孔蛋白是膜整合蛋白。 水孔蛋白的活性受磷脂化和去磷脂化作用调节。 水孔蛋白主要调节细胞内水分快速流动,70-90%的水分流 动是通过水孔蛋白的。 图1-2 水孔蛋白跨膜结构模式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细胞吸收水分有三种方式: 吸胀吸水:依靠

5、亲水胶体的吸胀力而吸收水分的作用。 渗透吸水:植物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一种吸水方式。 代谢吸水:利用呼吸放能使水分经膜进入细胞的过程。不少 试验证明,呼吸加强时,细胞吸水加强;减少氧气或用呼吸 抑制剂处理,细胞吸水相应减少。可见细胞吸水和代谢过程 有关。但这种吸水方式的机制还没有可靠的解释,也没有直 接证据,因此这种吸水方式是否存在意见也不统一,即使存 在其吸水所占比例也很小。 植物细胞没有形成液泡以前,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种 子胚细胞靠吸胀吸水;液泡形成后,主要靠渗透吸水;代谢 性吸水指依靠能量来吸水。 渗透吸水是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二、水分跨膜运输的原理 (一

6、)自由能和水势 (二)渗透现象 (三)植物细胞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四)细胞的水势 (五)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渗透吸水不需细胞提供能量,但水分 移动是需能的,那么能量从何而来? 渗透作用是物质依水势梯度而移动。 渗透是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移动 的现象。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自由能和水势 自由能:系统中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可用于做功的能量。 化学势: 1mol物质的自由能。 偏摩尔体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1mol水中加入 1mol某溶液后,该1mol水所占的有效体积。稀水溶液的摩 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相差很小,实际常认为相同。 1mol纯水 18.09ml 1mol纯乙醇 5

7、8.35ml 混合 74.40ml 57.4ml 17.0ml 在20,1.013105Pa下 水的偏摩 尔体积 乙醇的偏摩 尔体积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自由能和水势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相对)化学势。 记作w. 但是,物质的化学势的绝对值是不易测定的,水的化学 势当然亦如此。我们常说的水的化学势实际上是体系中水 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那么,水势就 是体系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差除以偏摩尔体积所得 的商,即: 水势的单位:帕斯卡(Pa),兆帕(MPa) w= (w0w)w vwvw =水势 水的化学势 水的偏摩尔体积 = Pa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8、 水势与化学势一样是能量范畴的概念,是对水分能量 状况的热力学描述。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水分移动的趋势。 水分总是从高水势的地方流向低水势的地方。细胞水势越 低,其吸水力越强。 几种水溶液在25下的水势: 纯水 0MPa 荷格伦特(Hoagland)培养液 -0.05MPa 海水 -2.69MPa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蔗糖 溶液 水 蔗糖 溶液 半透膜 图1-3 渗透现象 漏斗内液 面升高 跨膜的水分子净移动 蔗糖 (二)渗透现象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三)植物细胞可以 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1. 细胞液 2. 原生质体(质膜、 细胞质、液泡膜) 3. 环境溶液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

9、 复原现象可证明植物 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四)细胞的水势 组成: 水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衬质势 w = s + p + g + m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1)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由于细胞中溶质颗粒的 存在而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或潜力) 。 在标准压力下,溶液的渗透势等于溶液的水势,因为溶 液的压力势为0MPa。溶液的渗透势决定于溶液中溶质的颗 粒数(分子或离子)总数。 溶质通过“稀释”水而降低水的自由能,即溶质和水混合 增加了系统的无序性,因而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对于非结合 的物质的稀溶液,水势可以由范德霍夫方程估算:

10、 w=-RTCs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2)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是细胞壁对原生质 体产生压力而引起细胞水势增加的值 。 当压力势足够大时,就能阻止外界水分进入细胞,水 分净转移停止。 这里正是由于细胞内正的压力势与负的渗 透势相平衡,是细胞不再吸水,最终细胞的水势与外界纯水 水势相等,但细胞液本身的水势永远是小于零的。 (3)重力势(gravity potential):是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 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提高水势的值 。 g =wgh,10m高度对w产生0.1MPa的增量(w为水的 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相对参考状态时的高度,约 为0.01M

11、Pa/m。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组成:w=s+p+g+m g通常很小,可忽略不计。 对于有液泡细胞,m接近与0,可以忽略不计,即 有液泡细胞的w = p+s 。 对于干种子, s、p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干种 子的w =m (4)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细胞胶体物质对水吸 附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 不膨胀 完全膨胀 图1-4 植物细胞 的相对体积变化 与水势、渗透势 、压力势之间的 关系图解 小液流法测定测定的 是细胞原状()的 水势;质壁分离法测 定的是出于初使质壁 分离状态时()的 水势。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液泡 液泡 液泡膜 质膜 细胞质 s=-1

12、.4MPa p=+0.8MPa w=-0.6MPa s=-1.2MPa p=+0.4MPa w=-0.8MPa (五)细胞间水分的移动 水势高低比较? 地上与地下器官 营养与生殖器官 离叶片主脉远近 外界环境与细胞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传输途径: 径向传输:根系吸水 轴向传输:经木质部导管上运 一、土壤中的水分 固相矿物质、有机质等 土壤构成: 液相水分(实际是溶液) 气相土壤中的各种气体 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土壤颗粒间的孔隙下降的水分。 :毛细管水-存在于土壤颗粒间毛细管内的水分,植物吸收的 。 束缚水-土壤颗粒或土壤胶体的亲水表面所吸附的水合层。 渗透势s:

13、一般为-0.02MPa,盐碱土的为-0.2MPa。 静水压p:潮湿土壤的近于0,干燥土壤的可低于-3MPa。 土壤中 的水分 土壤水势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二、根系吸水 根的吸水主要在根尖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三条途径) 共质体运输: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 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 阻力大、速度慢,适宜短距离运输。 跨膜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经过质 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质外体运输: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 的移动,阻力小,速度快,可远距离运输。 细胞 途径 液泡液泡液泡 液泡 液泡 液泡液泡液泡 液泡液

14、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 液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液泡 木质部 表皮 皮层 内皮层 薄壁细胞 导管 质外体 途径 跨膜途 径 共质体 途径 图17 根部从外通过质外体、跨膜和共质体等途径吸水 至木质部的图解 细胞途径 质外体运输 表皮 皮层 维管束鞘 木质部 韧皮部 凯氏带内皮层 图1-5 根部吸水的途径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1.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根吸收水分并使之从根部上 升的压力。 伤流 吐水 2.蒸腾拉力:由枝叶蒸腾失水而产生的一种传至根部的吸水 力称为蒸腾拉力。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1)土壤可用水

15、分: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水分,它与土粒粗细及 土壤胶体数量有关。 (2)土壤通气状况:通气不良首先影响根压,继而形成根无氧呼 吸,使根系中毒。 (3)土壤温度:低温使吸水减少,其原因是:低温使水的粘性 增大、扩散降低;低温使原生质粘性增大,水 分不易通过;低温使呼吸减弱,影响根压; 低温使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表面的增加。 当然土壤温度过高对吸水也不利。 (4)土壤溶液浓度:影响根系环境的土壤水势。施肥过多引起“烧苗 ”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二、水分向上运输 (一)水分在木质部运输的速度 (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1.根压:0.2MPa,春季叶片未展开时,是主要吸水动力。

16、2.蒸腾拉力: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 一般为345cm/h 具环孔材导管较大2040cm/h 具散孔材导管较小16cm/h 裸子植物只有管胞0.6cm/h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2. 蒸腾拉力: 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亦 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即蒸腾拉 力把水柱向上拉,同时水柱本身重力又 使其下降,这样水柱便产生了张力(- 0.5-3MPa),而水分子的内聚力(相 同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力量)很大(- 20MPa),水分子具有较大内聚力足以 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 释水分上运原因的学说。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内聚力学说的争论焦点: (1)水分上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