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5026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新闻事业史八德国(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的4月3日 n1905年4月3日邹容死于上海狱中 1924年4月3日美国 影星马龙-白兰度出生 青年时期的 马龙-白兰度 马龙-白兰度获第27届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在江边(1954) 马龙-白兰度获第45届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教父(1972) 1937年4月3日江苏 法院对“七君子”提出公诉 救国会主要领导人(左起前排)沈钧儒 、史良、王造时、沙千里等参加上 海各界群众的示威游行 沈钧儒在狱中, 自书“还我河山” 以明志 1943年4月3日延安整风运动 开始转入审干肃反阶段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转入审干肃反阶段 1963年4月3日中国击落 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被击落的美国无人驾驶高空

2、侦察机 1992年4月3日全国 人大批准三峡工程 三峡风光美如画 三峡水利枢纽鸟瞰图 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八章 第一节 早期报业的发展 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 出金属活字印刷术,很快用于 新闻传播。 古登堡和最早的印刷品 (15世纪中叶) 15 世 纪 德 国 的 印 刷 作 坊 建议阅读 :近代西 欧印刷媒 介研究 项翔著 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 年版 定价10元 近代报刊产生的标志,是定期刊物的出现 。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 1、1609年,德国境内出现两种周报:沃尔 芬比特尔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以 及斯特拉斯堡的报道。 2、1615年,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法兰

3、克福报,因每期有数条新闻,被视为世 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艾莫尔也被视为 德国报业之父。 3、1650年,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 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 报。 4、1670年到1790年,德育地区先后出版 3494种期刊,超过同期世界其他地区出 版的期刊的总和。 这是 1937年 夏,毛泽 东、朱德 与史沫特 莱(右) 在一起。 思考题 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于德国 ?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是1609年在德国出版发行 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周报和报道周 报。世界上最早的日报是1605年在莱比锡创办的 新到新闻。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和日报出现在德国的原因 有二: 一是技术原

4、因,由于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 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为报纸印刷提供了技 术条件; 二是环境条件,由于国家的分裂,长期的战争和 黑暗的专制统治,德国到16世纪末是欧洲封建势 力最薄弱的国家。这就为报纸的自由出版创造了 好的环境。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总况:十七八世纪后德国报刊发展的步伐比美、英、 法等国迟缓,原因如下: 17世纪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经济远比 英法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国报业的发 展。政党报纸(包括资产阶级各党派的报纸和社会民主 党的报纸)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政府规定报纸出版前必 须由教会或地方官检察。后威廉一世更加强了报业的 管制,只允许官方报

5、纸发行,而不允许民间报纸的出 版。除了官办的广告报外,其他出版物一律不得刊登 广告。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控制 了其他报纸的经济来源。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一百 多年,成为报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1、总汇报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纸 。 1798年出版商科塔在杜宾根创办。1810年后在 奥格斯堡立足,故又称奥格斯堡总汇报。 出版到1882年。 该报大量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消息,新设 了一定的民主主义倾向。后进一步扩大报道面 ,聘请名家撰稿。尽管报纸的政治倾向随形势 的发展有种种变化,但在欧洲革命风暴中,该 报以消息及时、内容丰富著称于德国。 恩格斯曾将它称作德国的泰

6、晤士报。 2、莱茵报 德国资产阶级三四十年代革命浪潮的舆论中心。 1842年1月,在德国莱茵地区科伦市创办。是一份资产 阶级民主派报纸。全名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 报。马克思参加了报纸的筹备,曾任撰稿人和编辑 。从1842年10月起担任实际上的主编。 该报揭示了一些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并对普鲁士的 官僚制度、政治措施进行了有利的抨击。由于马克思 领导的莱茵报具有革命的民主主义立场,矛头常 指向普鲁士王国的根本制度,因为一再遭检察官挑剔 。并于1843年4月被查封。 莱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是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 响的资产阶级反对派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 刊的先声。 法庭上的胜利 1849年

7、2月上旬,普鲁士当局以“侮辱和诽谤罪” 传讯莱茵报主编马克思和编辑恩格斯,在科隆法庭上,马克 思以有力的证据,详尽地驳斥了反动派的诬蔑,法庭不得不宣布 马克思等人无罪。 (油画)李天祥 赵友萍作 对 莱茵 报 的封 锁令 3、柏林日报 德国第一份廉价报纸。1871年由报业主莫斯创 办。 创办背景:德国的统一、封建壁垒的消除位报业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统一后,工业革命 逐步兴起,传播技术日趋成熟。 创办意义:廉价报纸以社会新闻、娱乐材料和 广告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下层为对象,形式生 动活泼,价格低廉。由于完全实行商业化经营 ,因此被认为是德国资产阶级报业从近代向现 代过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8、002年巩俐情史上头条柏林日报大篇 幅介绍巩俐影艺生涯及感情历程 柏林日报:中国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5日) 2006年7月4日,南京的高温上了柏林日 报头版头条 2006年8月,德国柏林日报曾在头版头 条报道过中国上海小面包在绕了半个地球 后畅销德国的消息。 德国柏林日报( 2007年12月)3日评 论说,太空漫步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东方 红一号”、“载人航天” 、“嫦娥一号”之后 的第四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国家实力不断 增长的标志。 德批准当地主要报纸 柏林日报被英美公司购并 新华网柏林(2005年)11月25日电(记者张碧 弘)负责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工作的德国联邦卡

9、特尔办公室25日批准一英美投资媒介购并德国 首都主要报纸柏林日报及其一家小报的申 请,从而开了外国人拥有德国报纸的先河。 联邦卡特尔办公室以购并活动不会导致其在相 关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为由,为Mecom投资公司 购并柏林日报集团开了绿灯。但是这一消 息引起了柏林日报员工的忧虑,他们担心 新主人将会采取裁员的方式降低成本。 联邦卡特尔办公室认为该项并购不会导致柏 林日报在相关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但是这一 消息引起了柏林日报员工的忧虑,他们担 心新主人将采取裁员的方式降低成本。 4、新莱茵报 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创办背景和经过: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时,马克思和恩格斯 先后来到巴黎,为

10、未来德国革命进行舆论上的 准备。 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贯彻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 国的政治纲领,领导分散在各地的盟员的斗争 ,马、恩决定在德国创办大型日报。 1848年6月1日这份大型日报正式出版。为了继 承莱茵报的革命传统,又表示两者之间的 区别,所以定名为新莱茵报。 新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但为了团结更多的 人,这份报纸在刊头上标出“民主派机关报”字样。 编委会由八人组成。马克思任主编,恩格斯为他的助手 ,实际上的副主编。两人除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和发行工 作,还经常为报纸撰稿。 马克思领导编委会的工作有两大特点:一是器重编辑们的 才华,科学分工,用其所长;二是要求边界们几座报纸 工作,又参加社

11、会活动,把办报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 新除周一外,每天出版。十分重视新闻的时效性, 遇到重大消息出号外。发行以订阅为主,也有零售。 发行中的最大困难是经费。马克思为这份报纸一贫如洗 。 1848年9月,报纸一度停刊。后随革命新高潮的出现,又 复刊。 由于编辑部人员遭到迫害,马克思等人被莱茵省警察厅 驱逐,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 宣传内容: 新是适应德国革命的需要创办的。它始终不渝地 宣传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规定的革命纲领和路 线:对内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 争。这是德国革命的两项基本任务,因而也是新 宣传内容的两个基本方

12、面。 此外,新还针对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阻挠纲领贯 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报纸阐明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对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意义,指出无产阶级一定 要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争取革命的领导权, 为把这场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遗憾的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还没有足 够的力量领导德意志的统一,而资产阶级依然软弱无 力,统一德国的领导权最终还是落在了普鲁士手中。 宣传特色: 第一、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原则性: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坚决维 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策略性: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第二、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 新通过各种渠道

13、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建立广泛 而灵活的通讯员网;重视读者来信;编辑部成员直接 参加群众活动。 第三、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新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它的每一篇文章、 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浓缩着 强烈的爱憎。 新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特别是对敌的讽刺 揭露,更是犀利无比,战斗力极强。 1848年6月1日,由马克 思担任主编的新莱茵 报在科隆出版。 新莱茵报 编辑部成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在普鲁士反动当局的迫害下,新莱茵报被 迫停刊。1849年5月19日,该报用红色油墨印 了最后一号。诗人费莱里格拉特应马克思请求 ,写了一首诗作为新莱茵报的告别词。诗 中写道

14、: “别了,但不是永别, 他们消灭不了我们的精神,弟兄们! 当钟声一响,生命复临, 我将立即披甲返程! 我这个被放逐的叛乱者, 作为一个忠实起义的于人民的战友, 将在多瑙河畔和莱茵河边, 用言语和武器参加战斗!” n新莱茵报 最后一号的第 一版 5、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n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以1848年的新莱茵报为界,可以 划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 n第一阶段(1848年以前) n作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核心是自由 报刊理论。 n马克思认为,报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总裁力量,即 社会的“第三种因素”。他进而指出,报刊应当是政治因素,而非官 方因素,不以官

15、方意志为出发点;是市民的因素,但不直接和个 别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 n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赞美出版自 由,追求出版自由,并把自由报刊看作是社会的仲裁力量,这与 上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主张是十分接近的。 n马克思还认为,要想完整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各种报刊需要 配合和补充。因此他提出应当允许各种报刊独立自主地发展,允 许它们有自己的报道方面,不要压制人们的精神自由。 n第二阶段(1848年以后) n随着各国工人运动的成熟,马、恩也有革命的 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马恩早期的自 由报刊思想也随之为无产阶级党报观念所取代 。 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 n马恩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必须遵循以科学共产 主义为指导的党的政策纲领。必须坚持党的立 场、宣传党的策略纲领、贯彻党的路线。 n关于报刊的使命: n马恩认为,报刊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 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 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 喉舌。 n关于报刊的作用: n马恩认为,报纸最大的好处是它每日都 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 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 和人们的日刊发生不断地、生动活泼的 联系。同时,杂志能更广泛地研究各种 事件,详细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 基础的经济关系,剖析正在进行斗争的 各政党的性质,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