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712233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脑动脉解剖学基础与超声检测方法(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熊婷 颈脑动脉解剖颈脑动脉解剖 动脉血管局部解剖动脉血管局部解剖 管壁(分为三层结构) 内膜 内皮和皮下结缔组织组成 中膜 弹性膜和平滑肌 外膜 致密结缔组织 管腔 颈动脉解剖颈动脉解剖 从主动脉弓发出 无名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右颈总动脉 椎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椎动脉 颈总动脉 (CCA) 颈总动脉左、右侧分别 发自主动脉弓和头臂干 位于胸锁关节后方, 上行于气管和喉的二旁 终末膨大分为颈内和颈外 动脉,分叉的位置高低不 一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 结构特点: 中膜较薄 外膜较厚 管腔略大 颈内动

2、脉(ICA) 颈总动脉的直接延续 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向上走行至颅底,经颈 动脉管入颅,分支分布 于视器和脑 供应大脑前 3/5 在颅外无分支 颅内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 颈外动脉(ECA)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 在颅外有多条分支 其主要分支有: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 面动脉 4 咽升动脉 5 枕动脉 6 颞浅动脉 7上颌动脉 同侧颈外动脉分支之间 两侧颈外动脉分支之间 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 锁骨下动脉之间 均有吻合支 椎动脉椎动脉(VA)(VA)解剖解剖 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 入颅腔,行于延髓腹侧,在脑

3、桥下缘,左右椎动脉汇合形成 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动脉分段椎动脉分段 l椎前段(V1段) 锁骨下动脉发出-C6 横突孔 l横突段(V2段) 走行于C6-C1横突孔 l寰椎段(V3段) 绕枢、寰椎呈现多个 弯曲进 入枕大孔 l颅内段(V4段) 两侧椎动脉汇合成为 基底动脉 l基底动脉至中脑又分成两条 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 2/5 的血液,包括枕叶、颞叶的基 底面及丘脑等。 l椎-基底动脉在小脑和桥脑 的分支,供应小脑和桥脑。 l两条大脑前动脉之间有前交 通支连接起来,两侧颈内动脉 与大脑后动脉之间,有后交通 支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 ( Willis环)。 WillisWillis环环

4、 lWills环:又称大脑动脉环,是由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 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在脑底环绕视交叉 、灰结节及乳头体吻合而成的环路。 l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主要作 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 l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 度上通过环路调节,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补充缺血部 分血供,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 l颈内动脉通过眼动脉,还可以与面、上颌 、颞浅等动脉吻合。 l椎动脉还有许多途径与大脑表面的动脉吻 合,侧支循环非常丰富。 l某一动脉发生阻塞时,可由侧支循环代偿 ,临床上可不出现症状 。 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subc

5、lavian artery) 右侧起自头臂干,左侧起自主动脉弓 ,出胸廓上口弯向外侧,在锁骨与第 1肋之间通过,到第1肋外缘处移行为 腋动脉。 主要分支主要分支 l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起始段,上行穿过第61 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到脑和脊髓。 l胸廓内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下面,向下进入胸腔 ,经第17肋软骨后面下降,其终支穿膈进入腹直肌鞘 内、成为腹壁上动脉,到脐部附近与腹壁下动脉吻合。 l甲状颈干:为一条短而粗的动脉干,其主要分支有甲 状腺下动脉。该动脉向上内横过颈总动脉的后方,分布 到甲状腺等。 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 脉,肋颈干,肩胛背动脉。 l腋动脉:是锁

6、骨下动脉的直接延续。 颈动脉的超声检测技术颈动脉的超声检测技术 检查目的检查目的 适应证适应证 禁忌症和局限性禁忌症和局限性 l通常无禁忌症 l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 患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 l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l检查前了解病史 有无神经系统症状 有无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关症状 有无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 既往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 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 探头:探头频率510MHz为宜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 深、 体型肥胖或颈部粗短者-凸阵探头( 23.5MHZ) 颈动脉检查方法颈动脉检查方法

7、 v体位:仰卧位,颈后垫枕,头后仰,偏向对侧。 v方法: 横切、纵切显示二维图象,观测血管走行、 管径、壁厚、斑块及管腔情况。 以 CDFI 显示血流情况(方向、血流束 形态、充盈缺损、异常色彩、色彩倒转)。 PW:观察流速曲线形态,测血流参数。 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 1.灰阶显像 l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 l右侧自无名动脉分叉处 l左侧从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 l连续观察颈总动脉(近、中、远段)、颈内外动脉分叉处 、颈内动脉(近、中、远段)、颈外动脉主干及分支 l鉴别颈内、外动脉 : 建议先取横切面 ,从颈总动脉向上横 切,后外侧面内径稍 大的是颈内动脉,前 内侧面内径稍小的是 颈外动脉 l血管走形

8、变异很多 ,先横切观察局部细 微病变(血管侧壁斑 块),再纵切全程观 察血管整体情况(走 行、分支变异) 颈外动脉可见分支,颈内动脉无分支 灰阶显像仪器调节 l深度(Depth) l聚焦(Focus) l增益(Gain) 深度(Depth) 增益(Gain ) 聚焦(Focus) 颈动脉内径测量 l颈总动脉内径测量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近心端约1.0- 1.5cm处 l颈内、外动脉内径测量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远心端约1.0- 1.5cm处 内-中膜厚度(IMT)测量 l部位:同内径测取部位 l方法:从内膜表面至中膜外表面的垂直距 离 l正常值 l 范围 0.5-1.0 mm,男女; l CCA 及

9、ICA 1.0 mm;分叉处 1.2 mm为增厚 l注意:适当调节Depth及聚焦,放大 局部图像清晰显示管 壁三层结构(减少人为误差 ) 测量时要求测量两点连线与 内膜平面垂直。 内-中膜厚度测量及粥样斑块 适当的彩色血流标尺(Scale) 正确的彩色取样框偏转角度(Steer) 适当的彩色增益(Color gain) 颈动脉血流充盈状态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调节 彩色标尺(Scale)选择一定要适当,根据被检查血管的流速 而定,过低会产生彩色混迭,过高使彩色暗淡并且充盈不良, 颈动脉层流的特点是靠近血管周边的血流颜色略暗,中央的明 亮。 取样框的角度(Steer)要正确,其实就是顺着血管走行

10、的方 向进行偏转,血管内血流充盈满意 适当的彩色增益(Color gain) l要有适当的彩色增益 l彩色增益太低,血流充盈度显示不好,容 易产生无血流信号的假象 l彩色增益过高,会产生过多的噪音,影响 血流信号观察 适当的频谱流速范围 适当的频谱增益 适当的滤波 适当的取样容积和取样线角度 频谱多普勒曲线调节 要有适当的频谱流速范围 一般建议使频谱占据基线上方的三分之二,这样比较漂亮。设 定的流速过高频谱太小不利于观察;过低,频谱满屏或者溢出 混迭,也不利于观察。 频谱也要注意有合适的增益。频谱也要注意有合适的增益。 增益太高背景噪音太大,干扰对波形的观察;增益太低频谱图像太暗增益太高背景噪

11、音太大,干扰对波形的观察;增益太低频谱图像太暗 适当的滤波: 滤波设置太高,低速血流信号被过滤,靠近基线的频谱就不能 显示,造成假象。 适当的角度: 60 颈内、外动脉频谱鉴别: 颈内动脉是相对低速、低阻型血流(“矮胖子”) 颈外动脉是相对高速、高阻型血流(“瘦高个”) 颈内及颈外动脉的鉴别 项项目颈颈内动动脉颈颈外动动脉 内径粗细细 颅颅外分支无有 解剖位置后外侧侧前内侧侧 频谱频谱 形态态低阻型高阻型 颞颞浅动动脉叩击试击试 验验 无变变化传导传导 震颤颤性血流波形 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标准 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内膜增厚:内-中膜厚度1.0mm 斑块:局限性内-中膜厚度1.5mm 斑块的

12、构成: 顶部(纤维帽) 体部(核心部) 基底部 根 据 斑 块 声 学 特 征 均质回声斑块 不均质回声斑块 低回声 等回声 强回声 斑块内包含强、 中、低回声 根 据 斑 块 形 态 学 特 征 规则型 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 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不规则型 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 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改变 l综合分类: 稳定斑块 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 薄的纤维帽,大的脂质核心和纤维帽断裂 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意义 1. 反映整体的动脉粥样硬化负荷,比IMT增厚 更有优势 2. 预测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尤其是易损斑 块 3. 低回声与不均质回声较强回声和均质回声斑

13、块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危险性高 颈动脉狭窄、闭塞 l检测确定颈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数量 、位置、形态、大小、回声特性 l采用灰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残余管径 (面积)及原始管径(面积) 颈动脉狭窄的测量方法 直径狭窄率测量法 面积狭窄率测量法 颈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狭窄程度PSV(cm/s)EDV(cm/s)PSVICA/PSVCCA 正常或50%125402.0 50%69%125,23040,1002.0,4.0 70%99%2301004.0 闭塞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 2003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狭窄率50% 狭窄率 50%69% 局部管腔减小(230cm/s 舒张期流速

14、100cm/s 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流速比值4.0 狭窄远段血流频谱出现低速低阻改变 颈外动脉扩张,血流代偿 双侧椎动脉流速代偿升高 狭窄率 70%-99% 颈总动脉闭塞 2. 颈总动脉血流消失 3. 颈内、外动脉搏动性降低,出现逆向血流信号 1. 颈总动脉管腔充填: 急性血栓均匀低回声 动脉硬化-不均回声斑块 颈内动脉闭塞 超声特征同颈总动脉闭塞 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出现代偿现象 椎动脉超声检查步骤椎动脉超声检查步骤 l1. 椎动脉的灰阶显像: 血管走行 血管分段(椎前段、横突段、寰椎段), 测量V1段(特别是开口处)、V2段(C6-C1)血 管直径 血管变异 椎动脉狭窄 生理性狭窄 (管径2.0m

15、m) 病理性狭窄 (斑块、血栓) 起始段 椎间段 颅内段 椎动脉狭窄、闭塞椎动脉狭窄、闭塞 狭窄程度分 类:目前国内外 尚无统一的评价 标准 闭塞分类: 全程闭塞;节段 闭塞;颅内段闭 塞 狭窄程 度 PSV(cm/ s) EDV(cm/ s) PSV狭窄段/ PSV椎间段 正常或 50% 70342.5 50%69%70, 200 34, 60 2.5, 4.1 70%99%200604.1 闭塞无血流 信号 无血流 信号 无血流 信号 l2. 以CDFI或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椎动脉从V1V3 全程血流充盈状态。 l3. 以脉冲多普勒检测V1、V2、V3血流频谱,并 测量V1、V2峰值及舒张末

16、期流速。 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步骤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步骤 l1. 以灰阶显像从无名动脉上行或从颈总动脉下行观 察左、右侧锁骨下动脉血管走行、结构,测量内径。 l2. 以CDFI观察锁骨下动脉血流充盈情况。 l3.以脉冲多普勒检测锁骨下动脉血流频谱,测量收 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流速,血管狭窄时注意鉴别狭窄 的位置与椎动脉开口水平的关系。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 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 逆行流向锁骨下动脉远端,导致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征候群。 临床表现 l通常可无症状 l当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时表现为眩晕、复 视、视物模糊、共济失调、头痛、头晕、 患肢血压低下、锁骨上窝闻及收缩期杂音 。 锁骨下动脉盗血症 显示椎动脉血流方向 与颈总动脉相反 VA 声像图表现 l灰阶:患侧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显示管腔狭窄 、闭塞或有血栓、斑块回声。 lCDFI: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