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12251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70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和解与合作研究1、相关定义1.1、本文的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为了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避免文字上的争议和研究主题的混乱,本文对 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做出明确界定。 (1)农村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规定,所谓农村土地,”是指农 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 于农业的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 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其中农用地是指”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 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用地等”。

2、本文认为,农村土地一般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 苏州地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中,入股的土地一般为农用地,也有一些合作社将集 体土地作为集体资产入股,设置为集体股。本文研究所指的农村土地主要是指农民集 体所有的农用地。 (2)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2009 年 11 月,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公布实施,条例中将农地股份合 作社定性为”农民以承包地的经营权作为主要出资方式而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 在苏州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一般也以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 10 本文认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遵循股 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3、把部分或全部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吸收资 金、设备、技术等其它生产要素,委托企业(或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农户按股从 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1.2、核心概念 政府间关系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IGR),作为一个术语,在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的 相关英文文献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其中文的意思就是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美国学者赖特的 说法I,GR 作为术语源于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新政的实施和联邦政府为克服大萧条时期的经 济社会恐慌所作的全面的努力。IGR 这一术语在官员和学者中被长期有效地使用。然而,它 的起源没有被发现,并且一直没有一个正

4、式的定义。IGR 的一个简化的定义是:政府之间以 及它们的机构之间的联结、互动、相互依存以及公共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官员包括民 选的和任命的,他们占据着各层级政府的位置。 近年来,国内有少量学者开始对政府间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正处于起 步阶段,在概念的表述上尚未统一,而且在含义的理解上也存在分歧。 林尚立认为政府间关系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间和各地区政府间的关系,包含纵向的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关系和横向的各地区政府间关系”1。此外, 林尚立认为,政府间的横向关系虽然主要指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但由于我国传统的政府间关 系模式是以条块关系为基础的,所以横向关系有

5、时也包括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简而 言之,就是政府间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同时,政府内部各部门有 时也成为政府间关系的主体。 谢庆奎认为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府际关系”2,”在大陆听起来怪怪的,在台 港澳却是常用语”。他把府际关系界定为”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 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林尚立不同,谢庆奎认为政府部门是府际关系 的十分重要的主体,因而将部门之间的关系之间纳入了研究的范围。 陈国权和李院林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提出”所谓政府间关系,是 指多边多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与权力互动的一种政治经济关系”3。由于研究

6、的对象是长 江三角洲,所以,这里的”多边关系,是指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之间的横向水平关系; 多级关系,既包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的纵向垂直关系,也包括互不隶属的城市之间的等级 关系”。 前两者的概念主要是围绕政府间关系的主体展开的。尽管林尚立指出政府间关系”十分 1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 页。 2 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 3 陈国权,李院林;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江海学刊2004 年第 5 期。 3 广泛”,主要是”权力关系、财政关系和公共行政关系”,谢庆奎也说明了政府间关系”首 先应

7、该是利益关系”。但是,这些重要的内容都没有在概念中表现出来,不能说不是一种遗 憾。陈国权和李院林在阐述概念时,加入了”利益博弈”和”权力互动”的内容,并且以”政 治经济关系”作为政府间关系的落脚点。本人认为这是比较完整的提法。但是,”政治经济 关系”这一点值得商榷,本人认为应至少加入”文化关系”。因为社会是由政治、经济和文 化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三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共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政府间关系是指多边多级政府之间利益博弈与权力互动的一种 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其中的”多边多级”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 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

8、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正逐步走向瓦解, 并且初步显露出了网络特征的端倪。 1.3、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轴心”,笔者以为,是指五十年代末,法德 两国在对战后世界形势及未来发展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决定达成两国 和解共同推进欧洲一体化运动,并结成政治同盟的一种关系模式。法德轴 心的奠基人是戴高乐和阿登那两位领导人,在他们的推动两国下签定了 法德合作条约,使两国的结盟关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作为保 障,对欧洲一体化运动也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在之后的欧洲一体化建设 中,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在法德取得一致

9、并极力推动下进行的,因此 法德之间这种结盟关系被称为法德轴心。 法德两国抛却宿怨达成和解不仅是欧洲历史演绎过程中不容忽视的 现象,也是欧洲一体化能够发展至今的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 1989 年东 欧剧变后,欧洲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法德关系造成巨大冲击。 研究这一时期的法德关系,不仅涉及到法德两国和解的进程、支撑法德关 系的必要因素等问题,还涉及到受冲击后的两国关系如何调整、演变等事 实。 研究东欧剧变后的法德关系有以下三点现实意义:1、法德合作是在 地缘政治上相邻近的国家间实现成功合作的一个重要范式,探讨法德合作 模式可以为缓解当前地区冲突提供借鉴。2、法德的和解与合作给欧洲带 来了

10、安定、繁荣和期待已久的和平,并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 研究法德合作与冲突,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国与它所属的区域性集团是如何 互动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调整类似欧盟集团组织内大国关系的发展。3、 2 法德的和解与合作是在冷战的特殊背景下实现的,冷战后,随着国际形势 的深刻变化,法德是否能够继续合作下去,几经调整的法德关系为欧洲一 体化的”火车头”和”方向盘”还能走多远,问题的答案需要从法德关系 演变的历史中去寻找。 1.4、概念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 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1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引导个小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共同达到 完成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的奖励的教学模式。作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 的教学改革”,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关注,并引发了对其大量深入的研究。它是以 以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为基础,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教育 有着形式上和本质上的不同。合作学习是强调课堂教学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 种很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模式。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和老师间 建立起一种相互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 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导地位的扮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

12、,老师要确定小组成员。在成员的编排上,各个小组的竞争实力应该达到基 本一致,这样才会让竞争更具有公平性。在竞争后的奖惩时,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其次,引导学生就几个问题进行探索。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肤 浅。问题的设计要达到”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具有自己能 够通过自己与别人的合作去解决问题的这样的意识,让他们坚信他们的能力能够 第13页共44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达到老师所提出的要求。 1.5、相关概念界定 1.3.1 农村城市化1.3.1 农村城市化 1.3.1.1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1.3.1.1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

13、社区形态向城市社区形态转化的一种过程和发展趋势,是 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农村城 市化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大部分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城镇 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1。城市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农村地域形态的 消失、城市社区的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和新型社会保障、就业体 系、教育卫生体系的建立和传统农民的市民化。 概括地说,农村城市化就是产业逐渐向城市聚集,实现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的协调 发展的过程。它包括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资金、信息、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民的 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等逐渐融入城市等许多方面

14、。就农村城 市化来说,其实质是农村要素向城市要素转化的过程,包括农村地域转化的过程、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农村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现代化方式 转化的过程2。 1.6、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区域或经济区域,一般说来可区分为三个层面,即:一国内的经济区域,如中国的东部 沿海发达地区(简称东部)、中西部欠发达或落后地区等;超越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 经济区域,如欧盟经济区、东南亚经济区、北自由贸易区等;几个国家不分地区共同构成的 经济区域,如嵋公河流域经济等。区

15、域经济,起初存在于国别经济内部,但随着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开始突破国别经济的范围,而变得具有国际意义。在某一民族、国别的相邻区内,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经合作,甚至缔结相互 遵守的契约,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可以是纯地理、空间上的 概念,也可以是经济联系意义上的概念,通过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使时间成本及移动成本实现 “零”转化,后者的现实性强。 “一体化”一词,原意具有将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含义,用于经济领最初是指微 观层面的、即由各国企业实行的经济联合和调节,战后 50 年代初,在西欧国家酝酿煤钢共 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用”经济

16、一体化”来表示以政府为题的国与国之间在社会再生产的某 些领域实行联合、调节的事态或过程。 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45在其国际经济一体化一书中,从政府当 局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方面把经济一体化区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前者 指”取消各种规章制度”即消除对有关各国的物质、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障碍;后者系指建立 新的规章制度去纠正自由市场的错误信号,去强化自由市场正确信号的效果,从而加强自由 市场的一体化力量。 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发展了丁伯根的定义,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产品和要素的移 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歧视。金德尔伯格又加上一条,即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彼德 林德特称一体化是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要素市场通过两者的结合,到生产要 素价格的均等。一体化可以指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成员国之间 的自由贸易。 历次鲁普指出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后者又可 以分为区域性的和次区域性的。 因此,区域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