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1406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p45页)(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第1期(企业国有资产法专辑)中心组学习参阅北京市国资委宣传工作处编 2009年1月本期要目国务院国资委:深刻认识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意义2国务院国资委:全面理解企业国资法的主要内容3吴晓灵:实业企业和金融企业都应遵守企业国资法6安 建:企业国资法旨在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7魏 杰:企业国资法有利于企业国有资产的顺畅流动 8李曙光:企业国资法是“小国资法” 9中国出台首部企业国有资产法 10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立法1215年国资立法争执焦点:国资委定位 20企业国有资产法: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25企业国有资产法六大创新与突破 27形势政策国务院国资委:深刻认识贯彻实施企

2、业国有资产法的意义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是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宪法第7条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富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积累了数量巨大的企业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法作为国有资产监管领

3、域的基本法律,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权益归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家出资企业及其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国有资产的监督等基本问题作出了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经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二)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是坚持改革方向,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并依据国务院授权对中央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20

4、03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的方式确定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人民政府相继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分别依照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对相关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肯定了五年多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目标。企业国有资产法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目前,以企业国有资产法为龙头,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公布的21个行政

5、规章和115个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包括各省市国资委起草制定的1800多件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完善国有资产立法取得重大进展。认真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必将进一步推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为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条件。(三)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党的十七大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要求。实践证明,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以来,我国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逐步到位,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制

6、度逐步健全,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进入了全新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效遏制了改革改制过程中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企业国有资产法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基本做法,对于国家出资企业管理人选任与考核、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等作出了进一步规定,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国务院国资委:全面理解企业国资法的主要内容1、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调整对象。企业

7、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其调整对象为企业国有资产,即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从企业所涉及的领域看,不仅包括工商企业,还包括金融企业。从企业组织形态上看,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等各类国家出资企业。2、企业国有资产法确立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企业国有资产法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出了相应规定:一是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二是明确规定了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企分开、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

8、出资人职能分开、不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原则,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三是明确了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3、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其职权和责任。企业国有资产法在总结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在第二章明确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并对其依法享有的职权和应承担的责任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

9、理机构,是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有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委派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议等。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保障出资人权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4、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了国家出资企业的财产权及其对出资人的相关责任。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的国家出

10、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国家出资企业对其所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同时,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法经营管理,接受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对出资人负责。国家出资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

11、、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出资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出资人分配利润。国家出资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5、企业国有资产法确定了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相关规则。选择并考核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是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重要职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法任免或者建议任免的企业管理者的范围,从品行、任职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任职条件和程序、履

12、行职责的要求作出原则规定。同时,为保障和督促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履行忠实和勤勉义务,企业国有资产法对管理者兼职问题作出限制,规定了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考核与奖惩等内容。6、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涉及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企业国有资产法立足于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立场,要求国家出资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同时,还分别就企业改制、与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转让等重点问题作出

13、具体规定,对于保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利益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据。7、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相关原则。为充分保障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收益权,企业国有资产法要求国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取得的国有资本收入及其支出实行预算管理。同时,还就编列预算的收支项目、预算编制方法等作出原则规定,授权国务院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8、企业国有资产法强化了国有资产监督。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是保障全民利益的根本措施。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和国有

14、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等,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审计机关依法对国有资产相关工作进行监督。企业国有资产状况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还应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此外,企业国有资产法还对有关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相应规定,有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专家解读吴晓灵:实业企业和金融企业都应遵守企业国资法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对于企业的治理结构来说,无论是实业企业还是金融企业,它的治理结构应该是一样的,因而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它在资产管理方面都要遵守现在的企业国有资产法。 吴晓

15、灵说,企业国有资产法调整的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说得通俗点就是管的是资本。对于资本来说,无论是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它的运作和管理应该说原则是相同的。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这一规定明确了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适用于企业国有资产法。 吴晓灵强调,由于金融业经营的是资金,具有比较强的外部性。出于这样的原因,国家会对金融企业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因而在附则中提出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但是,共性是由这一部法律来调整的。 此外,在回答记者有关在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后,金融业的国有资产是否将统一由国资委监管,还是另外安排财政部或央行监管的问题时,吴晓灵说,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后,金融企业的管理要遵守这部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出资人的职责,“这并不意味着金融企业的出资人代表都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来源:新华网)安建:企业国资法旨在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建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