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学习动机(向华)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2826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学习动机(向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七学习动机(向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七学习动机(向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七学习动机(向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七学习动机(向华)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学习动机(向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学习动机(向华)(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学习动机 内容提要 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 2 学习动机概述 1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3 人为什么要学习?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概述 二、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概述 (一) 动机的概念 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推动人采取行动 、维持该行动并使其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 内在动力。 (二)动机的成因 内驱力(内在需要) 诱因(外在诱因 ) 需要 内驱力(内部“推力” ) 诱因(外界“拉力”) 动机行为 增强或减弱情绪体验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图 1、需要的概念 v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紧张 状态,它是具有一定对象性和结构性的心理倾向 理解 需要产生的基础 需要产生的条件

2、 2、需要的分类 v按需要的起源分: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理论观点 层次图 v内容 v关联 等级 强度 比例 马斯洛需要层次“金字塔”模型 生 理 需 要 安 全 需 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 现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概念 个体充分发挥其潜能以最大限 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报负与追 求。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一) 1.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 悦纳自己、别人及周围的世界 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诚实真诚、不装腔 作势 4. 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 享受孤独

3、 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 对平常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二) 9. 与人为善的待人方式。 10. 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 具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 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 目的 而不择手段。 13. 幽默感。 14.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 对世俗,合而不同。 16. 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和能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渐进图(Maslow,1954) 基本需要成长需要 渐进图 (2)评价 积极 v承认需要的层次性,渐进性,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4、 v在管理和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不足 v忽视了需要的社会性 v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v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动机冲突 1. 概念 个体在同时存在的多种动机之间进行取舍 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2. 种类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 (一)概念 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 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二、学习动机概述 (二)分类 1.从动机的引发原因分 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 奖励所引起的动机 好奇心 满足感 个人选择 最佳心畅 外在动机内在动机 一级强化物:食物、水、 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物: 金钱、社会接纳、尊重等 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 提供

5、奖励所引起的动机 2从影响学业成就的角度分 (1)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 (2)自我提高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 (3)附属内驱力(affinitive drive) (三)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 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小王希望能顺利通过两个月后的大学六级考试 u激发作用 小王早上6点准时起床,背1个小时的英语单词 u导向作用 小王减少了购物、上网、锻炼的时间,用于复习英语 u维持作用 哪怕生病,小王的学习计划也从不中断 u调节作用 看病排队时,复习英语 2、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耶基斯多德森法 则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

6、适中,学习效果最好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降低动机水平,利于提高效果 较易的问题,提高动机水平,利于提高效果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 一、归因理论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 三、成就动机理论 一、归因理论 (一)概念 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 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二)归因理论 v海德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v罗特的“内控型”和“外控型” (人) v维纳: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维度 关系 因素 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制性 稳 定不稳 定 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务难 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 态态 外界环环 境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v原因的稳定性影响对未来

7、行动结果 (成功与失败)的预期 v原因的内外源与可控性将影响情绪反 应 v积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二句) (1)成功能力强 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缺乏努力 / v消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三句) (3)成功运气好 (4)失败缺乏能力 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 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2)失败缺乏努力 内疚对成功有相对的高期望 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3)成功运气好 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期望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概念 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 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 念。 班杜拉 (二

8、)影响 1.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性 2. 影响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3. 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4. 影响活动情绪 三、成就动机理论 v成就动机由默里(Murry,1938)提出 大学生研究发现成就需要 发明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施测中 “克服障碍,施展才能, 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 一难题” 三、成就动机理论 v麦克里兰(McClelland) 成就动机影响学业成绩 成就动机影响社会发展(如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 u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等人接受了 默里的观念,并将之修改为 “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 ” v阿特金森(Atkinson) (一)相对心理向度 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

9、出两种不同的倾向 : 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 向 这两种力量的组合形成如下四种情况 三、成就动机理论 追求成 功 避免失 败败 成就动动 机 高 高 低 低 低 高 低 高 高 中 中 低 相对心理向度 n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 任务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 工作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二)价值两取向 n追求成长:求知 n追求表现:表扬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一、外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措施 (一)适当使用奖励和惩罚 (二)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 (三)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设置合理目标 奖励、表扬比

10、惩罚、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赫洛克的实验 v 奖惩效果取决于许多条件 (1)奖惩由何人来实行 (2)奖惩次数的多少 (3)学生的年龄特点 (4)学生的个性特征 (5)学生对奖惩的认识 (6)学生对奖惩的期待 (7)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 v强化类型 幻灯片 37 强化例子 v消费品 糖果、饮料 v娱乐 看电视、唱歌、跳舞 v自主 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 v成人的赞扬 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 v同伴的赞扬 为同伴提供帮助 v竞争 考试高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 务权利和责任 担任班长,负责班级活动等 适当开展竞赛 v竞赛是鼓励进取、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 段。 v在竞赛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表现得最为

11、强烈, 因而可以提高学习成效。 v竞赛的消极作用: (1)竞赛不利于复杂作业的完成 (2)竞赛助长了中差等生的自卑感 (3)竞赛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自私、不和,集体观 念 淡薄,干扰合作行为。 二、内在动机的激发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 认知的好奇心是内在动机的核心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积极反馈,训练 学生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三)注意个别差异 学习的反馈 v学习反馈指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 v为了有效的激励学习动机,反馈应是即时的、充分 的 v验证学习反馈作用的实验 学习材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心算 成绩进绩进 步学生(% ) 前30次练习练习 甲组组(有反馈馈)43 乙组组(无反馈馈)36 后15次练习练习 甲组组(无反馈馈)15 乙组组(有反馈馈)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