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1680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再看一遍申论格式-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概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怎么考70分以上一、作答方式 在申论考试中有两个要件会影响到考生的分数,一是答案的内容,应该符合出题人的标准答案;二是答案内容的表现形式,即书写,要有利于阅卷人的采点给分。很多同学在备考环节都进行了认真的复习以及真题演练,但很少注意到自己答案书写的格式是否符合阅卷人的要求和习惯,这样往往导致考生的严重丢分,甚至比答案内容错误而引起的丢分更严重。下面就申论考试答题的书写形式上的一些问题提醒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1、分条作答 分条作答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一条一行。这是在行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此种格式,也就是例:答:1、。 2、。 3、。 这是阅卷人最喜欢的书写形式,而且极利于采点给分。这里要提

2、醒同学注意分条的时候尽量用阿拉伯数字的1、2、3、,而不要用汉字的一、二、三或者是首先、其次、再次。因为后面的两种都属于汉字的字体,与答案的内容不容易进行快速区分,而阿拉伯数字则比较明显,阅卷人也不会因为你用阿拉伯数字而扣你的分数。第二种,分条不分行。这是在答案内容较多,而行数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的格式。例:答:1、。2、。3、。4、。5、。 这种格式有几点需要注意。分条是为了让阅卷人快速找到你写了几条并且分别在哪里以有利于他快速采点给分,但是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用了这种形式却没起到这种效果。所以要求:1、要用阿拉伯数字。2、条与条之间适当空格,或者上一条的句号占一格,标号再占一格。3、把阿拉伯数

3、字写大,与字差不多大,但不要涂黑。4、可以在阿拉伯数字外面画圆圈,但是圆圈一定要大,差不多和字一样大,这样才比较明显,阅卷人绝对不会因为圆圈过大而扣分,相反还比较喜欢。 以上是申论小题分条作答的格式和注意事项,请大家切记,申论小题只有以上两种格式,任何题目都要分条作答。2、书写整体印象 (1)尽量写大一点。最好占到格子的八成以上,但不要出格。申论都是答题卡阅卷,考生的答案要扫描到电脑上阅卷,如果太小,阅卷人看起来困难,心情不好而且还要拖动鼠标去放大,极耽误时间。如果写的太大,又显得拥挤没有空间,依然看不清楚,所以写到格子的八成到满格刚刚好。 (2)字体工整,正楷为宜。既然是扫到电脑上,大家可以

4、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字体在电脑上最容易看清、最好看?当然是类似于WORD文档的宋体字和黑体字了。所以要求大家在答题的时候不要用草书或行书,最好用行楷或正楷。 (3)尽量不涂改,衣冠整洁。不涂改其实不太可能,但是可以作到像没有涂改一样。如果你写错一个字,用“单横线”平行着划一道最好,很不容易发现你有涂改。有时候考生觉得某句话写得不合适,想重新写。这是没有必要的。3、答题字数:少答不要上当 很多考生都想把格都写满了,这是一个陷阱!因为题目规定是不准超过200字,却在答题卡上给你300个字的空,这是故意坑人的,一写多就上当了!有时候很多考生觉得如果写不满,自己心里不安,于是就一句能说明白的事,再啰嗦一

5、点凑个字数。这样就又上当了!要求“不超过200字”,写100符合要求,写50也符合要求,但一超出200字的界线,就不符合要求,肯定要扣分,或者在有些时候阅卷老师被要求对于超出要求字数的部分根本不予阅读采纳,写了也是白写。而且,如果写的太多会影响阅卷人的阅卷速度和心情,得不偿失。特别是一些题目中有“简明扼要”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答案精炼、内容较少、意思表达明白关键词不要遗漏即可。标准答案中一个要点通常不超过20个字,即使超出20个字,也是因为里面有特别长的短语。总之情况很少。 在阅卷中,如果考生答在采分点上,几个字甚至一个词就够了。而如果答偏了答偏了,写的再多也没有意义。有很多考生就是写了很

6、少的字数,只有精炼的干条条却拿了满分,而长篇大论的考生却拿了很少的分数,即使在采分点相同的情况下,也一定是字少的考生分数高一些,因为用较少的字数概括了同样的内容要点。 因此,在答题时尽量少答、语言精炼,在说明白的前提下,不漏关键要点的前提下,越少越好。4、大作文勤分段 大作文勤分段的道理和前面分条作答的道理一样,如果分成三四段,则一千字的大作文平均下来一段都要三百字,十几行。这样会导致阅卷人难以快速发现文章的中心主题以及论点、论据和文章的框架结构,而且容易导致阅卷人快速的跳读。 如果多分段,则阅卷人至少也要把每段的前两句话看一下,了解文章每段在讲什么,实际上这就逼着阅卷人大概看完了文章,了解了

7、文章的大概内容和逻辑结构,对于大作文的分档定级有重要作用。 建议按照各人的写作习惯和文章的要求,尽量分到六个自然段以上为宜。5、语言的表达方式 很多考生会忽视试卷前面部分的注意事项,在这里要提醒广大考生注意有“请用现代汉语”作答的要求。因此,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措辞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有之乎者也等古文的形式。有同学会用几个排比加强,如“知否?”“非也”这是不允许的。 (2)不要出现英文。很多同学英语水平不错,认为某些单词更能准确表示其含义,但要注意:第一,英文不是现代汉语;第二,阅卷人的英文水平未必高;第三,英文可能会被认为是明显标记。 (3)不要用网络语或流行语、热词。如“犀利”、“

8、雷人”,这些都不属于正式的语言范式。 (4)不要写与考试无关的话。有同学写“字太草请见谅”,“阅卷老师辛苦了”等,都是可笑的行为。 (5)语言尽量朴实,不需要华丽词藻。因为申论是议论文,不需要语言优美,有考生把它理解为高考作文是不对的。6、合理使用排比 排比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加气势和说服力,应当合理利用排比句。但前面三道小题是在客观的回答问题,不能滥用排比句,而是就问题给出合理的答案,不需要气势和文采,所以排比句的使用应仅限于大作文当中。二、 基础题型重点难点1、概括题常见分类方法(1)既定分类法 遇到分类的话,首先考虑既定分类法,即材料中是否已经给出了明显的分类提示,可以直接摘抄。如:【20

9、11年国考省部】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材料中“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由此可见,本题的答案应该分为两类:治黄工程角度和水文植被角度。(2)主体分类法 当材料中没有明显提示,则考虑是否可以主体分类。常见的主体分类包括宏观的社会和政府,中观的组织机构如企业、学校、医院等等以及微观的家庭、个人。如:【2011年国考地市】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要

10、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此题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运用主体分析法,审题时就可猜测出本题可能与政府、学校、家庭、随迁子女个人有关。但是答案是否与审题猜测一致还是要具体看材料。(3)维度分类法 维度分类法也是比较常见的,是分析问题、原因、影响以及提出对策的参考依据。维度包括思想观念、政策方针、资金投入、技术手段、舆论导向、法律制度、监管执行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原因的分析可以采用内外因、主客观分析法,一般情况下题目中问的主体是人,那么通常是按主客观分类,如2011年国考省部中问到“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也可按主客观进行分类;如果题目中问的是事

11、物,那么通常是按内外因分类多方面的原因,如2010年国考地市中问到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可用内外因分类。 申论考试的特殊性在于小题的所有答案几乎全部来源于给定资料,而给定资料通常也会有分类的提示。究竟使用既定分类、主体分类还是维度分类要依据给定材料,分类的原则是按照同一分类标准,分类之间不能有重叠交叉。2、分析题评价类观点 近年申论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词句分析题或观点分析题,尤其本次浙江省考试将纳入统一联考中,此类评论型题目出现几率将大大增加。根据往年考试经验,此类题目失分比较多,严重影响着考生的整体成绩。事实上,此类题目是有规律可循的:例1“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

12、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600字。例2 给定资料6中提到“有人用水来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例3 “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例4 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

13、识。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400字。共同点:1、题干中的句子都是某个人的观点,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这句话都是在强调某件事或某事物的重要作用。3、要求中都强调“全面、准确”。4、作答范围一般都是通篇材料。5、材料中通常会明显指出目前存在着问题,该事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类题目一定要把握好整篇申论材料的主题,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题目字面意思作者观点申论材料主题例1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要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要发展海洋经济例2文化像水一样,在无形中形成,隐藏在其中,凝结着一切;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万物,难以阻挡。要发展和传播文化要发展和传播文化例3非物质

14、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加重要。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例4制造业决定着未来经济是否繁荣发展要发展制造业要发展制造业答题思路如下:1、表态:此观点正确或错误或片面。2、解释字面意思,重点突出命题者的观点。3、论证过程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样做的影响,重点是意义;这样做有什么可行性(即有什么优势或者别人已经做过而且取得明显成绩,可以借鉴)。4、提出对策,怎么办。3、对策题常见对策来源第一,材料中现有的对策。顾名思义,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摘抄。主要体现在两种材料中:权威型的理论材料和别人的成功经验。如:针对低碳经济的试点工程,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准备制定关

15、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出台相关政策,更重要的应该是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资源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乃我国能源经济领域的权威学者,从他的话中可得,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有二:一是出台政策支持;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资源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青海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郑秀龙介绍,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1620人,有超过20800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超过96%。他告诉记者,2011年,省内中职院校积极进行专业调整,对那些适应省情、就业前景较为乐观的专业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此段材料讲述青海省就业率超过96%,是就业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而青海就业率高的经验在于对适应省情、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优先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要想解决就业难题,可以从专业调整这个对策入手。第二,根据问题或原因反推出对策。如:某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全国各地政府出面捕杀的时间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此外政府和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也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