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人物》甘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5317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修《人物》甘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历史选修《人物》甘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历史选修《人物》甘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历史选修《人物》甘地.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历史选修《人物》甘地.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选修《人物》甘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人物》甘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的主要事迹; 2、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圣雄一词源于梵语的敬语 ,原意是“伟大的灵魂”,意为 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甘地(18691948)印 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在印 度被尊为“圣雄”“国父” 。为争取民族独立,领导“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为 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 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 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 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 时年79岁。 2013年1月30日,印度新德里,纪念甘地遇刺65周年活动举行 北京朝阳公园的 圣雄甘地铜像 甘地雕像(纽约)甘地雕像(伦敦) (一)

2、出生: 1869年出生于一个虔诚信 奉爱、不杀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 教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把”逢恶报以善,用德 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从祖父开始他的家 庭开始弃商从政。 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 成历程) (二)童年:小时候的甘地曾偷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 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 掉,再还給哥哥钱),他把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紙上交给 父亲,愿意接受惩罚,当时甘地的父亲读后泪流满面,竟原谅 了他,甘地也感动地哭了- 第一堂“非暴力”课 (三)青少年时期: 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 种姓界限分明的社会,

3、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 高等教育。 18岁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受基督教圣经中 “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影响。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 印 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 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四)(1893-1914年)作为律师应邀在南非工作 1、第一次感受种族歧视,萌发从政念头。 1893年4月,甘地应聘到南非去协助处理一桩债务纠纷。月, 他踏上了南非的土地,登上了开往比勒陀利亚的火车。在火车上 ,发生了一件他称之为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的事 情:一位白人冲进他乘坐的头等车厢,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 他拒绝了,对方将警察喊来,强行将他赶下火车

4、。就在此时,甘 地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今以后,莫汉达斯甘地将 坚决抵制种族歧视。 2、结合印度教、圣经、古兰经 的思想,并阅读托尔斯泰等著作,主张 以仁慈改造人类,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非 暴力主义的思想,并创造了非暴力抵抗 的斗争形式,称“萨特亚格拉哈”(意 为坚持真理) ,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 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 印度人的法律。(1909年,出版印度 自治,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五)1915年回国 苦行游说,倡导土布运动,进一步提高他 在国内的政治威望和影响. 甘地的人生结局 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 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5、。 洒满花瓣的圣雄遗体在火化前一洒满花瓣的圣雄遗体在火化前一 刻供人瞻仰刻供人瞻仰 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前往参加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前往参加 甘地葬礼甘地葬礼 印度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主要宗教有印 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等。宗教对印度社会 、文化及国民的生活有深刻的影响。 根据20世纪70年代数据,印度教徒占82.7,穆 斯林11.2,锡克教徒1.89,佛教徒0.7,耆那 教徒0.47,波斯袄教徒0.4。 甘地被刺 德里的印度教寺庙 德里的贾玛清真寺 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内容: (1)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 (2)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 (3)政府官员

6、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4)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等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两部分: 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非暴力抵抗”; “不合作与非暴力乃是同 一棵树上的分枝,同属非暴 力抵抗的根本,是我的立场” 甘地 问题探究1:请结合材料提炼出甘地“非暴力思想 ”的主要内容。 材料2: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 施加暴力。 甘地 材料3: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 手但绝不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 尊敬之心。 甘地 材料1: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 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 ,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

7、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 类的残暴侵害。 甘地 坚持真理自我牺牲 非暴力 爱的感化 仁爱 非暴力的不服从 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运动背景: (4)甘地凭借极高政治威望,成为国大党领袖, 并贯彻“非暴力”思想于实践。 (1)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2)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要求摆脱 殖民统治和改变政治无权地位; (3)英国在印度制造种姓间的矛盾,并采用镇压 和欺骗相结合的两面政策; 根本原因 时代背景 文化背景 成长经历 自身学养 (印度教的影响) (英国求学、南非反种族歧视斗争) (丰富法律知识、阅读名著、基督教影响) 问题探究2:请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甘地“非暴

8、力思 想”形成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 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3、运动的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过程: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 直接原因:1919阿姆利则惨案 爆发:三步走渐进 放弃头衔和名誉职位; 抵制机关法院学校; 抵制英货,抗税 结束: 1922年惨案,停止,走向低潮 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 直接原因: 经济危机,英国压榨和掠夺,加剧矛盾 爆发:1930年“食盐进军” 结束: 释放甘地,允许沿海煮盐; 停止不合作运动 第三次:二战后的新发展 原因: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过程: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

9、印度”,发出不合作号召 结果: 1947年,“蒙巴顿法案”,印巴分治,独立. 特点: 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 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19461946年年6 6月月6 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 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 1945年10月15日甘地给尼赫鲁一封信: 首先我要写的是咱们世界观的不同,假如这种不同是根本的, 那么我感到应该让公众知道,将它保密对我们争取自治的任务是有 害的。自从1908年我写了那本书(指印度自治),我所得到的 经验证实了我信仰的真理性。因此,如果我处于孤立我是不在乎的 ,因我只相信真理。 我深信,如果印

10、度一定要得到真正的自由,那么或迟或早这一 事实必定为人所认识:人们必须居住在农村而不是城镇,住在草屋 而不是宫殿。 我坚持认为抛弃真理和非暴力,人类只有毁灭, 我们只有在朴素的农村生活中,才能认识真理和非暴力,而朴素生 活只能在手纺车中才能最好地建立起来。 我还要说些我在印度自治中未曾说过的话,我赞成现代科学 ,我梦想中的农村生活只留存在我的脑中,每个人都应生活在他梦 想的世界中。没有任何理由接受这样的赞颂,尽管我想活125 岁为印度服务,我必须承认我现在是一个老人了。相比之下,你比 我年轻得多,因此,我已经提名你为我的继承人,我的继承人也应 了解我,我才能满意 1945年11月13日甘地给尼

11、赫鲁信: 从昨天的谈话中我的印象是我们之间的观点没有太大的分歧,为 了证实这一点,我写下如下的摘要,如有不妥的地方请纠正。 1,按你的意见,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给人们带来最高的知识、经 济、政治和道德发展,这点我完全同意。 2,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人应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3,也就是说,城乡人民之间在衣食住行及其生活条件上应该平 等。 4,人生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人都不能骑在别人的背上, 社会的基本单位应是自给自足、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合作的村社。i 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指导思想:甘地主义 (1)哲学思想 : 坚持“真理”(和平)、宗教泛爱观( 印度教) (2)政治主张 : 非暴

12、力革命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 (3)经济思想 : 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4)社会思想 : 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核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6、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A.积极性: 1)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争取印度的独立, 在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2)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经济收入锐减; 3)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当 时具有进步意义; 4)符合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要求,使民族独立运 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为1947年印度的独立奠定了 基础。 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6、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B.局限性:

13、 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1)多次用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 (2)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 众的暴力斗争,导致运动几度中止; (3)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 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影响了民族独 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甘地的评价 1、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 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印度民族资 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2、甘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民族 独立运动,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 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 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和“国父”; 4、甘地品质:仁爱、坚

14、持真理、自我牺牲、 非暴力的不服从。 3、但甘地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其 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 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1)英国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甘地主义提倡 采用和平方式拯救印度,虽能取得一定成效, 但却不可能使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掠 夺。 (2)手工纺织不能从根本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却会使印度更加落后,对印度本国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也是不利的。 (3)印度种族矛盾、宗教矛盾尖锐复杂,和平 方式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课下问题整理 评价甘地主义 是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指导思想 。 1)有利于团结不同种姓

15、、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 的人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 结; 2)用“非暴力”限制、防范群众斗争,反映了印度民 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体现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 利益要求。 3)其经济思想并未将英国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物质 文明分辨清楚,虽使英国经济收入锐减,但不利于 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次 (1919-1922) 第二次 (1929-1930年) 第三次 (二战后) 原 因 经 过 基拉法特会议:第一次 提出“不合作”主张。 三步走: 1930年“食盐进军”甘地提出“英国退出 印度”主张 结 果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即甘地“非暴力”思想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 “罗拉特法”、 阿姆利则惨案(导火线) 1929年经济危机,英国在 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二战后,英国殖民势力 的衰弱; 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1)不合作运动打击 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抵 制了其经济势力的侵略 。 (2)1922年发生乔里 乔拉村暴力事件后,甘 地宣布终止运动。 相互妥协:甘地改变不 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 运动;殖民当局释放政 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 盐。 二战结束后,英国 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提 出蒙巴顿方案 ,印度分为印、巴 两个独立的国家) 材料一: 当政府保护你们自尊心的时候,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