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6352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03第3章热湿环境-1解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建筑技术科学系 1 B 基本概念与术语 B 得热的来源 B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与通过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3.1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3.2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B冷负荷与热负荷 4.1 基本原理,与得热之间的关系 4.2 负荷的计算方法 内容提要(三次课) 2 1. 基本概念与术语 3 建筑热湿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B 是建筑环境中最重要的内容 B 主要成因是外扰和内扰的影响和建筑 本身的热工性能 B 外扰:室外气候参数,邻室的空气温 湿度 B 内扰: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 热湿源 4 基本概念 B 围护结构的热作用过程:无论是通过围护

2、结 构的传热传湿还是室内产热产湿,其作用形 式包括对流换热(对流质交换)、导热(水 蒸汽渗透)和辐射三种形式。 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对流质交换对流质交换) ) 围护结构传热围护结构传热 传湿传湿 室内产热产湿室内产热产湿 辐射辐射 导热导热 ( (水水蒸汽蒸汽渗透渗透) ) 5 基本概念 B 得热(Heat Gain HG):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 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如果得热0 ,意味着房间失去热量。 B 围护结构热过程特点:由于围护结构热惯性的存在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与外扰之间存在着衰减和 延迟的关系。 得得 热热 潜热潜热 显热显热 辐射得热辐射得热 对流得热对流得热

3、 6 2. 得热的来源 (Heat Gain) 7 得热的来源 B与室内状态无关,只取决于热源的得热 J 室内产热与产湿,得热量热源发热量 室内设备与照明 室内人员 J 通过围护结构的空气渗透导致的得热 J 透过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得热 B与热源和室内热状态(空气温度、壁面温度 )都有关的得热 J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J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8 B 室内显热热源包括照明、电器设备、人员 J 显热热源散热的形式 辐射:进入墙体内表面、空调辐射板、透过玻璃 窗到室外、其它室内物体表面(家具、人体等); 对流:直接进入空气。 J 显热热源辐射散热的波长特征 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灯具、高

4、温热源(电炉等) 长波辐射:人体、常温设备 取决于热源的得热 室内产热与产湿,得热量发热量 9 室内产热与产湿(续) B 室内湿源包括人员、水面、产湿设备 J 散湿形式:直接进入空气 J 围护结构和家具会有一定的蓄湿功能 B 湿源与空气进行质交换同时一般伴随显热交换 J 有热源湿表面:水分被加热蒸发,向空气加入了显 热和潜热,显热交换量取决于水表面积 J 无热源湿表面:等焓过程, 室内空气的显热转化为潜热 J 蒸汽源:可仅考虑潜热交换 10 取决于热源的得热:人体散热散湿 B 请见第四章 11 取决于热源的得热 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 B 夏季:室内外温差小,风压是主要动力 B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

5、,热压作用往往强于 风压,造成底层房间热负荷偏大。因此冬 季冷风渗透往往不可忽略。 B 理论求解方法:网络平衡法,数值求解 J流体网络原理课程将介绍 J 参考文献:朱颖心, 水力网络流动不稳定过程的算法 ,清华大学学报, 1989年, 第5期 B 工程应用:缝隙法、换气次数法 12 网络平衡法原理 节点平衡:AG0 回路压力平衡:B P0 各支路和节点均编号。各支路和节点均编号。 网络关联矩阵网络关联矩阵A A元素元素 a aij ij : 由由 i i 点点到到 j j 点点为为1 1,反之为,反之为 -1 -1,无,无 关为关为0 0。 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回路矩阵B B元素元素 b bij

6、ij : 由由 j j 支路与支路与 i i 回路同向回路同向为为1 1,反之,反之 为为 -1 -1,无关为,无关为0 0。 13 通过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 通过围护通过围护 结构的显结构的显 热得热热得热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通过非透光围护结 构的得热构的得热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通过透光围护结构 的得热的得热 外表面对流换热外表面对流换热外表面日射通过墙体的导热外表面日射通过墙体的导热 两种得热方式机理不同两种得热方式机理不同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日射得热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日射得热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14 3. 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与通 过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3.1 通过

7、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3.2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15 非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 的太阳辐射热 B不同的表面对辐射的波长有选择性,黑色表 面对各种波长的辐射几乎都是全部吸收,而 白色表面可以反射几乎90的可见光。 B 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 率就越高,反射率越低。 反射反射 吸收吸收 16 太阳辐射在透光围护结构中的传递 吸收率吸收率 反射率反射率 透射率透射率 1 1 反射反射 吸收吸收 透射透射 17 太阳辐射在透光围护结构中的传递 B 玻璃对辐射的选择性普通玻璃的光谱透射率 0.8 可见光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 透射率透射率 , , 18 太阳辐射在透光围护结构中

8、的传递 B 将具有低发射率、高红 外反射率的金属(铝、 铜、银、锡等),使用 真空沉积技术,在玻璃 表面沉积一层极薄的金 属涂层,这样就制成了 Low-e (Low-emissivity) 玻璃。对太阳辐射有高 透和低透不同性能。 低透低透low-elow-e玻璃玻璃 19 low- e玻璃的透光选择性 一层low-e玻璃 一层普通玻璃 透射率透射率 反射率反射率 20 太阳辐射在透光围护结构中的传递 玻璃的吸收百分比玻璃的吸收百分比a a0 0 : : 21 太阳辐射在透光围护结构中的传递 B 阳光照射到单层半 透明薄层时,半透 明薄层对于太阳辐 射的总反射率、吸 收率和透射率是阳 光在半透

9、明薄层内 进行反射、吸收和 透过的无穷次反复 之后的无穷多项之 和。 22 太阳辐射在透光围护结构中的传递 B 阳光照射到双层半 透明薄层时,还要 考虑两层半透明薄 层之间的无穷次反 射,以及再对反射 辐射的透过。 B 假定两层材料的吸 收百分比和反射百 分比完全相同,两 层的吸收率相同吗 ? 23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Solar-air Temperature 太阳直太阳直 射辐射射辐射 大气长大气长 波辐射波辐射 太空散太空散 射辐射射辐射 对流对流 换热换热 地面反射辐射地面反射辐射 环境长波辐射环境长波辐射 地面长地面长 波辐射波辐射 壁体得热壁体得热 24 6060! 3535! 室外

10、空气综 合温度 Solar-air Temperature B考虑了太阳辐射的作用对表面换热量的增强,相当 于在室外气温上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 。是为了计算方便推出的一个当量的室外温度。 B如果考虑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 长波辐射: B 如果忽略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 的长波辐射: 25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Solar-air Temperature B 人们常说的太阳下的“体感温度”是什 么? B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B 高反射率镜面外墙和红砖外墙的室外空 气综合温度是否相同? B 请试算一下盛夏太阳下的室外空气综合 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多少? 2

11、6 B 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QL包括大气 长波辐射以及来自地面和周围建筑和其他物体外表 面的长波辐射。如果仅考虑对天空的大气长波辐射 和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则有: B 思考题 J白天有天空辐射吗? J试算一个夜间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多少? 天空辐射 (夜间辐射,有效辐射) 27 3.1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 的传热过程 28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B由于热惯性存在,通过围 护结构的传热量和温度的 波动幅度与外扰波动幅度 之间存在衰减和延迟的关 系。衰减和滞后的程度取 决于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 29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B 非均质板壁的一维不稳定导热过程: B 边界条件:

12、B 初始条件: t (x,0 ) = f (x) 内表面长波辐射内表面长波辐射 30 B 利用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简化外 边界条件: B 实际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 热量为: x=0 x= Qwall,cond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这部分热量将以这部分热量将以 对流换热和长波辐射对流换热和长波辐射 的形式向室内传播。的形式向室内传播。 只有对流换热部分直只有对流换热部分直 接进入了空气。接进入了空气。 31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B 板壁各层 温度随室 外温度的 变化 32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基本物理过程分析 B 基本表达式 B 板壁内表面温度 t 同时受室内气温、室内 辐

13、射热源和其它表面的温度影响,从而影 响总传热量 B 气象和室内气温对板壁传热过程的影响 比较确定,容易求得 B 内表面辐射对传热过程的影响较复杂, 涉及角系数和各表面温度 33 QQout out t t a,ina,in ( ( ) ) 室内其他内表面温度如何影响板壁 的传热? 尽管内表面对流尽管内表面对流 换热量换热量增加了,但增加了,但 QQout out 和 和QQwall,cond wall,cond却 却 是减少的。是减少的。 QQwall,cond wall,cond | | x x= = t t ( (x,x, ) ) t t a,outa,out ( ( ) ) QQwall

14、,cond wall,cond | | x x= = 如果室内辐射特别强烈如果室内辐射特别强烈 QQwall,cond wall,cond 34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基本物理过程分析 B 结论 J 即便室外气象参数与室内空气温度是确定的, 实际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进入到室内的热传导 量也是不确定的受其他壁面温度高低与室 内辐射热源方向的影响。 B 尽管通过围护结构的热传导量不确定,但 有时又需要用“得热”的概念,那怎么定 义通过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得热呢? 35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B 为了定义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HGwall,采用了 以下假定条件 J 假定除所考察的围护结构内表面

15、以外,其他各室内表面的 温度均与室内空气温度一致 J室内没有任何其他短波辐射热源发射的热量落在所考察的围 护结构内表面上,即Qshw0。 B 此时,通过该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就被定义为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主要反映了室外气象参 数和室内气温相对固定的影响,剔除了内表面辐射等 复杂因素的影响:HGwall = HGwall ,convHGwall,lw 36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内表面辐射导致的传热量差值 B 将内边界条件线性化,则可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将气象与室内 气温决定的得热部分与其它部分分离出来 t = t1 + t2 B 围护结构实际传热量与“得热”的差值为: B 如果室内各

16、表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且有短波辐射,则 Qwall是正值,即实际条件下通过围护结构导热传到室内的 热量小于上述定义下的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 气象与室温决定部分气象与室温决定部分 外加辐射外加辐射 造成的增量造成的增量 37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B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实际上 是一个假设的量量级上与“通过非透 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量”相当,但把受其 他壁面温度与室内辐射热源影响部分忽略 了,存在数值上的偏差。 通过非透光围护通过非透光围护 结构的热传导结构的热传导 通过非透光围护通过非透光围护 结构的得热结构的得热 VSVS ? ? 38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B 前者是考虑在内外扰动以及整个房间所有围护 结构相互作用下通过一堵墙体的实际传热量 B 后者是把一堵墙体割裂开来,仅考虑在内外扰 动作用下通过一堵墙体的传热量 J 目的在于把房间每一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