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2699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7.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太阳和宇宙》复习浙教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 太阳和月球 一、太阳的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 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 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 万。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 ,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 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二、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太阳活动 (由内向外) 太阳大气层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平时我们肉眼 看见的太阳就 是光球层 黑 子 思考: 1、黑子如何 形成呢? 2、黑子有何 特征? 太阳表面由于温 度较低而显得较 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活动 是有周期性规律 的(11年)。 太阳

2、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 发生在色球层上,与黑子有关耀斑: 太阳表面出现的 一些突然增亮的 斑块。 日 珥:发生在色球层 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极光 思考: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 有哪些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事例: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 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 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本身能发光吗? 月球是恒星吗?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布满了大大 小小的环形山(月

3、坑)。 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 繁撞击月球的产物(没有大气层), 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 形成的。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声音无法传播,月 球成了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 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 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没有大气)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 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称为 月海。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 。 4.2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基本特征: 地轴 斜着身子(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 自西向东 一、自转中心: 二、自转姿势: 三、地球自转方向: 1从地轴北端或 北极上方观察, 地球呈_ 方向旋转。 2从地轴南端或南极

4、上方 观察,地球呈_方 向旋转。 逆时针 顺时针 3.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是 东升西落. 北逆南顺 夜半球 昼半球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只有白天 一边永远是白天, 另一边永远是黑夜 晨昏圈晨昏圈 昏线 晨线 A B C D 1该图是以地球 极为 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 由是 。 2. 图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 的是 ,处在黑夜是 ,处在晨 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 北 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 DB C A 学以致用 小 结: 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 透明的球体;

5、4.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昼夜交替 ),时间约为24小时 5.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6.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正 午;正北(北半球)或正 南(南半球)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思考: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 关?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 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 向呢? L1 L2 当地的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晨、昏时最小 一天中杆影 长短的变化 规律是: 杆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相反。 (太阳高度大,杆影短,太阳高度小,杆 影长) 讨论: 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 一样吗?你能想出用什么方法或现象证明? 夏天正午 北 南

6、冬天正午 一年中,同一地点 每天正午太阳高度 都是不一样的 夏天正午 北南 冬天正午 一年中,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 的,夏高冬低。 所以:正午杆影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夏季短,冬季长 在我国的中小城市中,房地产开发 商经常把房间朝南作为房价高的原因, 为什么朝南的房间能卖高价? 夏凉冬暖阳光可照射到室 内,所以室内也更加明亮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南南北北 读图分析:在地球仪的不同纬度位置按如图贴上 一根垂直于球面的火柴.请判断A、B、C、三点的 太阳高度一样吗?哪点最大? 1.直射:正午受到太阳光 垂直照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 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 高

7、度为90,杆影的长 度为0。 M P E 太阳直射M点 (北纬23.5) 太阳直射N点( 南纬23.5) N 夏 至 冬 至 1.公转方向: 2.公转轨道: 3.公转周期: 4.公转时地球的状态: 自西向东 椭圆形 一年。即365.2422天 地轴呈倾斜状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 地轴呈66.5,与赤道呈23.5, 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指赤道面与黄 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 的夹角是23.5 AC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B D 秋分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8、北纬23.50) (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只有一次:南北回归线 有两次;南北回归线之间 5.地球公转产生的效应: 四季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日 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 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 9月23日 赤道 昼夜平分 无 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6月22日 北回归线 昼长于夜 昼短于夜 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白

9、昼时间在一年 中达到最大值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昼短于夜 昼长于夜 北极圈极夜 南极圈极昼 白昼时间在一年 中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变化 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2.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 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 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

1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 夜等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 么时间比较好?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1、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从我国的 “清明节” 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 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3、 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小欣在杭州武林广场同时测量一根一米长竹杆的影子, 结

11、果最有可能的是:( ) A、两地杆影一样长 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 D、不一定 4、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 测到( ) 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D A C A 1、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的白昼最短的是( )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 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 2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最少的时间段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 前后 C9月23 前后 D12月22 前后 3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C极圈到回

12、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B B A 4、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_线 (2)这天是_月_日前后, 节气为_ (3)这天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_ (4)南极圈以南地区会出现_现象 (5)这段时期北半球是_季,昼夜长短总 体情况为_ 北回归 6 22 夏至 昼夜平分 极夜 夏 昼长夜短 什么是月相: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 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 、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 中有规律的变动。 月相分类 新月(农历初一) 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左右)

13、 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左右) 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必须掌握位置图 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西西”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 至午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 球发亮。 “下下东东”指下弦月在下半夜(午夜 至清晨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 球发亮。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相,记录月 相的变化。 月相时间特点 新月初一 6:00-18:00 晚上看不见 上弦月初七、初八 12:00-24:00 上 上 上 西 西 比太阳落后6个小时 满月十五、十六 18:00-6:00 全夜可见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24:00-12:00 下 下 下 东 东 比太阳提早6个小时 小试身手 1.当望

14、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 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 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 ) A.新月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A A 1.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是 _ _三者的_在一个 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2.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满月出现 在农历每月的_。 太阳、地球、月亮 相对位置 初一 十五、十六 第5节 日 食 和 月 食 1.日食的概念: 2. 日食的类型 3.日食形成的原理 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月球的影子

15、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根据日食出现的时候日地月三者之间 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判断是农历的什么 时候? 初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 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 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是不是每月的初一都会发生日食? 月 食 发生月食时,发生月食 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 而是呈暗弱古铜色,这 是由于 地球大气对太阳 光的折射作用的结果 。 观察月食图片我们发现: 月全食 月偏食 月偏食 三、月食的类型: 月全食和月偏食 二、月食的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 2.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中 古代人对月食的认识:“天狗吃月” 月全食和月偏食的形成示意图 A区 月全食 B区月偏食 B区 月偏食 1、想一想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时间一般在农历月中的哪一天? 农历十五 要求:设计一张表格,反映日食和月食的差异。 日 食月 食 日、地、月三 者的位置 发发生时间时间 (农历农历 ) 类类 型 亏损损先于哪边边 月亮位于太阳、地 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 太阳的中间 初 一十 五 日全食、日环食、 日偏食 月全食、月偏食 西 边 东 边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小行星带 *太阳系: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 星、彗星、流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