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9718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机械安装与维护解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机械零部件装配 新设备由零部件装配而成;机械设备使用一 定时间后进行检修也需要装配工作。本课程偏重讲检 修,多介绍设备检修后的装配。所谓装配,就是将零 部件按一定技术要求组合连接成整台设备。 2.1 机械装配工艺管理 装配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质量影响很大,如果装配不当,即使 所有零部件加工都合乎质量要求,也不一定能生产出合格的,高质 量的设备. 一、装配工作组织形式 固定式:全部装配工作固定在一个或几个工作地点完成。旧设 备检修后多用这种装配组织形式。 移动式:将零部件用运输小车或运输带从一个装配地点移送到 下一个装配地点,在一个装配地点只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 地点装配工作的总

2、和就是设备的全部装配工作。某些大型新设备采 用这种流水线式装配组织形式。 二、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1、分析设备样图,掌握装配的技术要求与验收标准。 2、依设备结构与装配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装配方法及所需机具。 3、确定装配顺序,最好依设备结构先定出一个装配基准件。 4、确定工时定额及要求的工人技术等级。 三、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1、装配精度 包括零部件之间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 2、装配尺寸链 包括直线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 四、零部件联接方式 1、固定联接 如螺栓联接,键联接,焊接,粘接,铆接,过盈配合联接等。 应注意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与紧固性。

3、2、活动联接 如滑动轴承与轴颈联接、齿轮啮合等。 应保证零部件的正常接触,运转灵活。 五、常用装配方式 旧设备检修装配可用单件修配法。 如果成批设计制造多台新设备可用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法 ,大数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直接选择装配法,分组装配法 ,复合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单件修配法,合件加工装配法 ,自身加工装配法),调整装配法(固定调整装配法,可动调整装 配法,误差抵消调整装配法)。 六、编写装配工艺文件 包括装配工艺过程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2.2 过盈配合装配 配合的种类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此时,孔的 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4、 由于孔、轴的实际尺寸允许在各自的公差带内变动,所以孔、轴配合 的间隙也是变动的。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装 配后的孔、轴为最松的配合状态,称为最大间隙Xmax;当孔为最小 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大极限尺寸时,装配后的孔、轴为最紧的配合状态 ,称为最小间隙Xmin。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此时,孔 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在过盈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 小过盈Ymin,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 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紧状态。 (3)过渡配合 可能

5、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 差带交叠。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间隙X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 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紧状态。 三种配合类别的区别 (1)间隙配合 a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b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的上方; c允许孔轴配合后能产生相对运动; (2)过盈配合 a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小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b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的下方; c允许孔轴配合后使零件位置固定或传递载荷; (3)过渡配合 a孔的实际尺寸可能大于或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6、 b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c孔轴配合时,可能存在间隙,也可能存在过盈; 过盈配合装配的目的:采用过盈配合主要是使配合零件的联接能承受 足够大的扭矩,轴向力及动载荷,故零件的材料应能承受最大过盈所 引起的应力。配合零件的联接强度应在最小过盈时得到保证。 过盈配合装配的要求:需保证相关零部件材料强度,即这些材料应能 承受最大过盈量引起的应力;还需保证联接强度,即过盈配合应能保 证在最小过盈量的联接条件下仍能传递规定的轴向力或扭矩,包括动 载荷。 一、常温下的压装配 适用过盈量不大的情况。 压装方法:对于过盈量很小的小型零部件。可用人工锤击压入;对于 过盈量较大,零部件较大的情况,可用压

7、床压装。 估算压入力P的经验公式(常温下), (1)对于钢轴,钢孔件: P=28(D/d)2-1iL/(D/d)2 (KN) (2)对于钢轴,铸铁孔件: P=42D/d+0.3iL/(D/d+6.35) (KN) 式中D-孔件内径,mm;d-轴件外径,mm; i-实测过盈量,mm;L-配合面长度。 例:轧机齿轮座扁头D=750mm,d=450mm,i=0.49mm,L=575mm, 采用常温压装 P=28(750/450)2-1*0.49*575/(750/450)2=5048KN 需压床压力 P=1.3P=1.3*5048=6563KN 1、常温下压装用铁锤加铜棒打入即可; 2、依估算增大2

8、0-30%选压床; 3、压入前配合面应涂润滑油; 4、零件配合面粗糙度应不低于12.5; 5、常温压装还可用液压整合法:向孔件内压入高压油,使孔径增大,将 轴件压入,此法适用大型或经常拆卸的配合。 二、热装 加热孔件,待孔径膨大后装入轴件,冷却至常温即成。 1、适用于过盈量大,零部件较大,但孔件相对较小的情况,无压床时装配小零部 件也用热装。 2、估算加热温度t 的经验公式: t=t。+(2-3)i/(k*d) 式中t。-环境温度, ;i -实测过盈量,mm; d-未加热时实测孔径,mm;k-孔件材料的膨胀系数,1/。 一般用半导体测温计、测温蜡笔、测温纸片测温。若用过盈量较大(为配合零部 件

9、过盈量3倍)的样杆能插入加热后的孔中,即可认为已加热到位,就无需估算 温度并测温了。 例:上述齿轮座扁头d =450 mm,i =0.49 mm,k=11*10(-6) /, t。=20,则 t=20+3*0.49/(11*10(-6)*450)=370 3、加热方法:浸入热机油,火焰加热(燃烧木柴或焦炭,乙炔燃烧,煤 气燃烧),电加热(电阻丝加热,电感应加热)等。 重点理解电感应加热法(原理和计算方法) 电感应加热法需绕线匝数N及导线横截面F计算如下式: N=45E/A (匝) F=1.5D/(N) mm2 式中:E-线圈内感应电动势,依具体情况而定,V; A-孔件(相当于电感应铁芯)需加热

10、的表面积,cm2; D-孔件平均外径,cm; -导线内电流密度,=3-4A/mm2; 加热后用石棉板包住保温。此法加热均匀,且易控制。 三、冷装 冷却轴件到一定程度后装入孔件,至常温即可。 1、适用于过盈量大,零部件较大,但轴件较小的情况,无压床时装配小 零部件也可用冷装。 2、估算冷却温度t 的经验公式 t=t。-(23)i/(k*d) (以此公式为准,书上公式有错) 式中t。-环境温度, ;i -实测过盈量,mm;d-未冷却时实测孔 径,mm;k-轴件材料的膨胀系数,1/. 3、冷却方法:固态CO+酒精或丙酮(可冷至-75),液氨(可冷至- 120),液氧(可冷至-180),液氮(可冷至-

11、190)等冷却剂。 有制氧设备的厂家宜用冷装方法。 四、热装实例 1、已知条件:500人字齿轮轴齿形联轴器的外齿套。齿形联轴器的 外齿套相对于齿轮轴小得多,宜用热装。装配时常温t。=20,轴径 d=500mm,过盈量i=0.42mm,联轴器的膨胀系数k=12*10(-6) /。 2、计算加热温度,选择加热方法,趁热装配。 t=t。+3i/(k*d) =20+3*0.42/12*10(-6)*500 =230 3、加热。 4、测温。 5、装配。 2.3 机械传动部件装配 齿轮,蜗杆蜗轮传动是最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 弹性柱销联轴器,齿轮联轴器是最常见的两种轴与轴之间的联结件。 一、齿轮传动装配 圆

12、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装配技 术标准要求。工厂内所用齿轮多为7、8、9、10级四个精度等级,装配 时可以依齿轮制造精度等级确定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装配要求:将齿轮正确的装在轴上,装配位置应准确,啮合齿 轮的齿间应有一定的间隙,齿的表面应接触正确,并具有一定接触面积 ,转动要灵活。 2.3 机械传动部件装配 齿轮,蜗杆蜗轮传动是最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 弹性柱销联轴器,齿轮联轴器是最常见的两种轴与轴之间的联结件。 一、齿轮传动装配 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装配技 术标准要求。工厂内所用齿轮多为7、8、9、10级四个精度等级,装配 时可以依

13、齿轮制造精度等级确定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装配要求:将齿轮正确的装在轴上,装配位置应准确,啮合齿 轮的齿间应有一定的间隙,齿的表面应接触正确,并具有一定接触面积 ,转动要灵活。 对于高速转动的大齿轮,装配前要进行必要的静平衡试验,防 止投入工厂工作后产生大的振动。 齿轮装入轴上后应用千分表与量规检测其径向跳动与端面跳动 。允许值与齿轮分度圆直径,模数有关。齿侧间隙有零侧隙D,较小 侧隙Db,标准Dc,较大侧隙De四种,重型机械的闭式齿轮传动多用 侧隙Dc,开式齿轮传动多用侧隙De,一般装配时凭经验取侧隙为( 0.06-0.10)m,此m为齿轮模数。 可用塞尺或千分表测量齿侧隙;装配比较重要的齿轮

14、传动可用 压铅法测齿侧隙与顶隙。 装配后还要检测啮合齿轮中心距偏差,其值因齿侧隙要求不同而 异。圆锥齿轮应保证相关节圆锥母线,顶点分别重合,啮合齿轮中心 应无歪斜与偏移,保证垂斜量不超过0.05mm-0.1mm,偏移量在(0.01 -0.06)mm范围内,此m为圆锥齿轮端面模数。 要求轮齿磨合前沿齿高,齿长方向接触斑点不小于30-40%,磨合 后达到50-60%。可用涂色检测啮合接触情况。在轮齿啮合比较正常时 ,可用研磨膏磨合;在啮合接触较差时需要刮削或镗销齿轮。研磨膏 主要由研磨粉和润滑油脂混合成,如某种成分为研磨粉58%,润滑油 30%,油酸20%,硬脂10%。应依齿轮钢种与齿轮硬度选用适

15、宜的研 磨粉料粒度,规格及润滑剂。通常研磨轮齿时,圆周速度不超过1.5- 2m/s。 二、蜗杆传动装配 蜗杆蜗轮装配要求: 1、两轴线相互垂直,且蜗杆轴线应在蜗轮齿轮的水平面内; 2、中心距要正确; 3、应有适当啮合间隙与足够接触斑点。正确的接触要求斑点多分布 在轮齿中部偏向蜗杆旋出方向。 齿侧隙可用百分表测定,一般设备配用的蜗杆传动也可凭经验用人 手盘动蜗杆行程量加以判断。 蜗杆传动要求的接触斑点,传动侧隙可见国家有关标准(如YBJ203 -83)规定。 三、弹性柱销联轴器装配 弹性柱销联轴器是利用若干非金属弹性材料 制成的柱销,置于两半联轴器凸缘孔中,通过 柱销实现两半联轴器联接,该联轴器

16、结构简单, 容易制造,装拆更换弹性元件比较方便,不用 移动两联轴器。弹性元件(柱销)的材料一般 选用尼龙6,有微量补偿两轴线偏移能力,弹性件工作时受剪切, 工作可靠性极差,仅适用于要求很低的中速传动轴系, 不适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况。弹性柱销联轴器 轴中的柱销在工 作时处于剪切和挤压状态,其强度条件就是计算弹性柱销横截面上 的剪切强度和柱销与销孔壁的挤压强度。 装配要求:按设计要求调定两半联轴器之间的间隙,一般为 3-8mm,将套有橡胶弹性体的柱销装入成圆周均布的孔中,用螺母 拧紧柱销固定于主动端半联轴器上。制造厂应保证半联轴器大盘圆 柱面与中心轴孔同轴度,且两半联轴器柱面直径相等,此大盘圆柱 面常作为联轴器装配安装时的检测依据。 装配时检测两大盘的圆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