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8336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解(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 1)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的步骤和方法。的步骤和方法。 (2 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 学习目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 思路探讨思路探讨 材料一: (1 1)要鼓励孩子,放手孩子)要鼓励孩子,放手孩子 (2 2)引导孩子要讲究方法)引导孩子要讲究方法 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 再试试!妈妈指导再试试!妈妈指导妈妈妈妈 (1 1)做好事情,就要丢掉顾虑和包袱

2、,集中注意力)做好事情,就要丢掉顾虑和包袱,集中注意力 (2 2)做好事情,要懂得方法规律;)做好事情,要懂得方法规律; (3 3)要善于听取有益建议;)要善于听取有益建议; “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脱掉外衣和鞋袜,就 甩掉了多余的顾虑。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 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脱了外衣和鞋袜,卷 起裤脚,重新挑起担起裤脚,重新挑起担 子。子。 孩子孩子 立意立意行为行为对象对象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基本思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基本思路: 抓对象,析行为,定立意(主旨)抓对象,析行为,定立意(主旨)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材料二: 不付出行动就不能成功不付

3、出行动就不能成功羡慕羡慕牵牛花牵牛花 学会欣赏学会欣赏赞美赞美小男孩小男孩 多鼓励别人多鼓励别人鼓励鼓励太阳伯伯太阳伯伯 和风姑娘和风姑娘 阻碍别人者,休矣阻碍别人者,休矣嘲笑嘲笑 讽刺讽刺竹笋和小竹笋和小 草草 成功要有毅力成功要有毅力/ /不因别人不因别人 而改变志向而改变志向 没墙壁攀援没墙壁攀援 给别人绿叶给别人绿叶 小爬山虎小爬山虎 成功要靠自己成功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力靠自己的力 量量 妈妈妈妈 立意立意行为行为对象对象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1)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 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4、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2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 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 题走题现象。题走题现象。 (3 3)筛选性原则。)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 ,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筛选的原则:服从材料的整体;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观点可能比较 新颖;新颖;自己有话可说

5、。自己有话可说。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 具体方法具体方法 方法方法 一、一、角色分析法角色分析法( (分析对象法)分析对象法) 从哪些角色入手?有哪些立意?从哪些角色入手?有哪些立意?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被困,长达七天没有吃到东西。子贡 拿自己的钱财换来了一点米,让颜回给大家煮粥喝。子贡无意 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 很不高兴,就去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 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 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

6、弟子来到粥房。孔子说:“ 颜回啊,我想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 摇头道:“不行啊!煮粥的时候,房顶上有块泥落了进去,扔 了太可惜,我就把污染了的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 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被困,长达七天没有吃到东西。子贡拿自己的钱 财换来了一点米,让颜回给大家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 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就去问夫子:“仁人廉士穷 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 。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孔子

7、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孔子说:“颜回啊,我 想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摇头道:“不行啊!煮粥 的时候,房顶上有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我就把污染了的粥吃了,这 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 角色分析法: 子贡角度:不要被现象蒙蔽双眼,要善于调查研究。 孔子角度:知人之明,信任,讲究方法。 颜回角度:坚持操守,慎独。 抓关键语句法 所谓的关键语句是指: 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 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 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等等 。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关键句,其中“ 伞”是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

8、提供保护的外部条 件,诸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优势 等等。由此可写: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 努力拼搏。 教授们的话是关键句,据此可这样立意:做人(学 问)有了淡定之心,方能前进。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 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 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拿 了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大家:“瓶子满 了吗?”所有学生回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 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 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

9、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学生说:“很多事看起来达到极限,实际还存在很大空间 。” 一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沙,有些石块肯定放不进去 了。” 一学生说:“对。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方法三:由果溯因法(因果推导法) 即由结果去推导原因,分析实质。任 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 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如果从这个结果 出发,去探究原因,往往可以找出一些 实质性的东西。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 因果联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

10、?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据此可 以这样立意: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适 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 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 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 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 。”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 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 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 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

11、打。”经理笑了:“ 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方法三:由果溯因法(因果推导法) 女大 学生 应聘 成功 坚毅的品格 诚信的品格 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 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 (1)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 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 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2)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 计”,她却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 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3)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 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 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4)从

12、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 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 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等等。 可以寻找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前一则材料的内 涵是告诫人们要充实自我,后一则材料的内涵是 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合起来说,就是:人,既 要不断充实自我,又要自立自强。 这则对话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 ,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立意就准确了。如 :快乐与痛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小结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基本思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基本思路: 抓对象,析行为,定立意(主旨)抓对象,析行为,定立意(主旨)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

13、原则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 1 1)多向性原则。)多向性原则。2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3 3)筛选性原则。)筛选性原则。 具体方法具体方法 一、角色分析法一、角色分析法 二、抓关键句法二、抓关键句法 三、由果溯因法三、由果溯因法 四、抓关系法四、抓关系法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 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 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 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 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 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14、一天, 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 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 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抓住问题的根源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 ,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 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 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 ,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 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 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

15、人都 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 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训练题目 从牧师的角度看 : 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 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 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 有而过早凋谢。 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 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 问题,得出“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 美丽之花更艳丽” “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 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 学童的角度: 提问: 学童为什么愿意放弃摘花,而答应把花放 留在花园里呢? 回答:因为他的对花(也即对美,对自己喜爱的事 物)的认识变了,态度变了。这就引起了我们思考一 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已喜爱的事物? 由此我们提炼观点: “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爱不等于占有”, 写作提示 写作提示 课后练习 提示 面子:1、物体的表面 2、表面的形象:虚荣 3、情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