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2971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人教版必修一讲解(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分离和提纯 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 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 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 *1 怎样从沙子中淘金? 金矿中含有少量的纯金 Date2 金是一种很不活泼的金属; 密度很大(19.3g/cm3)。 Date3 如果有铁屑和沙子的混合物,你能用哪 些方法将二者分离? 1、用磁铁将混合物中 的铁屑分离出来 2、加盐酸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演示 Date4 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 化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的吗? 常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 过滤、结晶、萃取 、分液、蒸馏 Date5 过滤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一 (2)适用于固体与液体

2、混合物的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 架台(带铁圈)、滤纸。 (4)装置图: (3)主要仪器: (1)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 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 Date6 过滤器应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向过滤器中倾 倒液体时,必须使用玻璃棒引流。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 到“一贴、两低、三靠“。 注意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嘴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斗 ; 玻 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管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Date7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 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

3、面 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 复23次。 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 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 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Date8 蒸发结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二 (2)适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溶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KCL等 。 蒸发皿、酒精灯、 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4)装置图: (3)主要仪器: (1)定义: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 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Date9 注意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 导致液滴飞溅。 .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

4、实验台上,以免 烫坏实验台或遇实验台上的冷水引起蒸发皿炸裂,取用它 要用坩埚钳。 *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在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 把固体蒸干。 Date10 降温结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三 (1)定义: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 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叫降温结晶。 (2)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而且 是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溶质,如 NaNO3、KNO3等 Date11 萃取 定义:利用溶质在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把溶质 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分离方法 仪器:分液漏斗 常见萃取剂:水,

5、 苯 ,四氯 化碳 要求 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混溶 萃取剂和溶质互不发生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 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步骤 查漏 装液 振荡 静置 分液 Date12 碘水与CCl4刚刚混合静置以后 用力振荡 为什么会出现颜色的转变? I2从原先的水层中转移到了CCl4中。 Date13 仪器介绍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普通漏斗 长颈漏斗 Date14 1.分液漏斗使用之前要检验是否漏水,如何检验? 2.为何要振荡?振荡过程中还有一步什么操作? 3.静置分层之后,为什么要打开上口的玻璃塞?液 体分别是如何倒出的? Date15 1. 2.使液体充分混合;打开活塞,

6、放出产生的气体。 3.使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出。 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ate16 分液 定义: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 的操作方法例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与 水的分离, 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分液的操作步骤是:先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 加塞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在漏斗架上或铁架台的铁环中(如需振荡 液体,则应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待液体分成两层后,旋开旋塞,使 下层液体从漏斗管流下在旋开旋塞之前,应该使分液漏斗顶部活塞 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口颈部的小孔,使与大气相通,否则,液 体就不能通过旋塞从下口流出当下层液体流尽时,立即关闭旋塞, 然

7、后再从漏斗上口把上层液体倾倒出来。 Date17 注意 l l分液过程 l1)使用前玻璃活塞应涂薄层凡士林,但不可大多,以 免阻塞流液孔。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 姆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 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 l2)作加液器时,漏斗下端不能浸入液面下。 l 3)振荡时,塞子的小槽应与漏斗口侧面小孔错位 封闭塞紧。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流出,上层 液体要从漏斗口倾出,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 体流入烧杯中。 l 4)长期不用分液漏斗时,应在活塞面加夹一纸条 防止粘连。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免失落。 Date18 蒸馏 l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

8、合物中各组分的 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 某一组分变成蒸汽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 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l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l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 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铁圈铁夹 )石棉网等 Date19 1.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互溶)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气,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 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 2.装置 冷凝管 蒸馏烧瓶 牛角管 锥形瓶 温度计 Date20 3.注意事项: 4.烧瓶底 加垫石棉 网 1.温度计水银 球处于蒸馏烧 瓶支管口处 2.冷凝水,下 口进,上口出 3.投放沸石 或瓷片防暴 沸 Date21

9、 食盐 氯碱工业 Date22 海 水 晒 盐 海盐岩盐 湖盐井盐 粗 盐 Date23 设计实验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不溶性杂质? 第一步 溶解: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盛有约12 mL 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 再溶解为止。 实验现象: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 略显浑浊 第二步 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 过滤器中, 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 缘。 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实验现象: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 ,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 Date24 第三步 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 止

10、加热。 实验现象:水份蒸发,逐渐析出 白色固体 Date25 不溶性的泥沙,可溶 性的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讨论 海水的化学组成示意图 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 Date26 思考:如何检验粗盐中含有的硫酸 盐呢? 演示实验1-2:取少量食盐,配制成溶液, 先滴入几滴稀盐酸,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2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滴入盐酸后,无新现象产生 ,再加BaCl2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 思考:滴加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Date27 解释及结论:在溶液中解离时能产生SO42-的化合物 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BaSO4,即说明有SO4

11、2-存在。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 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Na2SO4+BaCl2=BaSO4+2NaCl 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 Na2CO3 + 2 HCl = H2O + CO2+2NaCl Date28 思考: CO32-如何检验呢? l滴加稀盐酸,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 Na2CO3 + 2HCl= CO2+ H2O + 2NaCl CO2 + Ca(OH)2= CaCO3+ H2O Date29 除去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思考:应加入什么试剂?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资料 : OH-Cl-SO4 2-C

12、O3 2- H+溶、 挥挥 溶溶、挥挥 Na+溶溶溶溶 Ca2+微溶微不 Ba2+溶溶不不 Mg2+不溶溶微 Date30 对于粗盐水(NaCl)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Ca2+ Mg2+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Na2CO3NaOHBaCl2 引入了新的离子: CO3 2-OH -Ba 2+ BaCOBaCO 3 3 HClHCl Date31 请大家归纳一下,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剂 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1)BaCl2Na2CO3NaOHHCl (2)BaCl2NaOHNa2CO3HCl (3)NaOHBaCl2Na2CO3HCl 依据: Na2CO3

13、在BaCl2之后加入, Na2CO3除CaCl2 和BaCl2 。 稀盐酸在过滤以后最后加入 。 Date32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除 去可溶性杂质有哪些 认识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除 去可溶性杂质有哪些 认识呢? Date33 溶液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原则: l(1)不增 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l(2)不减 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l(3)好分 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 l(4)复原 被提纯的物质变化后再回到目 标物 Date34 作业: l1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 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 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溶解时过滤时蒸发时 2一包白色粉末是由Na2SO4、K2CO3、KNO3、 BaCl2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当加水配成溶液时,有沉淀 生成,此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再加入稀硝酸 ,发现沉淀没有溶解,也没有气泡产生,则此白色粉末中 肯定存在,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3设计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硫酸钙、硫酸镁杂质 的实验方案。(只写所用操作,试剂及相关化学方程式即 可) l 上述内容在作业本上完成。 Date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