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关系复习(共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4533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关系复习(共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功能关系复习(共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功能关系复习(共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功能关系复习(共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功能关系复习(共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关系复习(共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关系复习(共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功能关系 学习目标 一:理解重力、摩擦力、弹簧弹力和静电力的做功特点 二:能熟练应用动力学原理和功能关系解决多过程问题 知识回顾 一 功: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 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 做了功 计算公式:WFlcos . 功的正负 (1)当0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时,W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 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点位于y轴O点 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B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 所受静电力方向向右 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 静电力做

2、正功 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 b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 B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能量变化表达式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WG (Ep2Ep1 ) 弹力(弹簧类)做 功 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W弹 (Ep2 Ep1)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W电 (Ep2 Ep1) 安培力做正功 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的 能 W安 E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 )B 例2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能量变化表达式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WG (Ep2Ep1 ) 弹力(弹簧类)做 功 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W弹 (Ep2 Ep1)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W电 (E

3、p2 Ep1) 安培力做正功 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的 能 W安E 重力和弹力做 功 动能势能间转化机械能 守恒 E K K1 +E P P1 E K K2 +E P P2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例3 如图,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 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 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关于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的机械能守恒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4、功能量变化表达式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WG (Ep2Ep1) 弹力(弹簧类)做 功 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W弹 (Ep2Ep1 )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W电 (Ep2Ep1 ) 安培力做正功 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的能 W安E 重力和弹力做功 动能势能间转化机械能守恒E K K1 +E P P1 E K K2 +E P P2 重力和弹力之外 的其他力做功 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W其E2E1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例4 如图所示为跳伞爱好者从高楼跳伞表演的情形,他从楼顶跳下后,在距地面一 定高度处打开伞包直到安全着陆,忽略空气对人的阻力,则跳伞者( ) A动能一直在增大 B机械能一直

5、减小 C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 D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C 功能量变化表达式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WG (Ep2Ep1) 弹力(弹簧类)做 功 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W弹 (Ep2Ep1 )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W电 (Ep2Ep1 ) 安培力做正功 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的能 W安E 重力和弹力做功 动能势能间转化机械能守恒E K K1 +E P P1 E K K2 +E P P2 重力和弹力之外 的其他力做功 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W其E2E1 合力做功等于 动能的变化 W合Ek2Ek1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能量变化表达式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6、 WG (Ep2Ep1) 弹力(弹簧类)做 功 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 W弹 (Ep2Ep1 )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W电 (Ep2Ep1 ) 安培力做正功 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的能 W安E 重力和弹力做功 动能势能间转化机械能守恒E K K1 +E P P1 E K K2 +E P P2 重力和弹力之外 的其他力做功 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W其E2E1 合力做功等于 动能的变化 W合Ek2Ek1 题型一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一)、“合”初步了解全过过程,构 建大致运动图动图 景 (二)、“分”分解全过过程进进行, 分析每个过过程的规规律 题型二、综合运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过程问题的思路

7、分析要点: 1 题目中有多少个物理过程? 2 每个过程物体做什么运动? 3 每种运动满 足什么物理规律? 4 运动过 程中的一些关键位置(时刻)是 哪些? (一)、“合”初步了解全过过程,构 建大致运动图动图 景 (三)、“合”找到子过过程的联联系 ,寻寻找解题题方法 (二)、“分”将全过过程进进行分解 ,分析每个过过程的规规律 题型二、综合运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过程问题的思路 例5. 如图图所示,在竖竖直面内有一光滑水平直轨轨道与半径为为R0.4m的光滑半 圆圆形轨轨道在半圆圆的一个端点B相切,半圆轨圆轨 道的另一端点为为C。在A点,有一 可看做质质点、质质量为为m0.1kg的小物块处块

8、处 于静止状态态。现现用水平恒力F将小 物块块推到B处处后撤去,小物块块沿半圆轨圆轨 道运动动到C处处后,落回到水平面上, 取g10m/s2。求: (1)当水平恒力F=1.25N,LAB=1m时时小物块块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 F C BA RO 分析: F C BA RO 匀加直 牛顿顿第二定律+运动动学 (或动动能定理) 变变速圆圆周运动动 平抛运动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 (或动动能定理) 平抛运动规动规 律 运动动状态态物理规规律过过程 由A到B 离开C以后 由B到C 关键键位置:B、C 解: (1)小物块块从A到B做匀变变速直线线运动动,设设 小物块块在B点的速度为为vB,由牛顿顿第二定

9、律有 解得:vB=5m /s 或由动动能定理 F=ma由运动动学 vB2=2as F C BA RO 小物块块离开C是平抛运动动。 小物块块从B到C做变变速圆圆周运动动,设设小物块块在C 点的速度为为v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x=1.2m 或由动动能定理 解得:vC=3m/s F C BA RO F C BA RO (2)当水平恒力F=1.25N时时。试试作出物块经过块经过 B点对轨对轨 道压压 力与LAB的关系图图像。 F C BA RO D (3)当LAB=1m要使小物块块不脱离轨轨道,恒力的取值值范围围。 (4)在A点左侧侧固定一压缩弹压缩弹 簧,若水平面是粗糙的u=0.25。当

10、弹弹簧压缩压缩 量为为X时时,释释放小物块块、恰好到落到A点, 求此时弹时弹 簧 的弹弹性势势能。( LAB=1m) C BA RO (5) 假如是一个可看做质质点、质质量为为m0.1kg的小圆环圆环 套在轨轨道上 ,请请同学们们自己编编一个相关问题问题 并求解 F C B A RO 全过程处理:抓住整个过程的初、末状 态, 利用能量的 观点解决问题 。 两种方法 “分段”处理 全过程处理 同时要有全过程的观点: 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组合模型 1.模型特点:物体在整个运动过动过 程中,经历经历 直线线运动动、圆圆周运动动和 平抛运动动或三种运动动两两组组合. 2.表现现形式:(1)直线

11、运动: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斜面上的直线运 动、传送带上的直线运动.(2)圆周运动:绳模型圆周运动、杆模型圆 周运动、拱形桥模型圆周运动.(3)平抛运动:与斜面相关的平抛运动 、与圆轨道相关的平抛运动. 3.应对应对 模式:这类这类 模型一般不难难,各阶阶段的运动过动过 程具有独立性, 只要对对不同过过程分别选别选 用相应规应规 律即可,两个相邻邻的过过程连连接点 的速度是联联系两过过程的纽带纽带 .很多情况下平抛运动动末速度的方向是 解决问题问题 的重要突破口. RO RO 二、综合运用动力学和功能关系分析多过程 问题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ABC与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轨

12、道 DC相切于C点,半圆轨道的直径AC与斜面垂直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左上方距A点高 为h的斜面上方P点以某一速度v0水平抛出,刚好与半圆轨道的A点相切进入半圆轨道内 侧,之后经半圆轨道沿斜面刚好滑到与抛出点等高的D点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取R50h/9,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被抛出时的速度v0; (2)小球到达半圆轨道最低点B时,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球从C到D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f. 二、综合运用动力学和功能关系分析多过程 问题 小结小结 u u 认认认认真真审题审题审题审题 ,弄清,弄清题题题题意意 u u 初步理解,描初步理解,描绘绘绘绘情景情景 u u 合理划分,分解合理划分,分解过过过过程程 u u 挖掘条件,关注状挖掘条件,关注状态态态态 u u 寻寻寻寻找找规规规规律律, , 列式求解列式求解 u u 纵观纵观纵观纵观 全程全程, , 深入理解深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