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503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技术教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通信系统电子教案 学习项目1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l移动通信传输信道和通信用户是动态的,不固定的 l各种移动通信技术是围绕着如何适应信道和用户的动 态特性而发展的 l移动通信技术: l(1)信道技术:语音压缩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 数字调制技术等。 l(2)数字传输技术:分集接收技术、扩频技术、均衡 技术、交织编码技术等。 l(3)网络技术:多址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组网技术 、越区与漫游等。 1多址技术 l1.概念: l基站能从众多的用户信号中区分出是哪一个用户发来 的信号; l移动台能从基站发来的众多的信号中识别出哪一个是 发给自己的。 l2.分类: l频分多址(FDM

2、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 CDMA)和空分多址(SDMA)。 l多址技术的类型直接关系到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大小 1多址技术 l3.优点: l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频率资源有限与用户数和 通信业务量激增 l多址技术避免用户间的互相干扰;将使系统容量大为 增加,便于网络管理和信道分配,并且使信道切换更 加可靠。 1.1频分多址技术 l1.频分多址(FDMA)技术的实现: l移动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 每个频道就是一个无线信道 图2-14 FDMA的频道分割图 1.1频分多址技术 l2.频分双工通信实现: l每次通信时,基站和移动台占用一对频道,一 个用作上行(反

3、向)信道,一个用做下行(前 向)信道 lFDMA信道的相对带宽较窄(25kHz或30kHz l保护频隙Fg, l在接收设备中使用带通滤波器,限制邻近频道 间的干扰。 1.1频分多址技术 图2 频分多址技术工作示意图 1.1频分多址技术 l3.FDMA技术的缺点: l基站需要多部不同载波频率的发射机同时工作,设备 复杂; l系统中存在多个频率的信号,容易产生信道间的互调 干扰,因此通信质量较差,保密性较差; l因为频道数是有限的,所以系统容量小,不能容纳较 多的用户。 lFDMA主要用于模拟蜂窝移动系统中 。 1.2时分多址技术 l1.时分多址(TDMA)技术的实现: l把一个频道按等时间分成周

4、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 成若干时隙,一个时隙就是一个信道,每个用户占用 不同的时隙进行通信 。 图3时分多址技术 1.2时分多址技术 l2.时分双工通信实现: l每个用户在每帧内在指定的时隙按顺序向基站发射信 号,基站在相应的时隙中接收发给它的信号。 l基站在指定的时隙按顺序向不同用户发射信号 l保证各用户发送的信号不会在基站发生重叠或混淆, TDMA通信系统设备必须有精确的定时和同步。 3. TDMA技术的特点 TDMA和FDMA通信系统相比 TDMA通信系统在同样的频道数下,能容纳更多的用户, 频率利用率高; 每个用户占用不同的时隙进行通信,用户间不会串扰; 基站只需一部收发信机,互调干扰

5、小 1.2时分多址技术 TDMA主要用于数字蜂窝移动系统中 。 1.2时分多址技术 图4 TDMA通信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1.3码分多址技术 l1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实现: l通过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用户 lCDMA通信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了各自特定的地址码, 各地址码相互正交或准正交 1.3码分多址技术 图5 码分多址技术 1.3码分多址技术 l2.CDMA技术特点: l不分频道又不分时隙,各个用户可占用相同的频段同 时发送或接收信号 l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道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 不同来区分,而是用不同的特定码型来区分,一个正 交的地址码相当于一个信道 lCDMA通信系统要有足够多的地址

6、码 l接收端用与发送端完全一致的本地地址码 1.3码分多址技术 lCDMA通信系统的容量是TDMA通信系统的46倍 lFDMA通信系统的20倍左右 lCDMA通信系统是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方案 l实际中:频分多址/时分多址(FDMA/TDMA)、时分多 址/码分多址(TDMA/CDMA)和频分多址/码分多址( FDMA/CDMA)。 1.4空分多址技术 l1.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实现: l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l采用自适应阵列天线,在不同用户方向上形成不同的 波束,迅速地引导电磁波沿用户方向发送 1.4空分多址技术 图6 空分多址 2分集接收技术 l分集接收技术是抗多径

7、干扰的有效措施之一。 l 2.1 分集接收技术的概念 l发送端,分散传输,利用多条路径来传输含同一信息 内容的信号 l“分”的方法有空间分集、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等3种; l接收端,是集中合并处理,对收到的多条路径信号进 行合理的合并以减小干扰的影响 l“集”的方面看,方法有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合并、等 增益合并以及开关式合并4种。 2分集接收技术 l2.2 分集技术 l1空间分集 l空间分集是在发射端采用一副天线,接收端采用多副 天线。 l空间分集的两种变化形式:极化分集和角度分集。 2分集接收技术 l2频率分集 l频率分集是将要传输的信号分别调制在频率不相关的 载波上发射出去 l3时间分集 l

8、将同一个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重复发射M次,只要时 间间隔大于相干时间,就可以得到M条衰落独立的分 集支路。 l时间分集与空间分集相比,优点是在接收端减少了天 线的数目,缺点是要占用时间资源,降低了效率 2分集接收技术 l2. 3 合并技术 l1最大比合并 l最大比合并是在接收端将M个分集支路经过相位调整, 并按适当的可变增益加权再同相相加后,送入检测器 进行相干检测。 l 2等增益合并 l最大比合并的增益加权系数不再随着各分集支路信号 的幅度变化而等于1时,最大比合并就是等增益合并 2. 分集接收技术 l3选择式合并 l选择式合并是将多个分集支路的接收机的输出信号送 入选择逻辑电路,选择其中具有

9、最大基带信噪比的某 支路的基带信号作为输出信号。 l最大比值合并方式改善信噪比最多 l其次是等增益合并方式 l选择式合并所得到的信噪比改善量最少 l所以最大比值合并是一种最佳合并方式。 2分集接收技术 l4开关式合并 l开关式合并是监视接收信号的瞬时包络,当本支路的 瞬时包络低于预先设定的门限时,将天线开关置到另 一条支路上,即通过切换发射天线的方法来获得合并 增益。 3组网技术 l3.1.移动通信网组网目的: l提供和固网的接口,把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移动用 户与固定网用户互相连接起来。 l3.2.移动通信网组网方式的选择 l覆盖范围广、频率利用率高、通信容量大、干扰小、 组网简单、投资少、

10、见效快等。 3组网技术 l3.3 移动通信网的制式 l 1大区制 l在一个地区内只设置一个基站,基站发射功率为200W 左右,覆盖半径约为3050km。 l2小区制 l将整个服务区划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分别设置 一个基站 l基站发射功率为一般为520W,覆盖半径一般为2 20km,最小可以到几百米。 3组网技术 图7 大区制移动通信示意图 3组网技术 图8 小区制移动通信示意图 3组网技术 l3.大区制与小区制的比较; l大区制优点: l组网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 l大区制缺点: l通信容量较小,一般只能容纳数百至数千个用户。 l小区制优点: l移动台和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小,相互干扰;提

11、高了频 率利用率,组网灵活 l小区制缺点:建网的成本比较高、需要频率切换(越 区切换),相应的控制交换功能就比较复杂。 3组网技术 3.4 无线区群的组成 1无线小区的概念 3组网技术 l2无线小区形状的选择 l无线小区采用正六边形结构是最佳选择 l正六边形构成小区所需的小区数最少,基站数最少, 也最经济,所需信道数最少,频率利用率较高。 l彼此邻接的单位无线区群无缝地覆盖整个服务区,构 成蜂窝状的网络,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网 3组网技术 图9 圆内接正多边形 3组网技术 l3种圆内接正多边形参数 3组网技术 l3单位无线区群的组成条件 l原则:防止同频干扰 l条件: l同属于一个单位无线区群彼此

12、相邻的正六边形无线小 区不能使用相同的频率,共用一个信道。 l分属于不同单位无线区群中,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无 线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同频复用)。 3组网技术 l问题讨论: l一个单位无线区群由多少个无线小区组成比较合适? l单位无线区群内的无线小区个数满足下例公式: lN=a2+ab+b2 la、b为0的整数,但不能同时为0,N为单位无线区群 中的小区数。 3组网技术 l小区数N的取值 3组网技术 不同的N值得到各不相同的无线区群形状,如图10所示 图10 无线区群 在何种条件下无线区群才可以同频复用? 问题讨论: 3组网技术 3组网技术 l3.5无线小区的激励方式 l1.中心激励 l无线

13、小区中的基站设在小区的中心位置,采用圆形辐 射的全向天线覆盖无线小区 l2. 顶点激励 l基站设在每个正六边形小区的3个顶点上,并且每个基 站采用3副辐射角是120的扇形定向天线 3组网技术 图11 无线小区的激励方式 扇区 一个无线小区分为3个扇区 3组网技术 l3.5 不同情况下无线小区的划分 l1用户密度不同时 3组网技术 图2-26 小区分裂 2.小区分裂 3组网技术 l3带状服务区 l服务区是狭长的区域,如铁路、公路、海岸等,则无 线小区需采用定向天线 l4直放站 l通常在适当的地方盲区建立直放站,直放站是具有小 型基站功能的设备 直放站 3组网技术 l3.6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

14、网络结构 l彼此邻接的无线小区无缝地覆盖整个服务区,构成蜂窝 移动通信网。 l移动通信网采用分层组织结构,一个移动通信网分成若 干个业务区 l若干个无线小区 一个基站区; l若干个基站区 一个位置区; l若干个位置区 一个MSC区; l若干个MSC区 一个业务区 l采用顶点激励方式,一个无线小区又被分成若干个扇区 。 3组网技术 图12 移动通信网的结 构 4 用户占用信道的方式 l4.1多信道共用 l1.动态信道分配法 l在对无线小区进行信道分配时,不是将某一组信道固定 配置给某一基站,而是信道的配置随移动通信业务量的 变化和分布情况而动态分配 l2问题与讨论 lN个无线信道供M个用户共用,

15、M和N的值取多少才比较合 适,即每个无线信道究竟分配多少个用户才算合理? l由话务量和呼损率来决定。 4用户占用信道的方式 l3.话务量: l话务量是度量通信系统通话业务量或繁忙程度的指标 l计算公式: A=C T lC:每小时内平均呼叫次数 l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 lT的单位是h,话务量A的单位是厄朗(Erlang)。 例1.如果一个用户1小时内连续地占用一个信道, 话务量就是1Erlang 例2:设在一个信道上,平均每小时有300次呼叫,平均每 次呼叫的时间为6min,那么这个信道上的总呼叫话务量为 : A=(3006)60=30(Erlang) 4用户占用信道的方式 4用户占用

16、信道的方式 l4.忙时话务量:是指每个用户最忙的那个小时的平均 话务量(A) l计算公式: A=CTK/3600 l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单位为s); lK:为集中系数,K=忙时话务量/全日话务量(24h)。 4用户占用信道的方式 l5.呼损率: l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损率。 l呼损率的计算公式: B=(AL/A)100%=(CL/C)100% lAL:损失话务量AL=AA0 lA0是呼叫成功而接通电话的话务量 lCL:呼叫失败次数。 l问题与思考:降低呼损率的办法 l减少系统容纳的用户数或增加信道数,这样会降低信道利用率,所 以在系统设计时,必须选择合理的呼损率,既要保持一定的服务质 量,又要尽量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4用户占用信道的方式 l6.每个信道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 l计算公式:m=(A/n)/A l系统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mn lA/n为每信道平均话务量。 l结论: l在一定呼损条件下,每个无线信道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 ,与信道平均话务量成正比,与用户忙时话务量A成 反比。 4用户占用信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