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9180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讲述(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人 际关系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o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o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 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 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o具有几方面特征: o个体性 o直接性、可感性 o情感性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亲和需要 o奥特金森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 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 ,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 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 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是人 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o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 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 焦虑等密切

2、相关。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o 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 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 原因,魏斯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 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 o 依恋 o 社会融合 o 价值确定 o 可靠的同盟感 o 得到指导 o 照顾他人的机会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三)摆脱寂寞 o寂寞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 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 适。 o寂寞与孤独不同。孤独是一种与 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可以是愉 快的或不愉快的。 o魏斯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 内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和 社会性寂寞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三、 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 o(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3、o莱文格和斯诺克提出相互依赖模型。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 我暴露 o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o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 般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 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第八章 人际关系 2.自我暴露的概念 o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 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 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o 自我暴露是自愿的 o 自我暴露是有意的 o 自我暴露是真实的 o 自我暴露分两种:一是低危险性暴露; 另一种是高危险性的。 第八章 人际关系 3.自我暴露的作用 o 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在向别人叙述自 己

4、或自己的观点时,通过别人的反应进一步 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当我们分析了 自己的复杂的个性和观点后,有助于正确地 评价自己。如暴露成功的一面时,别人的赞 扬会增加乐观情绪,鼓舞自己奋进。 o 加强对别人的了解:别人的自我暴露,也使 你能进一步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正确 的认识。 o 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如果在交往中不与人 相互深入了解,则不可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 系,而自我暴露正是相互间加深了解的重要 方法。自我暴露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建立人际 关系。 第八章 人际关系 4.自我暴露的评价尺度 o暴露的量:自我暴露可以从暴露 的总数来加以考虑 o暴露的性质:积极的自我暴露是 指暴露自己的优点

5、o暴露的深度:自己独特的而易成 为别人话柄的事情 o时间的选择 o暴露的对象 第八章 人际关系 5.自我暴露的方法 o自我暴露的言语的掌握 o 使用第一人称:自我暴露的最基 本的原则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 己的感觉、需要、态度、信 仰和思想。 o 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不要把感 情藏在模棱两可的语言中,不要 用含糊的话或空洞的话来叙述, o 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拐弯抹角地 逃避暴露, o 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 . 第八章 人际关系 自我暴露的非言语控制 o采取正面、开放的姿势 o保持不断的正面眼光接触 o积极的面部表情 o靠近对方或保持原来的位置 o音量控制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

6、系的理论 o一、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o(舒茨)提出,又称基本人际取向( FIRO)理论,以人际关系为主线,认为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 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情感需要(爱人或被人爱)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二、社会交换理论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三、公平理论 o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S. 亚当斯等人提出。它回答两个基本问 题:人们认为的公平分配办法是什 么;如果分配不公平,人们的反应 如何。例如,X与Y两人从事一项共同 事业,他们都要投入成本(I),也都会 有一定收益(O)。如果X所得收益与投 入之比与Y所得收益与投入之比相等 ,就形成公平状态: OX : IX = OY :

7、 IY 。如果这两个比不等,就是不公平 状态。其中,如果 OX : IX OY : IY ,那么这种不公平对X有利;如果 OX : IX OY : IY ,那么这种不公 平对X不利。如果个体感到对自己不 公平,就会不愉快,而想要纠正.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人际吸引 o一、人际吸引的含义: o 个体之间主观感受到的相互依存的 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 和亲和的现象。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二、人际吸引的过程 注意认同接纳 交往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三、人际吸引的规律 接近吸引 时间、空间接近 观点、态度接近 职业、背景接近 第八章 人际关系 o互惠吸引: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 感情互慰 人格

8、互尊 目标互促 困境互助 过失互谅 第八章 人际关系 o互补吸引:双方的个性或满足需要的 途径正好互补。 o对等吸引: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 人。 o光环吸引:主要体现在能力、品质、 性格和名望上。 第八章 人际关系 o诱发吸引:由自然或人为环境的某一因 素而引发的吸引力。 第八章 人际关系 1.自然诱发:有人的外贸、气质和语言 等自然因素产生的吸引力 2.蓄意诱发:有意识的设置某些刺激因 素引起对方的注意 3.情感诱发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o一、竞争、合作与利益的关系 o 竞争是互动的各方为了获得 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 的过程,争夺的结果是区分出优 劣胜败的名次。 o

9、 合作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 ,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地活动 ,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本人, 也人利于对方。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二、利益协调 o利益协调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行 为配合得当,使各自取得可能得 到的最大利益。在协调过程中, 各方逐渐发现和扩大一致利益的 成份,更大程度地采用“手段合 作”。 o手段合作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 际上也帮助了他人接近目标,两 个人不必重复对方的活动。 o手段竞争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 际上会使他人更难接近目标。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1.不自觉的协调 o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彼此利益 关系,人们有可能不自觉地协调相互的 行为。 第八

10、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2.自觉的协调 o 人们能够明确意识到的共同利益的协调 。 o 敏兹的实验: o 一个瓶子里有几个纸做的园锥体,每个 纸锥上有一根细绳被引到瓶外,可以用细绳 拉出纸锥,但每次只能拉出一个。瓶底通一 水管,可向瓶内注水。实验要求被试在最短 时间内将纸锥拉出,否则水面上升会将纸打 湿。 o 实验者设计了两种情境,一种是未湿前 拉出者奖励25美分,失败者罚5美分;另一种 是看群体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所有纸锥拉出 。 o 结果:在第一种情境中,被试往往争先 恐后,各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而在第二 种情境中,成绩大大优于前者。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三、竞争与

11、合作的游戏研究 o1.孟德森合作游戏板 o 孟德森为研究儿童的竞争与合作行为, 设计了一个游戏板。游戏板由四个被试分别 拉着四个角的小绳,四根小绳系着一个有笔 芯的圆柱体。游戏板上画有每个游戏者的编 号、。 o 分两种实验情境。一是通过四人同时拉 动小绳,控制其运动,使之走过每个圆圈, 则每人得一分,否则均不得分;二是先划过 哪个人的圆圈哪个人得分,后划过者不得分 。 o 结果:在第一种情境中,在大家努力合 作,而第二种情境中,造成竞争。 第八章 人际关系 2.囚犯困境游戏 o 两个抢劫嫌疑犯以私带武器的 罪名被警察抓获,但无证据认定其 抢劫,警察将其分别审讯,如有一 人揭发同伙,则无罪释放,

12、同伙将 因抢劫罪判20年,如互不揭发,则 因私带武器各判2年,如互相揭发 ,考虑到双方的认罪态度会减刑, 如各判五年。 第三节 竞争合作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四、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 o酬赏结构 o双方的信任程度 o信息沟通 o性格因素 o文化因素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o一、社会测量法 o二、参照测量法 o三、贝尔斯测量法 o四、社会距离尺度法 o五、问卷调查法 第八章 人际关系 能力吸引 中等自尊 高 自 尊 低 自 尊 14 12 10 8 6 没犯错误 犯错误 返回 第八章 人际关系 返回 可能的原因 o从各方面学到的知识表明, 漂亮的人才值得爱;

13、o漂亮的人看起来舒服,使人 沉醉于美的满足中; o同漂亮的人在一起,显得荣 耀、光彩、虚荣心得到满足 ; o对人知觉时,认为漂亮的人 具有一些好的特性。 第八章 人际关系 返回 受人喜爱的性格因素 o对待现实的态度与处理社会关系方面:热 情、友善、同情、助人、交往,自信而不 自大、自谦而不自卑,有进取精神,勤奋 认真。 o在理智特征上:观察力强、善于记住所接 触的人和事,有丰富的想象力,有较强的 逻辑性,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 o在情绪特征上: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 绪,乐观开朗,豁达大度,情绪稳定平衡 ,有幽默感。 o在意志特征上:有自制力,沉着稳重,坚 韧不拔,积极主动,耐心细致。 第八章

14、人际关系 返回 态度吸引 o容纳:几乎每个人都期望完完全 全地被人接受,轻轻松松地与人 相处 o承认:承认比容纳更积极。人们 都有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 o重视:重视能够提高价值。 第八章 人际关系 暴露的量与相识时间的关系 生人 熟人 量多 量少 返回 第八章 人际关系 返回 敏兹实验 第八章 人际关系 孟德森合作游戏板 返回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矩阵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图 返回 第八章 人际关系 贝尔斯测量变量 第八章 人际关系 时间曲线图 返回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四节 爱情 o一、爱情的含义 o 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 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的 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

15、持续 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 。 o 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 一定程度的异性之间的强烈的人 际吸引。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o1、爱情有较多幻想,喜欢由对他人的 现实评价唤起。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 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 则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 的情绪有联系。3、爱情往往与性欲有 关,而喜欢没有。4、爱情具有独占性 和排他性,而喜欢不如此。 o(二)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o1、爱情的行为 o2、爱情的体验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三、爱情的类型 (一)爱情三角形理论 斯腾伯格1986年提出的。他认为爱情 体验由3个基本组成成分构成: 1.激情:依恋特別与强

16、烈的情绪结合 在一起,感受到热爱、激情。 2.亲密:透过分享与沟通慢慢建立起 來的关系,感受到了解与溫暖。 3.承诺:愿意承担彼此的责任,感受 到忠诚与信赖。 第八章 人际关系 o知己:主要成分是亲密,承诺居次。朋友 关系需要許多深入的彼此分享。 情侶:激情、亲密、承诺三者都很重要。 家人:非常深厚的承諾,亲密居中。 同事:主要是承诺的依恋,亲密与激情是很 少的。 宠物:有相当程度的承诺与亲密。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二)爱情的种类 o(1)喜欢:只有亲密成分; o(2)迷恋:只有激情成分; o(3)空洞的爱:只有承诺的成分; o(4)浪漫的爱:亲密加激情; o(5)友谊式的爱:亲密加承诺; o(6)昏庸的爱:激情加承诺; o(7)无爱:三种成分都无; o(8)完美的爱:三种成分都包含 第八章 人际关系 喜欢 空洞的爱 承诺 激情 亲密 迷恋 第八章 人际关系 激情亲密 浪漫的爱 承诺 友谊式的爱 昏庸的爱 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