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最新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1717295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70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潼关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潼关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潼关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潼关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潼关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潼关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潼关最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外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诵读背默。 2.了解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了解有关诗歌的 文学常识。 3.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 感情。(重点) 4.理解诗歌内容,学会赏析古诗。(难点)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曲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翻译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 )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 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 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

2、 旧受苦。 潼关吏(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一、知人论世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 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 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 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3、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 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 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一、知人论世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公元1882年。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 继洵升任清朝甘肃省巩、秦、阶道道台,加封二品官衔,辖 三府十余县,谭嗣同在湖南应试,名落孙山,于是,第二次 去父亲任所。 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 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 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谭嗣同的生平经历 论世潼关写作背景 知人 知人论

4、世: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 也。 孟子万章下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 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 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的思想内容。 诗歌赏析三步走: 一、读字音、字义、节奏 二、品语言、意象、形象 三、悟主旨、感情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翻译: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从古至今,高天上的白云就一直簇拥着这座城关 ,秋风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入这滚滚云涛中。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奔腾而来的黄河在这里转弯

5、,奔向平坦广阔的原 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 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 ,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诗歌赏析三步走: 一、读字音、字义、节奏 二、品语言、意象、形象 三、悟主旨、感情 终古高云簇此城 诗一开篇,作者首先向我们描述了一幅“白云 潼关图”,千山万壑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关城要 塞飞踞半山腰间,清肃无声,闲云悠荡。 “终古”说明了关塞历史的悠久, “高云”烘托出关城地势的险要,不直写关城 高险,而以“高云”烘托,的确独具匠心。作者开 篇紧扣诗题,突现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为下面诗 文内容的展开留下无限空间,一个“簇”宇,以动 写静,让

6、人自然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 终古高云簇此城 起句就气势磅礴,像异峰突起,令人神往。潼 关城孤悬在崇山峻岭之中,如果正面去写它的 高度,那就太实太板,容易流于平庸;诗人用 侧笔去写它被云所包围,不言高而高度自见 矣。这种句法,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唐代诗人王 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中国古代诗歌常常用借喻的手法,说 此喻彼,一击两鸣,耐人寻味。 秋风吹散马蹄声 紧承上句,交待了此次经过潼关的时节。 秋来万物萧索,游子于此更为敏感,见秋伤怀, 乡愁旅恨,自是骚人旧套。披拣历代歌诵潼关之作, 枫叶、长亭、残云、淫雨等多是常用景语,无不带有 悲秋伤怀的凄楚。 但谭嗣同笔下

7、没有这些。羁旅风尘、落第愁怅, 丝毫没上这位青年英雄的眉头、心头,他诗笔挥处, 唯有天高云淡,气朗风清;得得马蹄,直入关城,一 位豪情勃发、扬鞭催马的青年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 秋风吹散马蹄声 南宋末年的诗人汪元量也曾写过一首潼关 诗,首联道:“蔽日乌云拔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乌云蔽日,秋光暗淡,苍茫暮色中,勒马前行 ,真是步履维艰。两位诗人,在同一个季节,经过 同一个地方,而由诗中透出的情绪却有天壤之别。 次句浑脱自然,而豪气充盈。它显示一个空旷 廖廓的境界,使人想见诗人在潼关道上单骑孤行而 峭然兀然的神情。马在石山上行走,蹄声的的,是 最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的。 河流大野犹嫌束 此句最有气

8、魄,最见功力。 古人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都写了 河在大野里欢畅奔腾的情景。 谭嗣同不肯依傍古人,翻其意而别开生面,说它 犹嫌拘束,这就把河的不驯服的性格发展了,写绝写 活了。这是诗人个性的象征,说明他是一个慷慨任侠 、不囿于世俗观念的放达之士,是一个决心与传统势 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 山入潼关不解平 结句含蓄凝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是的,过了潼关,将是重重叠叠、浩渺无际的秦 岭山脉,再没有平坦之路。 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 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 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

9、缚、追求 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 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拟人,侧笔 诗人赋予大河和群山人的情态大河“犹嫌束“ 、群山“不解平“,写大河不说其奔腾壮阔,而说犹嫌 拘束,写大山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不知何谓平坦 ,这就把河和山的不驯服的性格发展了,写绝写活了 。 都在写山水,但是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把山 水写活了,读起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 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 气。这是诗人个性的象征,说明他是一个决心与传统 势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诗的三、

10、四句,作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摄取潼关周围最典型 的物象,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诗 人伫马千年雄关,关外便是浪花飞溅“卷起千堆雪”的黄河,它 一路奔涌,至潼关外猛然甩头,直冲三门峡而去,这广袤无垠的 山川大野竟然也难以容下这挟风掣云的黄河巨龙,它轰鸣着、咆 哮着,撞击山石,拍打河岸,对着一切阻挡它前进的东西,发出 愤怒的狂啸纵目四望,青山穿云,峰峦割日,这种“刺破青天 锷未残”的形态和“倒海翻江卷巨澜”的山势,岂不是更向人们 展示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强悍的原始生命力? 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同是描写一个地方,张养浩的开篇重在写 实,而谭嗣同的尾联却将黄河、群山赋予了更多的主观主义的情 愫,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 迎命世俗、不取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 诗歌赏析三步走: 一、读字音、字义、节奏 二、品语言、意象、形象 三、悟主旨、感情 小结: 这首七绝从高城、秋风、黄河、群山四个方面 展示了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作者博大昂扬的情 怀,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 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迎命世俗、不取 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 诗歌形象鲜明,意境开阔,言辞激越,笔力遒 劲,是歌咏潼关的名篇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