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716513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精讲课件1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山东临沂一中 王海迎 【专题概述】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 财富,西欧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 往世界的新航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之 间不断地进行贸易竞争和殖民地的争夺,原本孤立的 世界逐渐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殖民国家 通过奴隶贸易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获 得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资 本主义制度终于取代封建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 了广阔的道路。18世纪中期,以蒸汽动力的发明和使 用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展开,随后向欧 美各国扩散。到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德国、美国 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

2、家,又几乎同时展开了以电力的 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 革命的开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大量 物质财富,并推动世界市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 形成。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一切为了香料。 (2)欧洲各国君主强化 ,积极对外扩张。 (3)基督教会为了传播教义。 2.条件:造船和 的进步。 3. 过程 (1)葡萄牙 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开创了东西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王权 航海技术 达伽马 考点突破 (2)西班牙 哥伦布抵达美洲,以后又三次远航。 葡萄牙人 船队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 环球航行 4.影响 (1)对欧洲: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

3、 的 发展。 (2)对亚非拉地区:殖民掠夺带来深重的灾难, 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3)对世界:开始由孤立走向整体, 的 雏形出现。 麦哲伦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 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 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 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据统计,从1493年到1600年葡萄牙人在 非洲就掠走27万多公斤黄金。从15211600年西班 牙从美洲掠走黄金20万公斤,白银为1800万公斤。 发了财的葡萄牙、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 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

4、商品,大量的贵 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材料一、二表明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什么?你认 为隐藏在这种目的背后的深刻根源是什么? 答案 动机:对货币的狂热追求。根本原因: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和 扩大市场的要求。 二、殖民扩张与争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概况:在北美、 、非洲抢占殖民地。 (2)特点 以政府为后盾,成立 。 发展银行信贷业务, 成为国际金融 中心。 亚洲 商业公司 阿姆斯特丹 (3)结果: 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概况:在亚洲、 拓展殖民地,进行殖民 战争。 (2)特点:与荷兰、法国展开 ,进行 。

5、 (3)结果:18世纪中期,确立 地位,成 为最大的殖民 。 阅读下列图片并回答问题。 17世纪中叶 美洲 商业战争 黑奴贸易 海上霸主 帝国 图一 卖黑奴的广告 图二 西班牙殖民者血 洗墨西哥城 据上图及所学知识,回答手工工场时期殖民扩张 的特点及原因各是什么? 答案 特点:侵略国以西、葡、英、法、荷等西 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大片地区; 采取公开野蛮的方式;以掠夺金银、奴隶贸易等 为扩张手段。原因: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低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前提: 在英国确立。 (2)劳动力: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和国内市

6、场。 (3)资金: 等原始资本积累。 (4)技术: 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成果 (1)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 发明 珍妮纺纱机。 (2)动力机器: 制成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英国人 制造出蒸汽机车。 资产阶级统治 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 工场手工业 哈格里夫斯 瓦特 史蒂芬孙 3.影响 (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 ”。 (2)生产方式:确立了 。 (3)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 和工业 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4)世界市场: 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 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下面两幅图与哪件事有关?这件事有何历 史意义? 蒸汽时代 工厂制 资产阶

7、级无产阶级 英国 答案 (1)上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意义: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机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 中,工厂制出现,产生了一些新兴工业部门。欧 美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 达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生产关系: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巩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阶级关系: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壮 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 治,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社 会进程影响巨大。 世界格局:密切了世界

8、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西方国家对外拓殖,造成东方从属西方的格 局。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的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 2.成就 (1)电力的应用:德国人 发明发电机,同 时, 也被制造出来。 (2)新交通工具:19世纪八九十年代, 问 世;随后 和 相继问世。 (3)石油化工:提炼多种 。 (4)新通讯技术。 3.影响 (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 ”。 (2)生产方式:出现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 到了 。 (3)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西门子 电动机 内燃机 汽车飞机 新材料 电气时代 大企业 垄断资本主义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

9、工业、冶金工 业、采矿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学发明多半 是有非凡才能的技师完成的。1870年以后,科学 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 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 请回答: 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与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 为重要的作用。(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 其他国家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规模大,发展迅 速。 考向一

10、 全球化进程 新航路开辟,开始了人类全球化的进程, 世界逐渐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国目前正处于 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当中,了解全球化的形成过程 以应对挑战成为当务之急。 【示例1】 2006年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发行了一枚12 欧元纪念银币(如图),以纪念历史性旅程 发现美洲大陆之旅。马克思认为这次航行“给新 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是因为 ( ) 考向预测 A.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殖民地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新航路的开辟使近代商品交易产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新航路的开辟 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

11、市场雏形出现,这对 资本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西方打开了一个 广阔的市场。 答案 A 考向二 科技创新,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是科技成为先 导力量,最新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促进了 经济的突飞猛进,也改变了各国实力对比。我国要想 立于世界,必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 【示例2】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 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蒸汽精密 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 ) A.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于美德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

12、军工技术发达 解析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后来居上,渐 超英国,但本题材料反映不出C项来,其它几项均 能说明。 答案 C 考向三 世界博览会 2010年上海举办新一届世博会,集中展示 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也使中国积极吸收国际先 进科技工业成果,加快自身发展。了解历届世博会举 办的情况,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使上海世博会办得 更好。 【示例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 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 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 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

13、0周年,1876年美国在 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了一个火 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 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 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 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 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 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 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 样富有中国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 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 了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14、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3)以上材料反映了人类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解析 解答本题须注意基本要求答案从材料 中提取分析。第(1)问意在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 不同;第(2)问意在体现东西方差异及后果;第 (3)问进行总结。 答案 (1)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 和技术尚末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 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 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进口以原材 料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材料四反映了 中国的落后。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在世界 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趋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科

15、技 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主题:答题指南史论结合 【方法指导】 正确理解史实与史论之间的关系是 答好史论结合题的前提。“史”是反映历史本体 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是进行历史思 考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 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 理论也只能是空谈。“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 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 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 的产物。正确的历史理论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 人们对史料的研究。 能力提升 【典例】 (2008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 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 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的地区孤 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 系,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打破了过去的封闭状态,开始了欧洲的世界霸权 时期;英国的殖民霸权是欧洲霸权的一部分。 C 一、选择题 1.(2009辽阳模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