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9292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货币一体化课件综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洲货币联盟标志 欧盟标志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产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国际统一的货币体系发展 ,国际区域化货币体系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国际金融 领域的一个焦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洲共同体的“ 区域化货币体系”。总的来说,欧洲共同体“区域化货币 体系”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70年代初-1978年,欧共体在原有的基础上 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其目标在于稳定汇率。 第二个阶段:1978年-1986年,欧共体提出“单一欧洲文 件”,“文件” 肯定了欧洲货币联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认为应该继续积极推行,拟订了初步计划。 第三个阶段:1986年-1990年欧洲货币

2、联盟的开始实施。 一、欧洲货币与经济一体化进程 v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195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组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这六国又签订了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建立了欧 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5年4月18日,根据六国签署的布鲁塞尔条约,将上述 三个共同体机构融为一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或“欧洲 共同市场” 。欧共体于1967年7月1日开始运作。 1979年3月13日,由法、德联合倡议的欧洲货币体系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诞生。作为实现欧洲货币 一体化目标的一个部分,这目标还包括最终实现通

3、用货币及 建立共同体内部的中央银行。 v欧盟的扩大及其货币与经济一体化进程 欧共体的3次扩大 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和丹麦正式加入共同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的第10个成员国。 1985年1月1日,西班牙、葡萄牙加盟,成员国数量扩展至12国 。 1985年,欧共体卢森堡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一体化文件。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12国第46届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联 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 约)。次年2月7日,有关各国的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签署 马约此后,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 盟 欧盟的扩大 1995年1月1日

4、,瑞典、芬兰和奥地利加盟,成员国数量 扩展至15国。 2004年5月1日,成员国扩大为25国。 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扩大为27国。 1.1.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CU,European Currency Unit) 其币值由成员国货币加权平均算出; 是确定成员国货币汇率的重要依据;官方的清 算手段、信贷手段和干预手段 2.建立稳定汇率机制(ERM,exchange rate mechanism) 成员国之间汇率固定,对外实行联合浮动 3.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European Monetary Coopration Fund) 各参与国各自缴纳黄金外汇储备的20%作

5、为合作基金 的来源,并以此作为发行欧洲货币单位的准备。 二、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领导人召开会议,通 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 约简称马约),这是指导欧洲经济与货 币联盟建设的行动纲领。1993年11月1日马 约生效。根据马约,欧洲央行的首要任 务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 下支持共同的经济政策。欧洲央行为实现稳定 的货币政策需要着眼于整个欧元区。欧洲央行 将通货膨胀率定在年1-2,这表明欧洲央 行同时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视为对物价稳定 的威胁。 三、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一)欧洲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支持的意见: 1、单一货币降低成本,便于价

6、格比较。 2、统一货币政策,避免“政治商业周期”。 3、提高经济开放性,推进一体化,加强生产要素流动。 4、消除汇率不确定性,价格透明,促进物价稳定,提高国际 收支调节效率。 反对的意见: 1、失去汇率调节自由 2、削弱了货币主权,失去独立选择通胀率、失业率利率和经 济增长率的自由。 3、区内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资源的重新分配以部分国家付 出代价的形式出现。 第一阶段,从1990月1日-1993年12月31日,主要成 果是成员国在经济和货币趋同方面作出了很大成 绩; 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这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 的协调,建立独立的欧洲货

7、币管理体系,即欧洲 中央银行体系(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简称ESCB); 第三阶段,从1999年1月1日-2002年6月底,这一阶 段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和 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二)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设共分三个阶 段: 欧元的诞生及启动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是作为非现金交易的货币(即以支票、信 用卡、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入流通领域的。 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建立一体化程度非常高的经济联盟将给各成员国带 来巨大利益,但同时欧元的启动与发展也存在困难与障碍。 欧元的正式启动是从第三阶段开始的,欧元将采取“三步走”的过渡方式 :

8、 第一步:是1998年,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必须在上半年确定首批“欧元”成 员国名单,并最迟于1998年7月1日建立欧洲中央银行(ECB)。 第二步:是1999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开始启用“帐面”欧元在市 场上标价交易,不发行欧元现钞,各成员国货币仍合法流通但须固定与欧 元汇率。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开始履行独立统一货币政策的职责,各成员国 央行变成欧洲中央银行的执行机构。 第三步:是从2002年1月1日起发行欧元纸币和硬币,各成员国货币均兑换 成欧元而逐步退出流通,到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唯一法定 流通的货币。此后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法定货币,欧洲的货币一体化进 程就此

9、顺利完成。 欧元样图 四、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摆脱了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法令的管理约束 突破了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业务汇集地的限制 建立了独特的利率体系 完全由非居民交易形成的借贷关系 拥有广泛的银行网络与庞大的资金规模 具有信贷创造机制 有些国家使用欧元却不是欧元区成 员国的原因(加入欧元区的标准) 首先,每一个成员国削减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 的政府开支; 第二,国债必须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下 或正在快速接近这一水平; 第三,在价格稳定方面,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三个 最佳成员国上年通货膨胀率的1.5; 第四,该国货币至少在两年内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 体系的正常波动幅度以内。 丹麦 1.自欧元启

10、动以来一直走弱,它同美元的比值下跌了25之强。欧元的 走弱并不意味着欧元不行,而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更强劲。但是更多的丹麦人 目前对欧元缺乏信心。 2.反对者认为欧元将对丹麦的优厚社会福利待遇构成威胁,不希望看到 把金融政策的控制权交给一个未经选举和不向选民负责的欧元中央银行。 3.丹麦人认为欧元目前受到德国马克的操纵,担心丹麦加入欧元区后会 受到德国更大的影响,从而使自己逐步失去独立和民族特性。 瑞典 尽管没有像英国和丹麦那样正式选择退出经济和货币同(EMU ),因 此理论上必须在某个时间转换为欧元。但是在2003年9月14日瑞典举行的就 是否同意瑞典加入欧元区的全民公决中,大多数瑞典公民投了反

11、对票。反对 者认为加入欧元区有可能使瑞典的高福利、高税收制度受到影响,目前瑞典 的经济发展好于欧元区,瑞典没有充分理由加入欧元区。这样,瑞典成为继 丹麦后,第二个决定不加入欧元区国家。 三个国家不加入欧元区的原因 英国 1.英国的失业率和通胀率较低,而欧元区各国的经济持续放缓,欧元 区的经济状况容易引起英国国内的经济衰退。 2.英国保守的经济政策与欧洲其他各国不相符,因此会影响英国的经 济发展方向。在英国人看来,如果英国加入欧元区就证明自己的货币政 策是失败的,因此他们要极力捍卫英镑的地位(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 反对加入欧元区的声音很强势)。 3.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英国中央银行是属于私人银行(

12、由于历史原因 ),他们控制着英镑的货币发行权,不允许别人瓜分他们的利益,他们 也会向英国政府施压。 4.英国曾与1990年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使得英镑也得看德国的脸色, 使英镑失去了在金融市场的地位;1992年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 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拉等显然被 高估了,而各国由于经济实力的缘故,很难保持一致。英国经济长期不 景气,很难维持高利率政策,而德国没有下调利率,英国单方面下调利 率就会削弱英镑;最终英国只得继续维持高利率,最终由于经济衰退, 不得不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这也是英国最终没有加入欧元区的原因之一 。 货币一体化对欧洲国家的好处与坏 处,与

13、对世界的影响 积极作用: 欧元作为国际流通和交易货币,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实用性,可减少汇率风险,有 利于降低换汇和结算成本,节省外汇对冲的费用。 欧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提高,将推动对欧元外汇需求的增加,促进欧元债券 市场的发展,引发外汇储备的置换。 欧元作为欧洲单一货币,可以作为许多国家汇率政策中的钉住货币或参考货币。同 时,欧元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产物,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固定汇率的回 归。 欧元将使国际间的汇率合作进一步加强。 消极作用: 各国中央政府的货币自主权会被逐渐削弱,因为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都是统一 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各国政府没有很大发言权。虽然欧洲央行的管理委 员会也

14、是由13个成员国的央行行长组成的,不过毕竟每个国家的控制力都被 大大削弱,某种程度上将来不利于中央集权。 货币一体化和自由流通可能会导致各国汇率以及利率波动,不利于经济的稳 定发展。因为不受管制而货币在某一时间段大量流入一个国家,会对该国经 济造成不利影响。 当一国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他国家可能也会受连累,比如这次的欧洲债 务危机就是由希腊引起的。 联合浮动:是指参与国货币相互之间保持可调 整的钉住汇率,即相互之间保持稳定的汇率, 而对外则实行集体浮动汇率。 成员国之间的波动幅度为1.125%,成员国整 体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为2.25%。 这种体制有人称为“蛇行于洞”体制,故联合 浮动也称蛇形浮动。 联合浮动的目的是抵制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 1979年3月,联合浮动发展成欧洲货币体系。 联合浮动 图12-2-1 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联合浮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