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2217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教案刘伦武一、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2.在掌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探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收入理论,公共财政政策作用的一般原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的公共经济问题。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有重点的讲

2、授,辅以读原著、课堂讨论、写小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教学进度表见教学进度表。五、各章节的具体教学方案第一章 导 论一、教学目标:1、掌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内涵2、了解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3、懂得公共部门经济学发展和兴起的原因和背景二、教学内容1、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定义2、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4、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三、教学时数3课时四、重难点1、重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定义,产生2、难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五、采用的教学方式讲授为主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七、详细

3、教学过程案例呈现:(案例通过PPT呈现)案例一:关于大蒜、绿豆价格的宏观调控案例二:关于商品房价格的调控案例三:关于中国石油定价机制问题:政府究竟在经济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第一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内涵Q: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活动的主体的那些?A:企业、家庭、政府1、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定义:公共部门经济学又被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学问。所谓公共部门,主要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因此人们有时又把公共部门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注意三点:一是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政党、立法、工、青、妇、NGO及国有企业);而私人

4、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二是政府的行为方式和目标: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三是政府的作用有三个:收入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2、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注意二点:一是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政府的涵义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中央政府第二个层次: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第三个层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第四个层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二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第二层次是研究财

5、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第二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旧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是财政学,研究范围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专注于税收问题;新公共部门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本身,还研究财政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1、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起点:经济学从它一诞生起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2、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兴起: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这一概念。第三节、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学科地位1、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两个连接点:第一个连接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

6、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连接点是公共部门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2、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3、公共部门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4、公共部门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的关系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教学目标:1、掌握资源配置的内涵2、掌握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与政府职能3、了解政府失灵及其表现方式二、教学内容1、资源配置涵义、方式、经济效率的实现2、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3、政府职能与政府失灵三、教学时数3课时四、重难点1、重点: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公共部门的职能2、难点: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及实现的条件五、采用的教学方式讲授为主六、过程考

7、核评价方式和手段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七、详细教学过程 案例呈现(PPT) 1、探讨:择校现象 问题:择校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吗?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最好的?第一节 资源配置一、 资源配置涵义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资源稀缺狭义的资源配置: 如何以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效率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广义的资源配置: 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1、效率原则: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原则):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帕累托更优:资

8、源配置改变后,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没有个人处境变坏。帕累托改进: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即为达到更优而进行的改进。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MSR=MSC2、公平原则:政治领域:平等对待,规则(程序)公平; 经济领域: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衡量标准:劳伦兹曲线;基尼系数3、稳定原则:资源的配置应使得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之中。 宏观经济稳定的衡量标准:物价稳定:零通胀或低通胀;就业充分:低自然失业;经济增长: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产出;国际收支平衡。二、资源配置方式习惯方式:由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并被共同接受和普遍遵守的社会习俗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9、如长子继承、手艺人传媳不传女等。命令方式:由政府或掌权者对所有生产、分配和消费作出决策。(封建王朝、集权经济);市场方式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三、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现1、完全竞争市场均衡:P=MPR=MSR=MPC=MSC结论:完全竞争市场下,每一种产品都可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达到其最佳效率产量水平,从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实现。福利经济学定理:完全竞争=帕累托最优2、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公认条件)人数很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产品是同质的;自由进出和退出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完全的信息和知识。3、为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暗含条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

10、行为的一致性;经济利益的可分性和所有权的确定性;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生产和消费不存在外部经济;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4、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只要是完全竞争达到的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是一致的。定理的政策意涵:市场经济的有效性,以及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原因;市场经济发挥其最佳功能依赖于若干条件,其前提条件失真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为政府出面干预市场运行提供了有力依据。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一、早期政府财政的特征1、指导思想:自由放任: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达到最佳状态)。2、基本特征

11、:A、财政收支起初比封建时期有所削减,随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绝对额虽有所增长,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B、财政收入方面,总体税负较轻,税种设计上以商品税、关税等间接税为主,不征所得税。C、国家预算经常取得平衡,除战争年代,很少出现赤字。D、与预算平衡相对应,国家很少举债,国债负担轻。二、 市场失灵及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符合帕累托最优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并不存在,因此市场不能够完全做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原因:差别产品、交易成本、以及具有规模经济或自然垄断性的特殊行业;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对具有外部性的产品,市场所配置的量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市场不完全; 偏好不合

12、理,存在优值品与劣值品; 信息的不完全,从而影响竞争的充分性;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的存在; 收入分配不公平: 要素和财富的初始分配不公平。第三节、政府职能与政府失灵一、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与政府经济职能(一)政府经济活动的具体范围 由政府部门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不能通过市场有效供给的公共产品和劳务; 由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来排斥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矫正外部效应; 由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法令、实施禁止垄断、维持市场有效竞争的措施,保证竞争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 针对非价值性商品进行社会规制; 由政府部门运用各种政策手

13、段对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由政府担当起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干预经济的运行。(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稳定经济职能三大职能间的关系 三个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效配置资源、公平分配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稳定经济是有效配置资源和公平分配的结果,三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政府三职能的关系最终归结为效率、公平及稳定增长的关系,也就是公平与效率对稳定经济的影响。二、政府失灵及主要表现1、政府失灵:政府也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2、原因或表现: 有限信息:政府同样并不能掌握完全的信息,难

14、免出现决策失误; 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力有限; 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 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3、 “政府失灵”的政策意涵: “政府失灵”表明,政府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过分夸大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作用。同时政府干预也会带来成本。因此要慎用政府干预。三、 两种失灵下的混合体制与第三部门作用1、混合经济体制。 指既有市场机制,又有政府机制,二者同时起作用的现代经济,是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的结合体。2、混合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私人经济目标与公共经济目标相结合; 个人经济决策与政府经济决策相结合; 自由放任和政府管制相结合; 政府与企业、私人分工合作; 私人经济因政府介入而受到的损失

15、将会在公共领域里得到某种补偿。混合经济体制的三种模式: 政府干预型市场经济:美国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日本、韩国 社会市场经济:德国3、第三部门:是非政府组织中的一种形态,一般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大多是有公共资金参与的,执行某种政府职能或提供某种准公共产品,以民间方式开展经营活动的非盈利机构。第三章 外部性一、教学目标:1、掌握外部性的性质2、掌握外部性的治理对策二、教学内容1、外部性的一般概述2、外部性图解分析3、外部性的私人对策4、外部性的公共政策5、外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教学时数4课时四、重难点1、重点: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失效的分析及外部效应的纠正2、难点:科斯定理在纠正外部效应中的应用五、采用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