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270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 静电现象.flv 引入新课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电现象视频:(按图片即可观看) 过渡过渡: : 一 带电现象、带电体一 带电现象、带电体: 物体能够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的现象叫做 带电现象,带了带电现象,带了电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 二、带电方法:二、带电方法: 、摩擦起电摩擦起电; 、 接触带电接触带电 问题问题: :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电荷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电荷? ? ( (一一) )正负两种电荷正负两种电荷 动画实验一: (注意声音) ( (一一) )正负两种电荷正负两种电荷 正电荷正电荷: :用用丝绸丝绸摩擦过的摩擦过的玻

2、璃棒玻璃棒带带 的电荷的电荷. .用用 来表示来表示. . 负电荷负电荷: :用用毛皮毛皮摩擦过的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带带 的电荷的电荷. .用用 来表示来表示. . 自然界中只存在自然界中只存在正正, ,负负两种电荷两种电荷. . 问题问题: : 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 擦都会起电呢擦都会起电呢? ? + -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 + + + + + + + + + + + + +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3、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 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当两物体摩擦时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使正负电荷分开.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 的本领不同. 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摩擦起电的条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带电梳子 静电薄膜 静电使空铝罐滚动 静电将气球吸在黑

4、板上 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 二、起电方式: 2、电荷作用 三、电荷守恒定律 四、带电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元电荷:质子(电子)所带电荷量 3、检验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电荷总量变了吗? 电子的得失电子的得失电荷的转移电荷的转移电荷的重新分布电荷的重新分布 1、不能创造 2、不能消灭 3、只能转移 符号:Q=ne(n为整数) 五、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吸引小物体吸引小物体 验电器验电器同性排斥,异性相吸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作业验电器判断电荷验电器判断电荷电荷平分电荷平分作用判断电荷作用判断电荷起电方法起电方法 、两种电荷 作用: 一、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

5、荷互相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三三)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动画实验二: (注意声音) b何种电a检验带电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吸引轻小物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判断2)、用验电器检验 金属杆 金属球 金属箔 AB 若B球不带电, 则A球一定带电 若B球带电, 则A球不一定带电 AB A、B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验电器验电器 1 1、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2.工作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 我

6、们可以看出什么? 答:可以判断 所带电荷的多 少 做学案流程一:1.2.3.4.5。 (四)验电器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如下: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动画实验三: 第一节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1)电荷的种类: 正电荷与负电荷 (2)电荷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特点:特点: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实质:电子的得失 2接触起电:接触起电: 相互接触的物体带上电荷的现

7、象 特点:特点:两个两个相同金属球相接触,金属球平分剩余总电量; 不同金属球则按比例分配 实质:实质:电荷的转移 3感应起电:感应起电: 导体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特点:特点: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感应起电.swf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定律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定律 第一节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原子结构: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带正电(1.610 -19C ) 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1.610 -19C ) 3.电量(电量(q 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库仑C 2.基本电荷基本电荷(

8、(元电荷元电荷) )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单元。 e=1.610 -19C 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1 1、导体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善于善于导电的物体导电的物体 2、绝缘体: (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 不善于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导电的物体 注意: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3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按照电荷能否容易转移或通过,习惯上可以

9、把物体分成按照电荷能否容易转移或通过,习惯上可以把物体分成 几大类:几大类: 11电荷容易通过的物体电荷容易通过的物体导体,导体, 电阻率范围大约:电阻率范围大约: =10E-510E-4m=10E-510E-4m 22电荷不容易通过的物体电荷不容易通过的物体绝缘体,绝缘体, 电阻率范围大约:电阻率范围大约: =10E1010E22m=10E1010E22m 33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且电性质非常特殊的材料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且电性质非常特殊的材料 半导体,如硅、锗等。半导体,如硅、锗等。 电阻率范围大约:电阻率范围大约: =10E410E10m=10E410E10m 附录2: 超导 超导:

10、当温度降低到某特定温度超导:当温度降低到某特定温度TCTC时,时, 材料电阻变为零材料电阻变为零 的现象。的现象。 TC TC 被成为正常态和超导态之间的转变温度。被成为正常态和超导态之间的转变温度。 元素名超导临导临 界温度(K) 发现发现 年代 汞4.151911 铌铌9.21930 铌铌三硅17.1 1953 铌铌三锗锗23.21973 镧锶铜镧锶铜 氧48.6 1986 钇钡铜钇钡铜 氧78.51987 汞钡钙铜钡钙铜 氧1341993 二、起电方式: 接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摩擦起电: 摩擦使物体摩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带电的现象 等量的异种电荷等量的异种电荷

11、 电子的得失电子的得失 接触使物体接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带电的现象 相同金属球相同金属球 平分总电量平分总电量 电荷的转移电荷的转移 不带不带电导体在导体在靠近 带电体时,近端带近端带 异种电荷异种电荷, ,远端带远端带 同种电荷的现象同种电荷的现象 等量的异种电荷等量的异种电荷 电荷的重新分布电荷的重新分布 规律:规律: 实质:实质: 方式: 现象: 原因 + 范氏 起电 实验1 实验2 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电中性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 带失去电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 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 思考:玻璃无论与什么 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玻璃棒与毛皮摩

12、擦后带负电 吸引轻小物体的原因 丝绸 玻璃 毛皮 橡胶 + - B + 先吸引,接触后排斥 电荷的“量子性” 密立根油滴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 电荷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电荷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 “量子性量子性” ”,即任何带电体,即任何带电体 的电荷只能时某一基本单位的整数倍,这个基本单位就的电荷只能时某一基本单位的整数倍,这个基本单位就 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电子电荷电子电荷e e。质子的电荷与电。质子的电荷与电 子电荷的绝对值相等。子电荷的绝对值相等。 元电荷: 物体带电量: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单位C 四、带电量

13、: 元电荷就是电子? 电子带电量为-e 元电荷是电荷量的单位, 不是某电荷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 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 静电复印 避雷针防雷电 油罐车防静电 5、静电的应用 静电除尘 利用 避免 静电喷涂 原理原理: :吸引小物体吸引小物体 原理原理: :将静电导走将静电导走 第八节第八节 静电与新技术静电与新技术 一一.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 第八节第八节 静电与新技术静电与新技术 二二. .静电复印静电复印 第八节第八节 静电与新技术静电与新技术 三三.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 影片:影片:静电的利用静电的利用影片:影片:静电的防止静电的防止 第八节第八节 静电与新技术静电与新技术 形成静

14、电灾害的必要条件是:形成静电灾害的必要条件是:积累足够多的静电荷。 防止静电灾害的基本原则是:防止静电灾害的基本原则是: 1. 1.控制静电的产生,把产生的静电迅速引走以避免电荷积累; 2. 2.通过工艺控制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 避免静电积累的常用方法有:避免静电积累的常用方法有: 静电接地、增加湿度、非导电材料的抗静电处理等。 ( (五五) )静电的利用静电的利用 动画实验六动画实验六: :静电喷漆静电喷漆 -+ 例: A斥B, B吸C ?- 由作用判断电荷种类由作用判断电荷种类 验电器判断电荷种类验电器判断电荷种类 + AB 用什么可以使B带正电? 用什么可以使B带负电? 接触起电起电 感应起电感应起电 起电方法起电方法 + AB 演示实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AB qA=-1.010-10CqB=+4.010-10C 例:求A、B两金属球完全相同,带电量如图,将他 们接触后放回原位,求接触后A、B两球的带电量? 电子向哪边转移,转动了多少? QQ AB 电荷的中和: 中和是不是电荷消失? 电荷平分电荷平分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