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口才艺术(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5353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口才艺术(3)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实用口才艺术(3)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实用口才艺术(3)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实用口才艺术(3)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实用口才艺术(3)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口才艺术(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口才艺术(3)(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么丰富的表情与手势 信息总量7言辞38声音55 表情。55的表情这从一个层面上 强调了态势语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 身体语言的作用 身体语言揭示人的内在世界比语言表达的 更真实、更可信。 身体语言可以展示我们自己,消融我们之 间的距离;身体语言可以透露出人的诚实 度;身体语言的交流比语言更加含蓄、微 妙、可信。 第三章 态势语言 态势语又叫“体态语”,是指交谈 者或演讲者以身姿、手势、表情、目光 、服饰等手段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 无声语言。 具有补充、强化口语信息,沟通、 交流情感,调控交际活动,增加表达的 生动性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 。 情景一 你去一位领导办公室

2、办事,推开房 门,见他双臂交叉于胸前,面部表情十分 严肃,正在房内低头快速地踱步。这些无 声语言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你应该怎么办? 体态语言包括这几方面内容: 面部表情 手势 姿态 仪表 一、表情语 表情即内心情感在面部上的表现 ,。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相互沟通的 形式之一。 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 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表情贵 在四个字:自然,真挚。 面部表情 脸上泛红晕:羞涩、激动 脸上发青发白:生气、愤怒或惊吓、紧张 皱眉头:不同意、反感、烦恼、强忍盛怒 扬眉毛:兴奋、喜悦、欢乐、庄重 嘴唇半开:疑问、奇怪、惊讶 嘴唇向上:善意、礼貌、喜悦 嘴唇向下:痛苦悲伤、无可奈何 嘴唇撅着

3、:生气、不满意 嘴唇紧绷:愤怒、对抗、决心已定 面部表情整体要求: 自信、精神、大方、得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目光是交流的基础-看对方 看对方是一种尊重 看对方是一种自信 看对方是一种重视 目光交流的三个要求:看对方 敢看 . 我到底怕什么? 要看 . 看是一种素质! 会看 . 掌握必要的方法。 1、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2、注视时间要适当。 3、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4、注视的方向要合宜。 视线的角度 平视:平等 仰视:尊重、敬畏 俯视:羞涩、轻视、关切 正视:严肃、庄重、平和 斜视:看不起、失礼 注视的方式 正视:表示认真、尊重 凝视:表示关注、恭敬 盯视:表示出神或挑衅 虚视:不专注或

4、不集中 扫视:表示好奇、吃惊,或照顾到全体,一视同仁 环视:表示认真,重视。适用于同时与多人打交道 ,表示自己一视同仁 无视:即闭视,表示疲惫,反感,生气、无聊或者 表示特定的意义 (一)正视 要求演讲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 统摄全场,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 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 在此基础上适当变换视线,照顾到 全场听众。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听 众都感到“他是在向我演讲”,从而 引起注意。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保 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 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 (二)环视 要求演讲者的视线从会场的左 右前后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 全场,与全体听众保持眼光接 触,增强双方的情感联系。 在前视法的基础

5、上,辅之以环 视法。能收到良好的控场效果 。 (三)点视 偶尔进行,要求演讲者的视线,有 重点地观察个别听众或会场的某个 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 这种方法对于专心听讲者,可以起 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对于未专心听讲者,可以起到批评 、制止的作用。 (四)虚视 就是似视非视,演讲就需要这种 虚与实的目光交替,“实”看某一 部分人,“非”看大家,演讲要作 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克服演讲者的 怯场心理,显示出彬彬有礼、稳 重大方的神态,还可以把思想集 中到演讲内容上来。 (五)闭目 演讲时要求演讲者以短暂的闭目来 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 闭目法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可

6、以用短暂的闭目,表示对 为国捐躯者的哀悼,或表示对卓有 贡献者的敬佩。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用语言可以 表达的内容; 一个不能运用目光沟通的人不会是个 高效的交流者; 每日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寻找 不同心态的目光。 二、微笑是你最美的表情 微笑,其本质就是爱 学会微笑,就是学会爱。 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请记住: 纵然伤心,也不要悉眉不展,因 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二、手势语 是指交谈者或演讲者运用手指、手 掌、拳头、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 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 法国大画家德拉克洛瓦也曾指出: “手应当像脸一样富有表情。 手 势 区 域 上区:肩部以上 中区:肩至

7、腰部 下区:腰部以下 上区: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 ,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一般表示 积极肯定的意思。 中区:多表示叙述事物和说明事理,一般不 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下区:一般表示憎恶、反对、批判、失望等 ,手势向外、向下(手心也向下),一般表示 消极否定的意思。 手势语 情意手势 指示手势 象征手势 象形手势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握手的礼节 握手最标准的时间是3至5秒钟,时间太 长或太短都是不礼貌的。而且握手时还要稍 微用力,表示你 的真诚,但是力量不能太大 ,以至于把别人弄疼,这就不好了。 何时要握手? 欢迎与道别 祝贺与感谢 高兴与问候 理解与慰问

8、握手方式 相距1米处,双腿 立正,上身略向前倾 握手的禁忌 拒绝他人的握手 用力过猛 交叉握手 戴手套握手 握手时东张西望 1、大小适度 2、自然亲切 3、恰当适时 4、简洁准确 手势禁忌 手势的要求 1、忌当众搔头皮、掏耳朵、剜 眼屎、抠鼻孔、剔牙齿、抓痒痒、摸 脚丫、咬指甲等。这些动作会令学生 极为反感,严重影响形象与风度。 2、咬指尖、端胳膊、抱大腿、拢脑袋等 等,也都是应当禁止的手势。 3、不要用手指点别人,用手指指点他人 的手势是非常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4、忌交谈时指手画脚、手势动作过多过 大。 5、习惯性的小动作。 6、无意手势,压手指并发出响声。 7、不当手势,谈及自己

9、时用拇指指自己 的鼻尖或胸口,说及他人时用手指点他人,清 点人数时用手指对着人群一下一下点数等。 三、姿态语 姿态语是通过人身体的各种姿态传神、传情、 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与口 语表达密切相关的姿态语有坐姿语、立姿语和 行姿语。 俗话说“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还有句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些都是 强调人们在交际时应有正确的姿态语。 人的动作与姿态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教养 的 外在体现。 (一)站姿语 立姿语是指通过站立的姿态传 递信息的姿态语。不同的立姿 给人的印象不同,也传递出不 同的信息。站立时,脊背直立 ,胸部挺起,双目平视前方, 表示愉悦、自信;弯腰躬背的

10、立姿是精神不振或意志消沉的 表现。 站姿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姿 势,是一种静态的美。良好的 站姿应给人挺、直、高的感觉 。 应避免的站姿: (1)身体抖动或晃动。 (2)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中。 (3)双臂交叉抱于胸前,双手或单手叉腰 。 (4)双腿交叉或分得很开站立。 (5)靠墙或靠桌站立。 (6)站立时手中玩弄小物品。 (7)身体弯曲,含胸驼背,腹部挺起。 (二)坐姿语 坐姿语是通过各种坐姿传递信息的姿态语。不 同的姿势传递出不同的信息。如男性微微张开双 腿而坐,是稳重、豁达的表示,将一条腿架在另 一条腿上,即跷起二郎腿的坐姿,则表示轻松、 自信;女性并拢双膝而坐,是庄重、矜持的表示 ,双腿交叉

11、又配合交臂的坐姿,则表示自卫、防 范。 良好的坐姿应是像钟一样端庄不斜,给人一 端庄、舒适、高雅的感觉。 坐姿的规范 (1)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 裙摆,而后入坐。 (2)可能的情况下,应从左侧入座。背对 座椅,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坐下,然后右脚 与左脚并齐。 (3)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 微收下颌。 (4)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 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 (5)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 (6)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 (7)坐满椅子的23,脊背与椅背保持 一拳左右距离。 (8)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 (三)走姿语 行姿语是通过行走的姿态传

12、递信息的姿态 语。行姿语的一般要求是:自然、轻盈、矫健。 自然而不别扭、轻盈而不笨拙、矫健而不迟钝, 是一种动态的美。 走姿的规范 (1)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 微收,面带微笑。 (2)挺胸、收腹,使身体略微上提。 (3)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双臂以 肩为轴自然摆动,尽量保持双肩水平。 (4)步幅不要太大,速度适中。 (5)行走时双脚尽量走在一条直线上。 四、服饰语 服饰语是通过服装、发型、饰物及化妆等 传递信息的姿态语。在人际交往中,衣着 整齐,服饰得体,不仅会给人留下美好的 “第一印象”,而且会让自己产生良好的 “自我感觉”,提高自信心,从而使自己 在口语交际中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