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9003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索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今年秋季在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正确认识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热点,文章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入手,阐述了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性质 师资建设 改进 教学方式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在全国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是高等

2、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使他们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目前高校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面临着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教学实效性较差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下,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中国近

3、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明确新课程的性质,牢牢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对于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首先应该对本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整有一个总体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设的一门课程,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研读好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有一个总体认识,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的教学定准

4、位、起好调,这是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点。 其次,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述,表明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也不同于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教育,而

5、呈现出鲜明的“思想政治性”,这是本门课程和以往历史教学的根本不同点。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效果,必须牢牢把握其特点,围绕国史、国情和“三大选择”展开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最后,在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性质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

6、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第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

7、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第四,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脱离以上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就会误入歧途,也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水平是重要一环。尤其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

8、门新课程来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更是当务之急,重中之中。 首先,立足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在培训的基础上,实现从原来课程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转化,与此同时,合理引入新生力量,培养一支新老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九八方案中,新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吸收了一批原来中国革命史的师资力量,这个做法仍然值得借鉴。但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同时也需要吸收一些新的教学力量,这样更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运用到新课程的教学中,新生力量不受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影响,更容易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此外,还要对中国近现代史纲

9、要的任课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安排教师参加学术界举办的相关研讨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信息;或安排任课教师到兄弟院校学习访问,促进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互相借鉴新课改的经验;或开设专题讲座,请校外的理论家、专家来校讲课,以便使广大教师分享理论资源,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好地开展新课程的教学。 其次,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以科研促进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课,对从事其教学的教师来说,可能意味着一次全新的开始,既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新起

10、点,也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在这片新土地中,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解决。所有的任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要努力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的获取,除了博览群书和参加社会实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来提高理论素养,通过学术研究来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只有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显示出教学活动的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要组织任课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实践证明,通过教师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考察活动,可以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并且可以为课堂直接提供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来阐明理论问题。

11、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今天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在全国各地有数百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现代革命的历史遗迹分布很广,非常有利于本门课程社会实践的开展。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符合本课程特点的新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该继续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借鉴和吸收,与此同时,作为一本新课程,必须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课程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做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众所周知,灌输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对

12、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来说,单一的灌输式手段已经明显不再适用。因为就课程内容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学生从小学学到高中已经基本熟悉,大学的学习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靠灌输不能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必须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主客体相互呼应的过程,在授课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讲授,主动接受并自觉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目标,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讲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接受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可以在课堂组织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中引导学

13、生去认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比单纯的教师灌输更能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 二是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从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分析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在笔者从事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条件下应当结合新课程内容,沿用此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每一重大历史事件都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在讲这些评价时,除了基本史实引导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案例剖析,通过对具体事例、史料的讲解和分析,不但能

14、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解答,从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学习兴趣,精辟的理论辅之以广博的生动知识与资料,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是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要与好的教学手段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使教学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目前多媒体教学正在各个高校普及,相对来说,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如能辅之以多媒体教学,笔者认为更佳。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以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

15、形象化等特点。教学中,可以将文字和图片、音频、视频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多媒体的内容选材上,要选取时代感强、有较强针对性和教育价值高的纪录片和专题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是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并充分利用当地近现代历史遗迹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阐述的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本身都是通过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所取得的,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就不能讲清中国近现代发展的脉络。实践教学提供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指导他研究

16、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遗迹丰富,把课堂和现实的遗迹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理论认同感,深刻认识近代中国人民的三个历史选择。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应当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集知识性、理论性、生动性于一体,在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开创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陈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华夏文化,2005,(2):64.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