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6491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治疗的中外发展及临床应用【目的】探索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展望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中外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实施方法及治疗价值。【结果】音乐治疗对人体健康的维系,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对缓解肿瘤及术后疼痛、对克服心理障碍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结论】音乐治疗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音乐疗法在人们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人体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关键词】音乐治疗;机理;方法;临床应用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

2、usic therap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Abstract】Music is the production of human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Not only does music give people a feeling of aesthetics enjoyment, but it functions, to some extent, as a medical treatment. Music therapy is a newly developed interdiscipline incorporating

3、music, medic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of music therapy, its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it also forecasts the prospect of music therapy in our country.【Keywords】Music therapy; Mechanism; Methods; Clinical applications前言音乐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它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可以通过心理

4、和生理的作用,影响人的心身和行为。音乐的美的体验对于人类的健康、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音乐与人类的生存有着特别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音乐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个性发展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已被运用到医学治疗的领域。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音乐的审美体验解释为人类超越现实的生存需要之上的一种精神的需要,与人类的生存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崇高境界的修养。甚至包括一些重要的心理学家也有类似的观点,例如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把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一些包括性驱力在内的基本需要通过艺术创在和审美的形式得到宣泄或满足),马斯洛的人类需要

5、的层次说。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这种观点。很多音乐理论家也在强调,当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才会开始去追求包括音乐审美在内的各种精神层次的满足。但是,笔者在音乐治疗的临床经验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即使表面看起来与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并无直接联系的审美体验实际上都会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功能,而绝不是有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只是一种饭饱茶余之后的享乐而已。上述观点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人类早期和现存的非洲原始部落的生活中,在人们的基本的生存需要还远远没有能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的音乐活动。尽管这些音乐活动有很多看起来是和某种宗教活动有关,但是依然不能否认是,人

6、们首先在音乐中体验到了强大的美感和震撼力,然后才把它应用到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去的。人们注意到了在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很多动物在受伤或生病之后,都会本能地寻找和食用一些具有治疗功能的植物或食物进行自救。我们家养的狗、猫属于肉食动物,但也会定期的吃一些青草,以便有助于把胃里面的皮毛清理出来,这完全是出于动物生存的本能。早期人类大量地从事音乐活动,其实也是出于这种生存本能。人类在音乐活动中不断地体验音乐的美的震撼,从而不断地增加对生命力的积极体验,以便能够增强对痛苦,恐惧,压力和疾病的应对能力。所以说音乐对人类来说不是一种脱离生存需要的精神享受,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最直接的生存需要,因

7、为它可以直接地增强人类的生命力。目前,音乐治疗作为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应用于临床,丰富了防病治病的手段,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产生了许多心理疾病。通过音乐治疗方式对人精神压力的缓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产生的巨大帮助,使人们对这种治疗方式更加重视,也使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可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值得研究。本文着重探讨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作用机理、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并展望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第一章 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音乐治疗的出现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无论是外国还是我国, 我

8、们都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发现音乐治疗的思想元素, 音乐治疗源远流长。1.1 我国古代的音乐治疗另外,原始人类还利用音乐结合舞蹈来强身健体。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我国的原始社会传说中阴康氏族居住的地方,气候潮湿,水道淤塞成灾、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发育,因此人们就编制一种乐舞来锻炼身体。在我国, 对音乐神奇功效的认识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时主要以音乐作为养生、怡情的手段, 并逐渐发展为以音乐作为诊病、治病的一种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于音乐与人体及其疾病关系的论述和音乐疗疾的实例,便频频见于史籍中了。两千多年前,在中国第一部医书皇帝内经中,就有用心、肺、肝、脾、肾等五脏的生克关系,结合宫、商、角、微

9、、羽五音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人体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所作的论述。由于五音能够配属于不同的脏腑, 脏腑的机能状态也能通过五音、五声表现出来, 所以古人把五音、五声和脏腑的配属用于临床诊断。利用音乐治疗疾病最早见于内经, 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五音调治疾病的内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五音五行”的说法。大思想家孔子把音乐列为六门课程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第二门。他选编、整理出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诗经。孔子认为教育人“成人”有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乐教作为完成诗教与礼教的最后手段,通过乐教才能完善人的人格。孔子还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

10、乐。”把音乐作为陶冶人的性情和洗涤人的心灵的工具,通过音乐的作用来改变人的行为和习性。春秋时代秦国良医医和也曾论述音乐与疾病的关系,左传那公元年医和论乐中写道: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乎淫声,馅埋心耳,乃忘和平,君子勿听也。至于烦,乃舍也巳、无以生疾。君子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滔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微为五声。淫生六疾。”说明了听音乐、演奏音乐都必须有选择、有节制,才有益于身心,否则对身心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道理。两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云,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另有,三国著名文学家、养生

11、学家、音乐家稽康的养生论记载,西汉时的窦公年幼时不幸双目失明,整日郁郁寡欢,忧闷成疾。后来学会了弹琴,每遇不悦之事,即以琴抒怀,宣泄感情,调节心志。久之不但解除了病痛,而且还活到了高寿。魏晋时的阮籍在他的乐论中指出“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也。”至唐宋时期, 以音乐治病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宋代欧阳修曾说: “吾尝有幽忧之疾, 而闲居不能治也。受宫音数引, 久而乐之, 不知疾在体也。”金元时期, 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 善用音乐治病, 如“以针下之时便杂舞, 忽笛鼓应之, 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至明代, 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张景岳在类经附翼

12、中对音乐治病有专篇律原, 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清代医书医宗金鉴, 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 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明清时期,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渐被医家所重视。明张景岳类经图翼及清徐灵胎乐府传声等著作对音乐疗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古代的关于音乐与人体及疾病的关系的论述为现代音乐治疗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1.2 世界各国古代的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在外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原始时期,人类关于音乐治疗疾病的观念是通过巫术、迷信仪式反映出来的。例如:生活在西伯利亚一带的“撒满”(shaman),“撒满”其实就是巫医,这里的土著部落认为巫医可以通灵治疗疾病。“撒满”乞

13、求神灵通灵的方法就是音乐和舞蹈仪式。巫师对病人手舞足蹈一番,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并哼唱着怪异小调。当病人开始接受巫医术士治疗时,病人就开始对恢复健康产生了信心;在听到巫医术士哼唱的小调后,病人的内心又得到很大的安慰,心情变得舒畅。于是,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病情便趋向于好转,甚至痊愈。教士可以为病人向上天祈祷,也可以同病人一起唱圣歌,使病人的心灵在圣歌中得到纯净和安慰。无疑,这种平静和慰藉心灵的方法,十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此外,在基督教的圣经中,也记载了大卫弹奏竖琴驱除所罗门王体内的“邪恶精神”,治愈了他的忧郁症,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伟大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指出:忧郁的精神是魔鬼,音乐可驱除这

14、魔鬼。古埃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医学”。在四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也运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病痛,如“心灵瑜伽”等。从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20世纪欧美国家的文献中看到大量的关于音乐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论述、试验和报告,一些医生不断地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使用音乐。在古希腊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就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据说当他同时拨奏诗琴的两根弦时,可使箭伤的创痛减轻。古希腊人把音乐和医疗归属一个神来掌管,这不是偶然的事,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已经知道音乐和健康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懂得音乐对人类健康十分重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毕达哥拉斯要算是音乐治疗的先驱了。3亚里士多德通

15、过观察明确指出音乐治疗的价值,认为情绪失去控制的病人“在听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曲调后,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他们好象经历了一次医药治疗或洗肠治疗似的。”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音乐医学”的概念,认为音乐产生的情绪可能与声音以不同调式或音阶的组合有关。在他看来,“有用于医治心中情欲的旋律,有医治忧郁和内心病症的旋律,还有医治愤怒、生气、内心变化的旋律,还有另一种歌曲可以治疗人的色欲。”他把这称为音乐的“净化”作用,只要适当的欣赏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柏拉图精确地指出,音乐对人的影响通过三种方式:一、音乐能够驱策行动;二、音乐正如它能够破坏心理的平衡一样,也能够增强心理的平衡;三、音乐能够完全阻碍正常的

16、意志活动,致使人的活动成为无意识行动。同时柏拉图还认为,各种调式对听者的道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古希腊的学者们还发现有些音乐具有催眠的效果,有些音乐可以帮助消化。他们还知道,对于不同的病情,应选用不同的音乐来治疗。除了听音乐之外,他们还推荐以演奏乐器作为情绪发泄的出口,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推荐让那些破坏成性的儿童去摇有音乐性的拨浪鼓来发泄能量。但总的来说,古希腊人对音乐治疗的解释是通过听音乐而不是创作音乐来进行治疗的,它是一种通过人的心灵作用于人体的心理疗法,即当一种病症已经恶化的时候,古希腊医生用药恢复生理上的平衡,用音乐恢复心理上的稳定。 中世纪的欧洲人将音乐视为一种使长期的痛苦和忧郁得到缓解的精神体验, 并把伴随音乐疯狂地舞蹈当成治愈舞蹈病的唯一方法。文艺复兴时期, 许多爱好音乐的医生把音乐视为一种娱乐和焕发精神的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