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713502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vd_1216_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教材(34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知识 高永和 管理资料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什么管理者? 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管理者的任务是什么? 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 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经营 者的化身: 企业规模增大, 经营者必须寻找能 代替自己管理特定 部门的人 管理者的基本作用 是什么? 管理者必须站在经营 者的立场来观察和判 断事物。 对于被委托管理的部 门时时刻刻要从经营 整体来安排日常业务 从为整体的目标达成 来看应向哪个方向努 力,并落实到行动上 去。 管理者的任务 是什么? 为了达到经营总目标,充分发挥部下的作用, 来达到本部门的目标。 企业活动的资源人、物、资金、信息中最 重要的因素是人。

2、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包括 培养部下在内的各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能力。 以全公司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综合判断能力, 有一定的远见。 目 标 管 理 体 制 目标管理体制是当企 业营销战略制定以后 ,将产生企业年度总 的方针目标,各级、 各部门的管理者为了 实现总目标,层层分 解,制定本部门方针 目标,并在年中、年 末,接受上级管理者 和经营者的层层考核 ,以确定业绩评价。 目标管理体制执行中要注意: 目标设定必须是从上到下层层分解的顺序,才 有意义。 总经理及管理者都要严格审核以下各部门制定 的目标 制定目标时各部门都要服从营销一线的需要和 要求 目标应数量化,要有挑战性,并有具体的计划 和施

3、策。 目标施策过程应有进度跟踪,即每月应有上月 进度报告和本月的计划。 年末要将各项目标实现状况真实地、逐项地进 行总结和报告。 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 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只做绩效评价而忽略 绩效管理的其它环节 ,就会走过场,目标 管理体制也会苍白无 力,那么,你面临的 将是失败。 绩效管理是目标管理 体制的保证。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 该过程是由员工和他的直接主管之间达 成的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 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 并将可能收益的组织、经理和员工都融 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 绩效管理示意图 目标层层分解 审核与评价目标 合 理 否 ? 与部下沟通、修 正目标达成协议

4、 跟踪计划进度、 施策落实 数据记录与分析 问 题 ? 指导、培训或人 员调整 表扬与鼓励 阶段绩效评价 增薪?升迁? 绩效管理应具备的功能 对所设定的目标进行审核评价 : 符合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吗? 目标设定难易程度?是否具有挑战性? 按以上标准评价目标设定(评价结果:A、B、C、D ) 不论部下目标合理与否,都要与部下进行 交流与沟通 了解部下的想法与要求 ,需要什么帮助 目标若缺乏挑战性应给予启发与指导 绩效管理应具备的功能 一般为实现目标,应制定月度计划并报 告进度,主管应有可靠的数据记录与跟 踪。 发现问题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 寻找影响工作的障碍并排除之 即便是顺利情况下也要不

5、失时机地予以鼓励或奖励 要有阶段性的绩效评价 : 应以确凿的数据根据来衡量 只有获得A级目标设定评价者才有可能A级绩效评价 与个人利益挂钩 操作工人的绩效管理 基础工作: 制定所有工序的标准作业书 制定所有工序的标准工时 规定工时利用率、能率、质量 的目标值 规定并执行好记录与统计方法 例如填写工作日志表(主要记录 每个人的工时利用率、能率)、 工件加标记(识别何人所做)、 质量欠点记录等。 按月做业绩统计与评价 对管理、技术干部的绩效管理 制定个人目标后,要按月定计划、报告进度。 对这部分人员,应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己安排每 天的工作,可填写 “工作计划表” (每周一张表),每 天下班前填

6、写当天工作计划安排是否完成、未完成的 原因、计划更改何时完成及第二天工作计划安排。每 周末上交主管 从“工作计划表”中,主管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部下 : 工作是否饱满 ?增加工作?减少人员? 工作效率是否高工作态度?能力? 是否需要帮助或指导 厂长经理都要掌握“二八定律” 这是意大利经济学 家法雷得提出的定 律,是许多社会活 动规律的归纳,是 许多社会现象的总 体概括20%的 努力可以获得80% 的效果。 利用“二八定律” 最小努力原则 集中体现在改善活 动中,就是说,应 用科学的方法,进 行改善,20%的努 力就能取得80%的 成果,否则,不应 用科学的方法, 80%的努力只能得 到20%的成

7、果。 效 果 努力 80 20 20 80 利用“二八定律” 时间的科学利用 如果你早晨头脑清楚,效率 最高,那就特别注意把决策 何其它重大事项的工作放在 那20%的黄金时间里,而用 另外的80%是按时间去处理 只有20%效益的事物性工作 。让这80%的低效时间起到 养精蓄锐的蓄能作用。通过 这低效的80%时间的蓄能和 充电,为20%的黄金时间发 挥更大效能作准备。没有这 80%的低效能时间,也就没 有这20%的高效能时间。 利用“二八定律” 核心人才的保证 一个企业的优秀、核心的员工也只占员工总数的20% ,因此,从绩效管理过程中能发现20%的优秀人才, 从每次绩效评价的结果上也只能设定20

8、%的优秀评价 ,提薪、升职向这20%优秀人才倾斜 利用“二八定律” 珍惜只占20%的回头客 如果将商店的销售额看 成100,那么其中的80% 来自20%的回头客。 留住老顾客只需20%的 投入和努力;争取一个 新顾客却要80%的投入 和努力。 企业文化的探讨 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管 理行为的要素之一,真 正的文化是不需要思考 的,它要成为每个人的 习惯行为和思维模式。 企业文化是随企业的存 在而存在,但企业文化 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使企 业成功,成功的企业必 然有成功的文化。 中国、美国、日本的管理模式比较 日本企业抬神轿:面向前方,目标明 确; 美国企业划艇比赛:划手背向目标, 目标由舵手(领导者

9、)来把握。 中国企业变通式(道教思想不通则 变)每个人都可以变通,很难形成统一 行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较差。 中 国 的 传 统 文 化 孔子的思想:统治者提倡的思想, 核心是忠 特征:保守、合乎礼教、三纲五 常 孟子的思想:仁义礼志信,以施仁 政为核心,以孝为常 特征:性善之说,民为本(民为 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忠君 是有条件的,无法而罚为不公、 不能与不肯等。 孟子给了中国人民主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道家思想,不为则变 通。 庄子的思想:无政府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可取之 处,很多专家学者至今仍在孜孜不倦地 研究它,以求发扬光大。但我们企业经 营者

10、和管理者却要特别注意去研究企业 所受到的不良影响,对症下药,效果更 为显著。 成功的企业文化应该追求什么 每个管理者和员工都有正确的价值观。 有浓厚的团队精神,形成强大的合力,有 良好的沟通习惯,能有效地协同作战。 每个员工都有浓厚的市场观念,把提高用 户满意度放在企业行为的首位。 成功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学习风气 强,改善意识浓厚,改善活动层出不穷。 员工都为维护和提高企业的形象而努力 怎样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 使每个管理者和员工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 将主要的价值观通过规 章制度、职责、目标值公布 于众,并确保有效执行,使 每个员工明确我必须遵守什 么规章制度,、必须尽到什 么职责、达到什么

11、目标。 注意:良好的绩效管理是 保障。 怎样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 下工夫培养团队精神 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要提倡协同作战 重视沟通艺术的学习 和培养 对推卸责任、设置障 碍的要坚决抵制 怎样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 培育浓厚的市场观念 每件事都希望顾客满意 树立起“下一道工序就 是我的用户”的观念。 放心吧! 质量是最 好的。 怎样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 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它有无限的生命 力 创新来源于员工的创新意识,也就是改善意识 。改善意识来源于问题的发现,也就是问题意 识。 培养员工养成好提问题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 所在,成为解决问题的改善专家。 我们都发 现了问题 怎样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 整

12、理:是将工作现场的东西(例如工具、图纸、资材、设备 等) 分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 整顿:将无用的东西从现场清除掉,并将有用的东西摆放整 齐有序,有明显标志,做到一下就能找到的结果。 清扫:将工作环境清扫干净、装饰优美,按规定衣着整洁 清洁:保持以上的行为习惯和成果。 身美:除了保持以上的行为习惯以外,还要修养个人文雅礼 仪素质。 5S活动可以提高 企业的外在形象 和员工的内在素 质 原来实际亏损的企业不 但通过了认证,认证后 也无实质改观。 对质量问题顾客投诉很 多的企业,认证后仍然 如此。 许多认证的企业,产品 销路和效益并不好,有 的下滑很厉害 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就 一

13、定是一流企业吗? 企业如何给ISO9000定位 ISO9000保证体系,突出了质量是“做”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 ISO9000以预防事故为核心,把所有可能产生 事故的潜在环节找出来,细致、严格地规定了 作业和工作流程及其文件形式 因此,ISO9000的定位应该是:只要你严格按 规定的作业流程去做,就能够做出质量上乘的 产品来。 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企业虽然辛辛苦苦地通过了 认证,但是很多环节并没有按规定去做 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 必须规范企业的每个行为:管理过程、作业流程、标 准作业等。 要持续地提高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 要规定好质量控制点,确定合理的目标值和实际作业 时的质量欠点记录。 质量事故安生后,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和责任者,认真 分析后要能制定出真正能防止再发的措施,即同样的 错误决不允许发生第二次。 要坚持持续的质量改进,努力推动改善活动。改善后 要注意新的标准化。 谢谢!您希望交流哪方面 内容?请留言。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