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714738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议论文(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要目】 一、为什么要写好议论文 二、中学生能否写好议论文 三、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四、考场议论文评分标准 五、考场议论文失误例举 六、论点的提出、分解、创新 七、如何让主题更深刻 八、论据的修剪与充实 九、议论文中情感的力量 一、为什么要写好议论文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生活的需要。 其次,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必须拥有 并提高的一种能力。 最后,最“势利”的原因,就是高考的 要求江西省已经明确要求“必须写议论 文”。 二、中学生能否写好议论文 其实,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 书生们写的就是议论文。 就写作的“效果”来说,议论文还是很可爱的。 阅卷场的要求与氛围,也使得评卷老师 对议论

2、文的评阅更有自信一些,因而也会更 加“衷情”一些。 文凭与水平 文凭是一个人学历高低的标志,当然可以作为判断其人数平高 低的依据。但是,切切不可把文凭与水平等同起来,也就是说, 在文凭与水平之间不能画等号。 首先,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我们知道,文凭代表一个 人的学历,标志着他受教育的程度。一般来说,学历高的人学识 要渊博一些,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同等学历的人,水平仍也有高 低之分,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学生,水平也有很 大的差别。另外,文凭作为一个人学历的凭证,它只能代表理论 知识,却不能代表实际能力,而实际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 不可或缺的条件。理论学得再好,实际能力不行,那也

3、只能是茶 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没有实用价值的理论,也就不能称之 为有真正的水平。况且,有些人的文凭来路还可能是不清不白的 ,君不见骗文凭者有之,投文凭者亦有之,那偷来的、骗来的文 凭又怎么能代表其人的水平呢? 众所周知,“连升三级”的张好古被主考官误为魏忠贤的亲戚 而得了个“榜眼”,这“榜眼”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个高级“文 凭”了,可他实际是个草包,有“文凭”而没有水平。当前, 在各种各样的为弄文凭的考试中,某些腹中空空的人为了弄张 文凭,不择手段地弄虚作假,在考场上偷看他人试卷、相互传 递“情报”的不乏其人,更有甚者,本人连考试都不参加,干 脆请人代考。这样的人有文凭,我们能说他有水平吗?回答当

4、 然是否定的。 其次,有水平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凭。当然,水平高的人,一 般来说学历也要高些,但也不全如此。一个人的学识水平,不 知反映在文凭的高低上,主要还是反映在实际能力上。有些人 很有水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拿到文凭。那些自学成才者 ,水平是肯定有的,文凭却未必有。因此,不能仅仅凭文凭来 判断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很多有成就的伟人就没有文凭,或者 没有与他们的水平相当的文凭。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领袖、新 中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同志就只有一张中师文凭。 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真实水平是绝非一张中师文凭 所能代表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当年连初中都未毕业,可我 们却不能否认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中国十大杰

5、出青年” 之一的魏书生仅有初中文凭,我们却不能说他没有水平。还 有,美国总统林肯,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可他却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你能说他没有水平吗?世 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仅上了三个月学,根本没有什么文凭 可言,可我们更不能说他没有水平。没水平的人能成为“发 明大王”,能有一千项发明吗?可见,没有文凭却有水平这 是大有人在的。试想,要是把文凭与水平等同起来,那么伟 大领袖毛泽东、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十大杰出青年”魏书 生、美国总统林肯、“发明大王”爱迪生这些文凭不高的伟 人不都成了没水平的人了?而张好古之流到倒成了有水平的 人了,这显然是荒谬的逻辑。 所以说,文凭不等于水平

6、,在文凭和水平之间不能画等 号。 三、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我们结合吴晗的谈骨气 来探讨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 谈 骨 气 吴 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 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 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 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 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 须认识清楚。但是

7、,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 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 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 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 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 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 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 正气歌,歌

8、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 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 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 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 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 “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 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 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 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

9、国民党 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 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 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 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 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 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 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 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 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 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

10、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 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 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四、考场议论文评分标准 针对议论文写作,我们把“评分标准”复杂问题 简单化,考生须留意如下几个“标准”: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观点基本突出、说理表达 基本过关、材料基本充实,即可按中上等赋分。 2在“三基本”的某一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 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3不是简单地解释命题中所给材料,而是采取比较 新颖的角度切入,引出论题,阐释出材料的内涵、精神 ,可视为有亮点,提高档次赋分。 四、考场议论文评分标准 4不是简单地列举一些尽人皆知的“通例”,不是简 单地平面展开,不是机

11、械地重复,而是选取比较新颖、生 动、有个性的材料作论据,而且能就所用事例概括出分论 点或者行文中做到层层递进,所用材料能够彰显论证的层 次。 5鼓励思想深刻、议论风生、纵横捭阖的杂文及随笔 写作,但赋分谨慎,对于认定的优秀文章,会给高分;但 那些思想苍白、议论平淡、缺乏层次、徒有其形的“作” 文,也会引起老师的反感而打出较低的分数。 五、考场议论文失误例举 审题不准,立意不明 引题太长,入题太慢 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认识肤浅,了无思想 就事论事,毫无新意 角度不准,论据失当 有据无论,简单罗列 缺乏层次,漫无章法 【病症诊断】 材料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泰山脚下,某大学共关系学

12、生正在进行一场比赛。一组10人,看 谁能把更多箱空瓶运至“南天门”。 比赛规则很特别:学生可以借助“外力”,即“发动”游人帮助运 输,借以判断他们的“公关水平”。有一组的男生背箱而上,留下女同学 对游客展开“外交攻势”。还别说,一番“甜言蜜语”,还真让几个年轻 的登山者成了“活雷锋”。 另一组的参赛选手却不慌不忙。他们把一箱箱空酒瓶清洗后,全灌 上白开水。他们在“十八盘”下的路口,把装上水的酒瓶分发给登山的游 客,告诉大家水是免费的,只是别忘了到达“南天门”后,把手里的空瓶 送到指定的“回收站”。 结果,后一组的运输量比前一组多了50倍,而且赢得异常“轻松”。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看法,请写

13、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不准,立意跑偏 两组学生完成搬运瓶子的任务,一组 学生出苦力,费口舌多却远远没有另一组 效率高,关键在于第二组同学找到了捷径 ,他们不仅便利了自己,同时也便利了游 人。寻找捷径,是成功的必备过程。 (寻找捷径) 引题太长,入题太慢 泰山脚下,竞赛在进行着。一边是热火朝 天,男生苦力搬运,女生甜言蜜语劝说游人帮 忙;另一边却是悠然自得,目送游人把酒瓶带 到“南天门”。最终结果是,依靠蛮力运输到 目的地的瓶子少之又少,与另一组根本无法相 提并论。 有些人会问了,另一组是怎么做到的 呢?很简单,只是把瓶子清洗后灌上水,然后 分发给游客,

14、供游人路上解渴,仅提醒游人到 “南天门”后把瓶子放于比赛地点。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此赛结果已无悬念。正 如双拳难敌四掌,凭一己之力所能办到的事,与 众人帮助相比,那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为何第二 小组能使游人帮其送瓶子,是靠花言巧语吗?显 然不是,靠的是帮助游人解渴的心。游人在炎热 和劳累的旅途中,定不会拒绝那甘甜温润的清水 ,顺带也就把瓶子捎到了学生比赛的目的地。而 另一组的“外交攻势”显然并不凑效,仅凭几句 空话,又有谁会去做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 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 他的不羁,承载了他的稳重。因

15、此,蓝天才多了一分 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游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 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 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纳了 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乖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 深邃,多了一分安逸。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彼此获益,这便是双赢。 (双赢) 正如材料中所说,甲组同学虽然在比赛中十 分卖力地搬运空瓶子,但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 总结原因,不难发现,乙组同学充分利用聪明才 智,让游客搬运瓶子,进而赢得比赛。可以说, 他们赢在了方法上,尽管两组同学都十分努力, 可是结果的不同还是告诉我们:方法比努力更重 要。 (方法比努力更

16、重要) 认识肤浅,了无思想 材料二、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甲队队员技艺高超,表现出色,他们 熟练的控球、运球动作,一次又一次的射门,赢得了场上观众的 阵阵喝彩,但就是得势不得分;乙队虽然表现平平,处处被动, 但却抓住了仅有的一次机会,破门得分,取得了胜利。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甲队教练说,虽然结果不尽如 人意,但整个过程我们的队员表现出高超的水平,为观众奉献了 一场精彩的比赛;乙队教练说,虽然我们在场上的表现未能尽如 人意,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赢得了宝贵的3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 自拟。 就事论事,缺乏启迪 我们已经知道,就以上材料选择议论 文体写作,材料就只能作为“道具”,作为 引子,引出“论点”。如就材料说材料或者 仅就材料内容展开一下。这样的写作方法 就是就事论事,不会给人以启迪,因此难 以得到高分。 角度不准,论据失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