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

上传人:墨渲 文档编号:1171735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CS 65.020.20B 61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DB23/T 2017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2017-发布 2017-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3/T 2017I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兴隆林业局、林口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东来、张玲、兰士波、葛文志、唐中华、陈华峰、马晓乾、刘建明、冯磊、闫超、王岩、赵立志、丛喜东、姜秀梅、崔宝国、聂维良。DB23/T 20171大果榆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果

2、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播种育苗的圃地准备、种子采收及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苗木出圃及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大果榆的播种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圃地准备3.1圃地选择 圃地选设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段,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砂壤土为宜。3.2圃地的区划设计可参

3、照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3.3整地时间和方式上年秋季,深翻圃地,深度25cm 30cm,清除杂物。整地其它技术要求执行GB/T 6001。3.4土壤处理结合苗圃整地, 可使用生物源菌剂或低毒残留期长的化学菌剂进行土壤消毒,5d7d后播种。农药使用执行GB 4285、GB/T 8321。3.5施肥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施肥量以37,500 kg/hm 252,500kg/hm 2为宜。3.6作床DB23/T 20172苗床规格:床长10m,床底宽 1.1m,床面宽1m,床高15cm20cm,步道宽0.4m0.5m;要求:床面平整,上暄下实,底水充足且土不粘。4种子采收4.1种子采集选择树体

4、高大、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在每年的56月份,当种子的颜色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且有少数种子开始飞落时,适时采收;或者待种子完全成熟,且自然脱落后,于树下及时收集。4.2种子调制剔除各种杂物和遭受病虫危害的种子,置通风处阴干,然后搓去种翅,即可获得纯净的种子。种子最好是随采随播,当年不播种的种子,应晾干后密封干藏。5播种5.1种子处理播种前,在冷水中浸泡种子1天,捞出后将种子与河沙按1:2的比例均匀混合,并适时喷水保持湿润,2-3 天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5.2播种时间播种时间选择在5月上旬或随采随播。5.3播种量根据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水平确定,播种量为35.0kg/hm

5、 255.0 kg/hm2。5.4播种方法在床面上开行距为30cm、深度为2cm4cm 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播撒于沟中,覆土厚度在1cm1.5cm之间,播后用草帘覆盖床面,以保持床面湿润,防止土壤干燥。6田间管理6.1水分管理种子发芽期间要保持床面的土壤湿润。幼苗出齐后,傍晚或阴天应撤掉覆盖的草帘,每隔7天8天灌水1次。浇水次数根据当年的降水量确定,每次要浇足浇透,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宜。8月以后,不旱不浇,浇则浇透。6.2密度管理DB23/T 20173当苗高达到3cm5cm ,且长出2片3片真叶时,选择阴雨天进行第1次间苗,每条播种沟内保留幼苗12株16株。要求: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其它幼苗,且

6、留床苗分布均匀;当苗高达到5cm10cm,且长出5片6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或定苗,定苗后要及时浇水。要求:剔除病苗和弱苗,保留生长健壮的幼苗;苗距控制在10cm15cm的范围内。6.3施肥管理间苗后,可追施氮肥(尿素)2次3次,每次追施150 kg/hm2230 kg/hm2,追肥后立即浇水;8月上旬,喷施1次0.2%0.5%的KH 2PO4溶液。6.4除草和松土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苗期除草一般不少于5次。松土和除草结合进行,随着苗木的逐渐长大而加深。7病虫害防治苗期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蚜虫和蛾类。具体主要病虫害防治如下:A) 根腐病:预防和发病期均可利用生物源菌剂或低毒残留期长的化

7、学菌剂,发病严重时要清除病株,同时使用固根进行灌根。B) 蚜虫:蚜虫大发生时,及时喷施生物制剂或菊酯类农药,施药时,加入1%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亦可用 1:201:30 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 1:20:400 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续喷洒植株2次3次。C) 蛾类: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幼虫危害初期,利用生物制剂及菊酯类化学药剂防治。农药使用执行GB 4285、GB/T 8321。8苗木出圃8.1起苗10月上旬进行起苗。起苗时,将苗木连根挖出,保留主根18cm20cm,然后原地假植。假植执行GB/T 6001。8.2分级一年生苗高达到20cm以上出圃,20cm以下留床。8.3苗木贮藏10月末,将假植的苗木置于苗木窖中,根部对齐,并用河沙覆盖根部。DB23/T 201748.4包装和运输执行GB/T 6001。9档案管理苗木技术档案记载种子来源、种子质量、苗木生长发育情况几个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各项作业的用工量和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