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870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黄的稻束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金黄的稻束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金黄的稻束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金黄的稻束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金黄的稻束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黄的稻束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黄的稻束汇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拾穗者 米勒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 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 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讲授英美文学至今。作品有寻觅集、 郑敏诗集,是“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 的女诗人。 走近作者 郑敏 九叶诗派 九位诗人分别为辛笛 、穆旦、陈敬容、 郑敏、唐祈、唐湜、曹辛之、杜运燮和袁 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 被称为九叶诗人,他们的主要作品有诗 创造、中国新诗。 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 界。他们承接了中国

2、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 ,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首诗是写在20世纪40年代,当代诗 人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在一 个金色的黄昏中,诗人看见了一片开阔的 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在夕阳中如 同镀金似的金黄,使作者想起安于奉献的 疲倦的母亲们,当这一情景触动作者灵魂 的时候,作者便不由自主地写起这首诗来 。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 /站在 割过的 /秋天的 /田里, 我想起 /无数个 /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 /我看见 /那皱了的 /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 /满月在 高耸的 /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 /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 /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 /那伟大的 /疲倦,你

3、们 在这 /伸向远远的 /一片 秋天的 /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 /也不过是 脚下 /一条流去的 /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 /人类的 /一个思想 在中国现代诗史上,金黄的稻束 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上的突破,一种雕 塑的质感,一种将“诗”与“思”融为一体的 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 束了解诗人郑敏是如何将“诗”(诗的意 象和语言美)和“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 )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文章的开头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 来了一个长镜头,点明了诗里塑造的中心形 象,点出了时间。 “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稻束挺 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是收获的见证和象征。 三、四句则是

4、诗人由此联想到付出艰辛劳 动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疲倦” “皱”写出了母亲的辛勤和衰老。 “美丽”写出了母亲的精神伟大,意志的坚韧。 从第五句到第九句,诗歌拉开镜头,展 现了伫立的稻束的背景,为后面诗人的深 思奠定了基础。 “满月”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欣喜,烘 托了母亲的无私胸怀。 “暮色” “远山” “满月挂在树巅”等勾勒了苍 茫而又宁静的背景。 “这”指金黄的稻束。 “静默的雕像”表明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 坚韧超出了一切言说。 第一部分: 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生产的 母亲(劳动者),歌颂了劳动者的美丽坚 韧和无私。 从第十句到诗歌最后,作者给低首沉思的“ 稻束”拍了一个拟人化

5、的特写,使形象直 露、鲜明,同时点名本诗的思想,“收获” 必须以长期的辛勤劳动作为代价。 “伟大的疲倦”写出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辛勤和 坚强的赞美,紧承上文。 “低首沉思”指稻束沉思,暗示作者沉思,自 然过渡。 “那儿”代历史的小河边。 “不过” “而”的语气表明稻束(母亲)的精神 超越了历史,这种坚韧美丽的精神是人类 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永恒的思想结晶。 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丽激起我们 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深刻阐释了金 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思考与练习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稻束”与“母亲”是怎 样的一中关系?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 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

6、象征。 它是收获的象征。 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 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 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典型。 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 当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 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2、诗人是如何将“诗”(意象和语言)与“思”(对 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 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 来。 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 比作“母亲”或是“雕塑”,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 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 稻束”、“静默”的“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 的坚韧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 的沉思。 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 人类的一个思想”,顺理成章,“抽象的思”和“感 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 象征手法 联想丰富,稻束和母亲二者来回闪动,融入 了深深的沉思。 语言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