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流程简略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549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与流程简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制度与流程简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制度与流程简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制度与流程简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制度与流程简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与流程简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与流程简略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 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 活动及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 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 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二、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 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 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 神志不清、新生儿、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镇 静期间的患者,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 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 身份。 四、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

2、(新生儿)、新生儿病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 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带腕带,以 便身份核对识别。 五、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 腕带 识别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腕带填写 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内容包括:病 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血型等信息。 六、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 无破损;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注意观察佩戴 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评估患者 建立腕带标识,腕带内容完整,病 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诊断、血型等 二人共同核对住院证与腕带信息 告知患者身份识别

3、相关注 意事项,并于患者再次确 认腕带信息无误 与患者再次核对腕带标识 ,无误摘除腕带标识,签 字 出院解除腕带 班班交接,随时观察,标识 无脱落,字迹清晰 检查腕带松紧度、肢端血运及 皮肤完整性 腕带身份识别流程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1、凡手术取下的标本,未经医生的同意,任何人不得 私自处理。 2、洗手护士负责手术台上的标本管理,注意防止干燥 或丢失。 3、手术结束将标本交给手术医生,并在手术护理记录 单上签收。 4、由手术医生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术后将标本放在 有固定液的标本袋内,并将病理单和标本一起放在标本 间内。 5、需做快速病理切片者,手术医师于术前填写病理申 请单送到病理科并与之联系

4、,术中由手术室负责送标本 至病理科。 6、手术室由值班护士清点核对标本准确登记后交值班 勤工送病理科。 7、病理科接到标本应再核对无误后签收。 标本采集 血液标本的采集 尿液标本的采集 粪便标本的采集 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 痰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原则 标本采集原则 遵 照 医 嘱 充 分 准 备 严 格 查 对 正 确 采 集 及 时 送 检 医生的行为 充分准备 评估 生理:病情、检验的目的、送检日期 心理: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备器: 采集标本容器的种类 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 严格查对 核对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检验的目的、送检日期 解释 留取标本的目的和要求 消除心理顾虑 一般:5

5、ml 亚心炎:1015ml 尿妊娠试验:晨尿 肝功:清晨空腹 正确采集三正确 时间正确 量正确 方法正确 血培养 采集前 备无菌容器 检查(容器、培养基 ) 采集时 无菌操作 勿混它液 及时送检 所有标本不可放置过久,以免变质 培养标本立即送检,超过1h作废 大便标本2h内送检,否则加保存剂 特殊标本必要时注明采集时间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生理: 全身:病情、年龄、意识等 局部:“五无” 血标本:种类及要求 心理: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备物 备境 必要时备 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体位舒适 采血针 碘 醇止血带 采 血 单 标标志 临临床 用途 制备备 标标本 类类型 混匀添加剂剂

6、采血量 黄头头管 生化、 免疫等 血清 无 ( 5次) 无 (促凝剂) 3ml 蓝头蓝头 管 血凝 试验试验 血浆浆5次枸椽酸钠钠至2ml 黑头头管血沉全血5次枸椽酸钠钠 至标标 志线线 紫头头管血常规规全血5次EDTAk20.5ml 绿头绿头 管血型全血5次肝素1ml l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 、试管 l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 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l 戴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 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头皮针, 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除针 头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采血前: |采血时: |采血后: 告知患者(生化检查应空腹

7、) 量:5ml(亚心炎1015ml) 二禁:输液、输血处采血 注入顺序:培养、抗凝管、干燥管 &嘱病人将晨起第一次尿约100ml留 于清洁瓶内 &注意: & 不可将粪便混于尿液中 &女病人月经期不宜留尿标本 l 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l 棉签取少量异常粪便(蚕豆大小) l 腹泻:取粘液部分 l 水样便:盛于容器中 l 检查寄生虫及虫卵时应在不同部位取带血及粘液的粪便标本 510g l 服驱虫药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应取全部粪便 l 查阿米巴原虫,应在采集前用热水加温,便后同容器立即送 检 l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 盆浴 ,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 ,采样前2小时不能

8、 排尿 l取膀胱截石位 l需将宫颈口过多分泌物擦拭干净 l时间:晨起 清水漱口 l方法: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处的痰液 至于专用痰杯内 l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l痰液极少者可用4510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三查:药物治疗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2)十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药名、剂 量、浓度、方法、时间。 (3)检查药品质量 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药物已过期 ,药物有变质、混浊、发霉、沉淀等情况均不可使用。 2.正确实施给药 做到“五准确”即准确的时间、准确的药物剂量、准确的 药物浓度、准确的给药途径、准确的病人。 防止药液

9、污染或药效降低。 采血时按病历查对输血申请三联单 ,查医嘱、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型,严禁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血 标本 临床输血护理过程 输血核对 n输血前由两名医护 人员核对交叉配血 报告单及血袋标签 各项内容,检查血 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 血。 最后确认患者血型与配血报 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 一对血型 二对姓名 三对性别 四对床 号 五对住院号 六对 血袋编码 七对血液品种数量 八对血液有效期 三查 八 对 一查血 制品有 效期 二查血 制品质 量 三查输血 装置是否 完整 一 确 认 输血核对内容 两人执行 输血中的护理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保存。

10、 严禁将药物加入血液中。 输血前后均需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 器。 输血开始后的15min,需严密观察病人。注意 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积极处理。 输血后的护理 每一例输血病人都应及时在输血登记本上 进行登记,包括输血品种,数量,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有无不良反应等。 有输血反应者,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 反应回报单送报输血科。 输血后的空血袋,送回血液科保存24小时,以 备出现不良反应时核查。 输血交叉配血单入病例保存。 医惠门诊输液管理系统 传统门诊输液工作流程 病 人 药 品 护士: 人工核对 配好的药 手抄瓶贴 护士站:人工核对 来了! 来了! 护士站: 人工核对 护士: 人工核对 护士: 人工核对 “护士” 护士换瓶 无线网络技术 智能识别技术 移动计算技术 无线呼叫技术 门诊 输液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工作流程 带有条码的药品 工作间,使用MC50进行审核与 配药 配好的药 根据号码找病 人 凭打印号码+条码就座等 待 护士接瓶 病人 药品 护士站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