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2138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讲解(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传染病护护理学课课程简简介 u课程安排: 理论(24h)+实验课 (4h) +见习(4h) u课程成绩: -平时出勤10分(包括实验课 及医院见习) -作业20分(实验报 告,见习日记或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70分 传传染病护护理学 u课程安排: 2017-02-28 概述及传传染病常见见症状体征的护护理 2017-03-07 概述、钩钩端螺旋体病 2017-03-14 狂犬病、流行性感冒 2017-03-21 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肾综肾综 合征出血热热 2017-03-28 流行性乙型脑脑炎、登革热热 2017-05-09 病毒性肝炎 传传染病护护理学总论学总论 护护理学临临床教研室 胡亚

2、亚南 目的要求 p 掌握传染病、传染源、消毒、隔离的概念。 传染病的诊治、预防特点。 p 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 过 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诊治、预防。 p 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概念 传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 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 旋体)或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 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 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 感染性疾病。 肺结结核 郑郑成功 登革热热 同治皇帝 天花 罗罗斯福总统总统 小儿麻痹症 历史上的第一次瘟疫流行,在公元前五世纪, 几乎摧毁了整个

3、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 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 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并发出异 常恶臭的气味,然后死去。数以万计的家庭失 去了他们的孩子与主要劳力。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在公元6世纪突现于中东 ,然后一路流行至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 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 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 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并导 致了一个帝国东罗马东罗马 帝国的衰落。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14世纪,欧洲黑死病爆发,整整持续3

4、00年,横扫欧 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 月后竟达8000人。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 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 多,以至劳动力奇缺。整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芜 ,粮食生产下降。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类历 史上最严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 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 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 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 的人

5、死于黑死病,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纪。 1894年,意大利医生Alexandre Yersin 才在香港鉴定出它 的病原体:鼠疫杆菌(Yersina pestis,或Pasteurella Pestis) ,该菌主要经血液传传播,无周期性地爆发,一般最终因其 密集的菌株堵塞了血管,而导致患者死亡。引起瘟疫的病菌 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 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 “黑死病” 患黑死病的人具体症状如下:发烧、咳血、脱水、昏 迷、幻觉、腹泻、淋巴肿大、皮肤溃疡、皮下出血等 ,该病因患处的皮肤常常变成蓝黑色而得名。一般在 发病后,病人多则四五天,少则数小时

6、,即将命归黄 泉,死亡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由于无特效药可治, 这种可怕的疾病长期以来,一直被迷信的人类认为类认为 是 鬼神对对自己的惩罚惩罚 。 “登革热热” 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 。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1978年5月广东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镇 首先发发生登革热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此后于1979、1980、 1985年小流行。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此 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通过现过现 代化交通工具远远距离传传播, 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严重且致命的登革出 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其病死率可达12%至44%,是一种具有

7、 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 从1817年起,世界上共有7次霍乱大流行,每次都迅速传遍全球,死 亡人数多得难以计数。 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 亡。尽管这场 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 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 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 1976年9月,古怪的埃博拉病毒首次公开亮相在扎伊尔北部的雅布库 小村。第一例患者马波罗洛克拉在全身血污中死去。很快村子里的人 接二连三地死亡。这种病毒迅速蔓延,疯狂地屠杀埃博拉河沿岸的村 民致使600多人感染发病,400多人丧

8、生,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 埃博拉”病毒因此而得名。 20世纪初,全世界每年有3亿人感染疟疟疾,约300万人死于此病。在印 度每年直接或间接死于疟疾的达100万人以上。世界性大工程巴拿马 运河开挖时,建造这项 工程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很多工人患了疟 疾和黄热病,使工程根本无法继续进 行。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自1882年柯霍发现 结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 已达2亿。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 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还有艾滋病。自从1981年全世界发现 首例艾滋病人以来 ,目前全球感染人数将近4,000万人,其中非洲感

9、染者 的绝对 人数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艾滋病传播迅速 ,病情凶险,病亡率几乎100%,是不折不扣的“第一杀 手”。 1994年,印度发生大规模鼠疫,国民经济 遭受重创。 1995年,非洲再现埃博拉出血热热(2001年、2003年又再 次流行)。 1996年,英国发生疯疯牛病。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历历史上传传染病对对人类类造成的灾难难 1997年,香港发发生禽流感(2001年5月,禽流感又在香 港卷土重来)。 1998年,东南亚“尼巴”病毒引起脑脑炎。“尼巴”病毒名称 源于马来西亚的村庄名,在1998年和1999年共使276名 马来西亚人和新加坡人患病,迫使屠宰场和养殖

10、场将 100多万头生猪屠宰销毁。 2000年,非洲发发生裂谷热热。 2001年,欧洲发发生口蹄疫。 2002年,美国爆发了西尼罗热罗热 ,已经有数十人感染此病 死亡。 第一节节 传传染病概述 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原体,它在人体内 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疾病有 本质上的区别。 (一)有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 (二)有传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感染后免疫:主动动免疫 传传染病的临临床特征 病原体通过过各种途径进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 过过程。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进而引起组组 织损伤织损伤 、炎症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变,主要取决于 病

11、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病原体被清除 (二)隐隐性感染 (三)显显性感染 (四)病原携带带状态态 (五)潜伏性感染 清除病原体 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 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所清除,如胃酸对少量痢疾杆菌、霍乱弧 菌等的清除作用。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 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 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 疫(通过预 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 所清除,不引起临床表现。 概 念 概 念 隐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 后,仅诱导 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 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 何症状。 显显性

12、感染又称临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 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引起 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带状态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 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 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原携带带者具有传传染 性,可成为为重要的传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 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 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 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 疱疹、带状疱 疹、疟疾、结核等。 概 念 传传

13、染病病程发发展的临临床表现现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在体内繁殖、转转移、定位、 引起组织损伤组织损伤 和功能改变变,导导致临临床症状出现现之前 的整个过过程称为为潜伏期。 前驱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显开始为为止 症状明显显期:急性传传染病患者渡过过前驱驱期后,该传该传 染病所 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获得充分表现现,病情 达顶顶峰。 恢复期:体内病理生理过过程基本终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 消失。 (二)临临床类类型 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按病 情轻重可分为轻 型、典型(也称为中型或普通型)、重型和爆发型。 传传染病流行过过程的基本条

14、件 传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 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患者 -隐隐性感染者(脊髓灰质质炎) -病原携带带者(伤伤寒、细细菌性痢疾) -受感染的动动物(狂犬病、鼠疫) 传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 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传传染病的传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流感、肺结核等 经水传播:病毒性肝炎、血吸虫、菌痢等 饮食传播:肠道传染病等 接触传播:狂犬病、性病等 虫媒传播:登革热、疟疾等 土壤传播:钩虫、破伤风、炭疽等 血液、体液传播:乙肝、艾滋病等 影响流行过过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是指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

15、理、气 象和生态等条件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和 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生活 条件和风俗习惯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 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节 传传染病的诊诊断与治疗疗 传传染病的诊诊断 临床资料:病史,体征 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及生活习惯, 预防接种史及既往病史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 料: (1)一般检查:大小便常规,血常规, (2)病原学检查 :血液、骨髓涂片 (3)分子生物学监测 :分子杂交等,如肝炎病毒的DNA (4)免疫学检查 :流行病学情况及人群免疫水平 -特异性抗体检测 -特异性抗原检测 -免疫标记技术 -其他 (5

16、)其他检查:X线,超声,CT和MRI,内镜检查 ,纤支镜 等 传传染病的治疗疗 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合理饮食,补充维生素 特异性病原治疗:抗生素、抗病毒药 对症治疗:高热,脑水肿,抽搐 康复治疗:针灸,理疗 中医中药疗法:调理,(黄连、鱼腥草及板蓝 根 抗微生物) 感染过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 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致病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侵袭袭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长、繁殖的 能力。 (二)毒力 由毒素和毒力因子所组组成。 (三)数量 在同一种传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 病能力成正比。 (四)变变异性 是指病原体可因环环境、药药物或遗传遗传 等因素而发发 生变变异。 感染过过程中的免疫应应答 (一)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对侵入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