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961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课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 世界人口增长打破“高位静止”均衡,使人口增长速度 加快是从 率下降开始的; 率的下降则使这种 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 低位”的均衡,人口出现 增长。 高出生、 高死亡、 低增长 1. 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 高出生、 低死亡、 高增长 低出生、 低死亡、 低增长 死亡率出生率 低(负负) 原始型 传统型现代型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人口增长势头减弱。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开 始呈现下降态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 ,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在生育政策不变的条件 下,人口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减弱。 人口数量对可持续发

2、展的压力仍然较大。我 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 限,发展不平衡。随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与资 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十二五”时期 人口总量目标。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十 二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 内,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十二五”是我 国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总量 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行,人口抚养比在经历40 多年下降后开始上升。 人口素质正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国 际产业分工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

3、 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人口素质总体 不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 国家平均水平,正在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 重要因素。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 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因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引起 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现象,将对人类生活的诸 多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我国“十二五”时期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 峰。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 相继进入老年,“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 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期

4、,人口数量最大 B到时期,人口总数不断 减少 C到期间,人口数量不断 减少 D到期间,受人口数量影 响,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下滑 2、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时 期相似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C A (1) 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 _模式,B国家 人口增长属_ 模式。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 ,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 题是_;B国所 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现代型 传统型 人口老龄化 人口自然增长快, 少儿比重过大。 问题问题 与对对策 探究 1、分别表示什么模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他们面临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和影响? 3、分别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人口年

5、龄金字塔图 过渡模式(增长型)现代模式(衰退型)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力不足 社会负担过重 控制人口 数量,提 高人口素 质。 鼓励生育 “十二五”时期人口结构性矛盾成为影响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 居高不下,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人口抚养比 开始上升,区域间、城乡间人口发展不平衡,人 口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家庭和社 区功 能,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 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人拥有 养老床位达到30张。加强养老服务标准、行业规 范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养老机构准入、退出与 监管

6、机制。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 宜居环境建设,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设 施。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趋势 。 1.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2. 该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图4 我国人口分布不合理影响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协调,与 资源环境承载力不适应。城镇化率偏低,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等带来一系列挑战。 我国“十二五”时期城镇人口将历史性超过 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 格局正在发生

7、根本性变化。随着产业转移 的加快、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人口流动 迁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人口流向趋于多元 化。 我国“十二五”时期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合理布局 。 实施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人口政策, 促进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格局。积极推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发达的城市 化地区吸纳和集聚人口,引导人口超载的 重要生态地区人口的自愿、平稳、有序的 转移。深入开展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做好 人口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 调。研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 政策,探索优化人口分布的有效途径。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经济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

8、争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w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 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社会文化 因素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对迁入地: 提供了廉价的劳动 力,多元化的文化但 也能加剧生态环境问 题,增大人口压力, 文化冲突等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海口的民工村 对迁出地: 加强对外联系, 缓解人口压力,增加 收入,但也造成人才 流失。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随生产力发展,影响逐渐减少 地形 气候 水资源和土壤 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

9、因素 政治文化因素政治文化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 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环境承载力: 资源的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消费水平 -首要因素 能供养的最大(极限)人口数量 影 响 因 素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 (正相关) -(负相关) 人口合理容量:反应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人口 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 人口的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城市的区位选择 提供水源 交通便利 自然因素 河流 热带平 原地区 湿热, 高原地 区凉爽 并能免 受蚊虫 的侵扰 ,适宜 人类居 住 气温适宜气温适宜

10、降水适度降水适度 城市的区位选择 巴西利亚 气候 自然因素 平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 ,地势平坦,便于建筑物、道路 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便 利,对外联系方便。 城市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地形 阿伯丁 北海石油开 发与阿伯丁 城市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矿产 城市分布 与交通 城市的区位选择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城市的区位选择 交通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分布 与交通 我国 主要铁路、铁路枢纽分布 麦加朝觐 城市的区位选择 宗教 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军事、宗教-影响减弱 经济、政治、交通 -始终起重大作用 科技、旅游 -新增长的因素 城市的区位选择 城市体系 1、

1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 、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城市的服务围 接受这个城市服 务的人口在空间 上的分布范围。 城市的服务范围 除了包括城市本 身,还包括附近 的小城镇和广大 的农村地区。 基础 城市 地域 功能 分区 主要因素 影响住宅 区分化 社会地位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历史因素 社 会 因 素 经 济 因 素 行政因素 工 业 区 工业付租能力 住 宅 区 商 业 区 住宅付租能力 商业付租能力 地租水平

12、 距市中心 的距离 距市中心 的距离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经济因素: 纽约中心商务区 曼哈顿 纽约中心商务区 曼哈顿 上海中心商务区 浦东陆家嘴 历史因素 北京市中心地带并非商业中心 成都市 兰州市 几 种 常 见 的 城 市 形 态 类 型 34oC 25oC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环流 热力环流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技术条件 气候 水源 土壤 地形 市场 交通运输 政府政策 劳动力 土地价格 资金 管理 机械 化肥 农药 良种 冷藏 农 业 区 位 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四川 阿

13、坝牧场 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江南丘陵的红壤与茶叶 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亚洲水稻种植业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亚洲水稻种植业 绝 大部分 分布在 东亚、 东南亚 和南亚 的季风 区,以 及东南 亚的热 带雨林 区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区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区地形较平坦 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地形平坦 市场广阔-稻米是人们喜爱的粮食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 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的小 麦牧羊

14、混合经营为例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 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 的肥料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 进行 灵活的生产选择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 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 的适应性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基塘农 业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 然 因 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气候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交通、市场 人口密度小 工业 科技 地势平坦广阔

15、 土壤肥沃深厚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夏季多雨 水运、公路和铁路交通发达,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生产规模 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适宜,草类茂盛气候适宜,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

16、租金低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历史悠久,集约经营,商品率高历史悠久,集约经营,商品率高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读我国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 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2.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3.当地所产的柑橘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 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水源差异 C.土壤差异 D.气候差异 B B D 4 4 、读、读“ “水稻种植主要分水稻种植主要分 布区布区” ”图,图,亚洲水稻种植亚洲水稻种植 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