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578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啮合原理-第九章综述(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啮啮合和接触的计计算机模拟拟 组员:樊毅啬 张永清 李 轩 彭昌琰 第九章 啮合和接触的计算机模拟 9.1 引言 9.2 局部接触综合 9.3 轮齿接触分析 9.4 两包络曲面曲线接触转换为点接触 9.5 边缘接触 9.1 引言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齿轮啮合过 程中的齿面接触情况及传动误 差进行分析,从而可在实际切齿 前对轮齿的啮合情况进行预控, 以减少试切时间。在进行TCA 的过程中,要表达大、小轮的齿 面方程,需要经过大量的坐标变 换及矩阵运算,同时还要求解相 当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 齿轮和接触痕迹的计算机模拟 是一项能够显著改善齿轮工艺 和质量的重大成就 1 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

2、act Analysis ,即TCA) 2 轮齿接触分析解决的基本课题 给定齿轮两齿面的方程以及两回转轴线之间的相错角和最短距离; 齿轮的两齿面处于点接触,需要确定: (i)传动误差 (ii)齿轮两齿面上的接触迹线 (iii)如同一组瞬时接触椭圆那样的接迹线 注:在确定接触迹线时,要考虑到由于齿面的弹性变形,它们的接 触将扩展为一椭圆区域,并且接触椭圆的中心是理论接触点 3 轮齿接触分析的主要构想和主要目标 TCA的主要构想基于相啮合的两齿面切触的模拟。确定瞬时接触椭 圆需要有关相切触的两齿面的主曲率和主方向的知识 TCA的主要目标是分析齿轮的啮合和切触。确定改善啮合和接触状 态的机床刀具安装

3、调整值是齿轮综合的主要课题 4 线接触两齿面接触分析计算 在对于初始为线接触得两齿面进行啮合和接触模拟的情况下,将出 现一些特殊的问题。如直齿外齿轮、平行轴螺旋齿齿轮和蜗轮蜗杆 传动。 齿轮两齿面的瞬时线接触仅仅在理论上对于无安装误差和制造误差 的理想齿轮传动时存在的。实际上,由于齿轮的安装误差,齿面的 线接触被点接触代替。在分析计算中,首先要确定转换点理论 接触线上的一个点,在该店开始实际的点接触。求出转换点以后, 就可能在转换点邻域内确定出位于点接触迹线上的点,然后开始齿 轮接触分析计算 9.2 局部接触综合 局部接触综合的构想是在Litvin 1968 的专著中提出的,后来在 Litvi

4、n和Gutman 1980的文章中用来研究准双曲面齿轮,又在 Litvin和Zhang1991(b)的专著中用来研究弧齿圆锥齿轮。 齿轮的局部接触综合必须保证: (i)在中央选取的接触点M具有所需要的传动比 (ii)所希望的齿面上接触迹线切线的方向 (iii)所希望的点M处接触椭圆长轴的长度 (iv)预先设定的最大传动误差控制等级的抛物线函数 这样的传动误差函数型式能使我们吸收有齿轮安装误差引起的传动 误差的线性函数,以及降低振动的等级 1 传动误差的概念和传动误差抛物线函数的预先设定 * 理想齿轮传动的传动函数是线性的, 并且表示为: 式中 是齿轮的齿数, 是齿轮的转角 由于有安装误差(相错

5、角改变,在非渐 开线齿轮的情况下最短中心距的改变, 弧齿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和蜗轮蜗杆 的轴向位移),传动函数变为逐段近于 线性的函数,所具有的周期为一对齿啮 合循环的周期。由于循环连接处角速度 的跳动,加速度值趋近于无限大,这样 将引起很大的振动 * 预先设定的抛物线函数 和线性函数 的 相互影响问题 Litvin等证明了上述两函数之和是一抛物线函数,并且其斜率与初始抛物线 函数的斜率相同。这个新的传动误差抛物线函数相对初始给定的抛物线函 数仅有一些移动。这就是说,预先设定的传动误差抛物线函数能够吸收由 齿轮安装误差引起的传动误差线性函数。 2 局部接触综合的过程通过以下步骤步骤完成 (i)

6、确定导数 式中是瞬时传动比函数 (ii)确定接触迹线的切线 (iii)确定接触椭圆的长轴 应用于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齿轮的局部接触综合是根据这样的假定, 大齿轮的机床刀具安装调整值是已经给定的,并且大齿轮在中央接触 点处的主曲率和主方向也是已知的。局部接触综合方法能使我们确定 出小齿轮的机床刀具的安装调整值,这种安装调整值可以在中央接触 点M及其邻域内给出改善了的啮合和接触状态 *确定导数 将预先设定的传动函数表示为 这里, 和 是齿轮1和2的初始转角,它们保证两齿面在中央接触点M相 切触。利用到二次项的Taylor展开式,我们可以得到 式中 在中央接触点处等于N1/N2 ,而 是选取的定值。传

7、动函数 表示为线性函数和抛物线函数之和。线性函数是没有安装误差的齿轮传 动的理想函数。抛物线函数是传动误差函数。综合出的齿轮一定传递具 有抛物线型传动误差函数的回转运动,该函数用下式表示 假定啮合循环内所预期的传动误差的最大值是已知的,由上式可以确定 *确定接触迹线的切线 推导接触迹线的切线 矢量 , 和 位于切平面,矢 量 和 位于接触迹线。假定 上的主曲率和主方向是已知的。 我们可以认为两接触迹线的切线 与单位矢量 构成夹角为 和 通过啮合方程的微分式和矢量关系 可以得到 *确定接触椭圆 接触椭圆的方向和大小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小齿轮齿 面 的参数 , 和 与瞬时 接触椭圆长轴长度的关系。

8、所 考察的这个椭圆在中央接触点 ,并且两接触曲面的弹性逼近 量是从试验数据得出的已知值 。基于六个步骤可以得到接触 椭圆的短轴2b表达式: 用于局部接触综合的计算步骤综述如下 : 选取 ,从方程 确定 ; 从方程 和 确定 和 ; 从方程 确定A; 从方程 确定 ; 利用方程(9.2.19)(9.2.23),确定 、 和 ; 利用方程(9.2.26)(9.2.29),确定接触椭圆的方向及其短轴 9.3 轮齿接触分析 轮齿接触分析程序的用途是对接触痕迹限制在局部的两齿面的 啮合和接触进行模拟。这种接触痕迹形成每一瞬时的接触点。轮齿 接触分析主要目标:确定两齿面的接触迹线;由齿轮安装误差引起 的传

9、动误差;如同一组瞬时接触椭圆那样的接触痕迹。此时可认为 两齿面是已知的,两齿轮轴线的位置和方向是给定的,同时考虑安 装误差。 连续切触的条件 我们设置三个分别与齿轮1、齿轮2和机架刚性固定的坐标系 S1,S2和 附加的固定坐标 模拟安装误差。 假定配有齿面 的齿轮1绕着位于 中的固定轴线转动,这样在坐 标系 中形成齿轮的齿面族。这个齿面族可用以下矩阵方程确定: 齿面 的单位法线矢量在 中用矩阵方程表示为: 理想齿轮传动中两齿面的切触 配有齿面 的齿轮2绕着位于 中的另 一固定轴线转动。将安装误差都归于齿 轮2,并且 相对于 的位置和方向模 拟齿轮传动的安装误差。 两接触曲面连续切触需满足:两接

10、触曲 面的位置矢量和法线在任一瞬时都重合 。 方程表达如下: (9.3.7 ) (9.3.8 ) 2 啮合分析 方程(9.3.7)和(9.3.8)可以表示为: 从矢量方程(9.3.11)和(9.3.12)导出含六个未知数的五个独立 数量方程: 齿轮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方程(9.3.13)中得到函数: (9.3.11) (9.3.12) (9.3.13) (9.3.14) 根据隐函数组存在的定理,如果下列条件正确: l函数 l方程(9.3.13)在点 是满足的; l右侧的雅可比行列式不等于零 可以证明函数(9.3.14)在一点的邻域内是存在的, (9.3.15) 函数(9.3.14)可以提供点接触齿

11、轮啮合状况的全部数据,函数 表示两齿 轮转角之间的关系(运动规律)。 函数 确定齿面 上的接触点迹线。 函数 确定齿面 上的接触点迹线。 齿面 上的接触点迹线是齿轮齿面的工作线。齿轮的齿面只在工作线 上的各点处接触配对齿面 齿轮两齿面的啮合线用以下函数表示: (9.3.19) (9.3.20) 在某些情况下,齿面不能直接用双参数形式而是用三参数形式表示 ,并且附加有用啮合方程给出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例如蜗轮蜗杆传 动的某些类型的蜗轮齿面表示为: 式中 是齿面形成过程中的运动参数。这样所求解的非线性方程组 将包含具有七个未知数的六个独立方程 9.4 两包络曲面由线接触转换为点接触 无安装误差的理

12、想齿轮传动(线接触)有安装误差的齿轮传动(点接触) 1和2的一般的点接触将在点P邻域的点P*开始上图(b),并且转换 点在齿面上的位移有唯一的方向。我们的目标是要确定点P在流动的理 论接触线L上的位置和从1上的转换点到接触点迹线的在齿面i上的 位移 转换循环和啮合方程 为了恢复齿面的接触,我们假定两齿轮之一,比方说主动齿轮1是静 止的,而从动齿轮2绕其轴线转过一补偿角 。当齿面接触恢复时,称这 个啮合循环为转换循环。在循环起点,1和2彼此在一条线接触;在循 环终点,1和2彼此在一个点接触。在转换循环以内,1和2彼此不 接触。 接触点沿1和2 的位移和与2一起运动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其中

13、是角度安装误差, 是位于 之间接触线L上点P的位置矢量, 是由线性安装误差引起的接触点位移 (9.4.4) 转换点在理论接触线上的位置 引入一个确定所考察的接触线上点P的位置所必需的附加方程: (9.4.5) 联立方程9.4.4和9.4.5,能够确定P在L上的位置,但是利用计算机程 序才可做到这一点。利用这样的程序,必须试验L上选作转换点候选者 的若干点,直至两个方程(9.4.4)和(9.4.5)得到满足。 知道了1上不同接触线的转换点位置以后,我们在1 可以得到作为 转换点集合的一条线。这条线可以认为是有安装误差齿轮传动的接触迹 线的近似映象。 接触迹线的位置和方向表示由齿轮传动的安装误差引

14、起的接触痕迹的 变动。确定由安装误差引起的接触迹线和齿轮传动误差的更准确的解可 以根据轮齿接触分析的结果得出。但是,为了开始执行轮齿接触分析的 程序,必须确定接触迹线上的至少一个点,图9.4.1中的点P*。 确定点P*(接触迹线的起始点) 利用下列步骤,确定与所求点P*相邻近的点K 第一步 考察曲面1上相邻邻的两条接触线线,且在固定坐标标系Sf中于每一条接触线线上 确定一个转换转换点(P、P(-1),对应对应位置矢量 和 第二步 从P(-1)到P沿1的位移矢量 第三步 从P到K的位移矢量 假定从P(-1)到P和从P到K的位移在相同(或 相反)方向上来完成。则则 第四步 从上述矢量方程导导出含红

15、红色方框所示的未知 数的具有三个线线性方程的方程组组。因为为位移 矢量位于在点P与1相切的平面内,所以 由上述式子能确定 和 ,最后得到对对于点P的比值值 第五步 曲面1和2在点P及其领领域内相切触。这样这样,下列方程在该该点及其 领领域内成立 假定 ,则未知数的解可求出 第六步 以上所讨论讨论的解可给给出点K的坐标标。点K非常接近所求点P*,知道了 点K的坐标标和齿齿面在点K的公法线线后,便可进进行便可开始进进行确定接 触迹线线的计计算步骤骤,这这些计计算步骤骤基于连续连续切触方程(9. 3. 11)和( 9. 3. 12 )。 所讨论的计算步骤将使我们能够求得点P*图9.4.1(b),即

16、接触迹线的起始点。 起动在点P*的计算以后,便可确定齿轮 两齿面的接触迹线和齿轮传动的传动误差 9.5 边缘接触 边缘接触:考察曲线对曲面连续切触的条件,这些条件描述一个齿轮 齿面的边缘与另一齿轮齿面的接触。 小齿轮齿面与大齿轮齿面的切触在 中用下列方程表示: (9.5.1) (9.5.2 ) 这里 表示小齿轮齿面的边缘; 是边缘的切线。 其中: 和 是具有四个非线性方程的方程组; 是输入参数 。 出现边缘接触的情况: (1)两齿面初始处于线接触 (2)两齿面处于点接触 两齿面初始处于线接触的边缘接触 直齿外齿轮两齿面的边缘接触 具有边缘接触齿轮传动的接触迹线和传动误差 齿面初始处于线接 触且具有安装误差 的齿轮边缘接触, 可以应用改进的齿 面拓扑结构来避免 两齿面初始于点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