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6948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考纲解读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实验: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分析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4列举“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5进行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究 6了解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素 7明确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学案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基 础 回 顾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基础回顾 同种 全部

2、个体数 最基本 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对农林害虫的_,渔业上_的确定等都具有 重要意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_的比例。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_的个体占该种群_的比例。 (4)年龄组成。 概念:种群中各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基础回顾 监测和预防 捕捞强度 该种群个体总数 迁入或迁出个体总数 年龄期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类型: 基础回顾 类类型特点各年龄龄分布 _种群数量越来越大幼多老少 稳稳定型种群数量在一段

3、时间时间 内 保持稳稳定 各年龄龄相等 衰退型种群数量_幼少老多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 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增长型 越来越少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 种群数量。 (4)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基础回顾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二、种群数量的

4、变化 基础回顾 1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 问题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 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 进行_。 2“J”型曲线。 (1)条件:_。 (2)公式:_。 提出合理的假设 检验或修正 理想环境 NtN0t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3“S”型曲线。 (1)条件:_。 (2)定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 曲线。 (3)K值:又称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 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 4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_、食物、天敌、 传染病等。 5意义:保护_、对有害生物的防治。

5、 基础回顾 有限环境 环境容纳量 最大数量 气候 野生生物资源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要 点 探 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考点1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要点探究 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图解: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2)析图。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率和迁出率。 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 影响种群密度的其他因素气候、天敌、传染病等 。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6、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2种群的年龄组成图解及分析。 (1)模式图。 图解: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析图: 要点探究 种 群 年龄组龄组 成情 况 出生率和死 亡率情况 种群数量 变变化趋势趋势 所属类类 型 A幼年多,老 年少 增加增长长型 B各年龄龄期比 例适中 波动动稳稳定型 C幼年少,老 年多 死亡率,种群数 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3)柱形图。 图解: 析图: 图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

7、型。 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 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例】(2014福建卷)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 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 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 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要点探究 基础回

8、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 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横坐标为种群密 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纵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 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 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正 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从5年数据 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错误。 答案:B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1.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 着灭绝的危险。下图为20世纪南

9、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要点探究 u跟踪训练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D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A某种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蓝鳁鲸在1928年左右捕获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通过多年的捕鲸量数据可反映长须鲸种群数量呈现“J”型 增长 D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受外源性因素影 响较大 解析:能量是逐级递减的,鲸处于食物链顶端,获得的能量 少;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而不是捕获量;根据曲线 分析, 长须鲸种群数量不符合“J”型曲线;由图形得出各

10、种群的 数量波动不呈周期性波动,变化较大,外源因素影响较大。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名师点睛 (1)生物的繁殖能力和衰老、死亡及年龄有密切关系,所 以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 (2)性别比例失调,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较少,种群出 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也将逐渐降低。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考点2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与“S”型曲线模 型比较 要点探究 1两种曲线模型比较: 项项目“J”型曲线线“S”型曲线线 增长长模型 前提条件理想状态态:资资源无限 、空间间无限、不受其他 生物制约约

11、(无种内斗争 ,缺少天敌敌) 现实现实 状态态:资资源有限 、空间间有限、受其他生 物制约约(种内斗争加剧剧 ,捕食者数量增加) 种群增长长速率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续上表) 要点探究 种群增长长率 K值值有无无K值值有K值值 曲线线形成原 因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 敌敌 种内斗争加剧剧,天敌敌 数量增多 联联系 两种增长长曲线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环境阻力大小 不同,对对种群增长长的影响不同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2.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3.K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12、 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 回到一定范围内。 要点探究 灭灭鼠捕鱼鱼 K/2最大增 长长速率 灭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2 附近,这时这时 鼠的种群数量会迅 速增加,无法达到灭灭鼠效果 使鱼鱼的种群数量维维持 在K/2,捕捞捞后,鱼鱼 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 升 K值值(环环境容 纳纳量) 改变环变环 境,降低K值值,使之不 适合鼠生存 保证鱼证鱼 生存的环环境条 件,尽量提升K值值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 时,K值会

13、上升。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归纳提炼 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关注: (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 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 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 速率快。 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 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 减小。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2)对“”的理解,公式NtN0t中代表种群数量 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14、1时,种群密度增大;1时 ,种群密度保持稳定;1时,种群密度减小。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例】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表示 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常见失分探因:对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理解不透彻 (1)因不明确值表示的意义,误认为只

15、要值相同, 则种群数量相同,从而误选B项。 (2)因不明确“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不变的,而误选 C项。 要点探究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要点探究 2(经典题)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 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 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u跟踪训练 A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要点探究 解析: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出生率 与死亡率相等。环境阻力一直存在,只是C点后,阻力逐渐增 大。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或淘汰的个体数量。 基础回顾 要点探究 实验导航 提能演练 栏 目 链 接 名师点睛 (1)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并非J型曲线。J型曲线由始到终都 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而S型曲 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 加后减少,所以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 (2)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