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07883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 姓名:庄金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专门史 指导教师:崔明德 20080301 I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 摘 要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 摘 要 西汉建立之初,匈奴在冒顿单于领导下,在我国北方迅速崛起,成为一个足 以与西汉王朝相抗衡的民族。随着两大政权实力的发展变化,汉匈关系也在不断 变化,双方既有长期的和平交往,又有连年的大规模战争。在汉匈关系历史上,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官员投奔了匈奴。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对中原流入匈奴的 人口问题进行探索,但尚无专文对投降匈奴的各类官员尤其是上层人物作专题研 究,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2、,希望填补这一学术空白。 本文在全面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及社会学等多学 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他 们投降匈奴的背景及原因,探讨了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的类型、心态以及汉匈 两族对此问题的态度,论述了他们在匈奴的地位以及对汉匈双方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西汉官员;投降匈奴;原因;影响 II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WESTER HANOFFICIALS WHO SURRENDERED TO XIONGNU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WESTER H

3、ANOFFICIALS WHO SURRENDERED TO XIONGNU Abstrac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Xiongnu leaded by Modu Chanyu grew up rapidly in the north of our nation, and developed to be a nationality that could match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s the two states actual strength changed, their relation

4、ship changed too. Sometimes they communicated peacefully, but sometimes they were at war. In the history of the two states relationship, some Western han dynasty officials surrendered to Xiongnu for some reasons.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begun to research the problem of Central Plains pop

5、ulation who moved into xiongnu.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special article that studies the officials especially upper stratum officials who surrendered to Xiongnu. This dissertation will do a preliminary study, and I hope it can fill up the sholarly blank. At the base of collecting various kinds of

6、 document data,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problem of Western han dynasty officials who surrendered to Xiongnu systematically.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discusses the type of surrender and elaborates the officials status in Xiongnu and their influence to the two states. Key word:

7、 Key word: Western han dynasty official , surrender to Xiongnu, reason, influence 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

8、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烟台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 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 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 任。 烟

9、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引 言引 言 在西汉王朝存在的二百余年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不断有各类中原人口流入匈奴, 其中既有普通官兵,又有商人,也有普通百姓,还有一些上层人物。近十年来,已有吴明 月、张元城和王庆宪 1等多位学者开始研究中原流入匈奴的人口问题,发表了多篇具有较 高价值的学术论文,拓宽了汉匈关系史研究的范围。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专文对 西汉投降匈奴的各类官员进行系统梳理和专题研究。 本文在全面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进行了系统梳 理,分析了他们投降匈奴的背景及原因,探讨了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的类

10、型、心态以及 汉匈两族对此问题的态度,论述了他们在匈奴的地位以及对汉匈双方的作用与影响,希望 能够进一步深化中原人口流入匈奴问题以及汉与匈奴关系的研究。 1 吴明月: 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 , 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 张元城: 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其影响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2期。王庆宪: 匈汉两地 间的人口流动 ,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 年第 6 期;王庆宪: 生活在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 , 黑龙江 民族丛刊2005 年第 3 期;王庆宪: 中原人口逃入匈奴及其受到信任使用 ,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 年第4期;王庆宪: 匈奴地区的中原

11、人口及汉匈关系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第一章 西汉时期汉匈关系述略 第一章 西汉时期汉匈关系述略 在整个西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始终随着双方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而不断 发展变化。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将按照西汉前期、西汉中期和西汉后期三个阶段来具 体缕述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一 西汉前期的汉匈关系 一 西汉前期的汉匈关系 总的来看,在西汉前期,汉匈之间虽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而和亲是和的方面的主 要表现形式,通过和亲,既避免或减少了战争,又发展和密切了双方的政治及经济关系。 中原地区在经

12、历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后,汉高祖刘邦虽然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 朝,但社会仍不稳定。在政治上,各地异姓诸侯王势力庞大,严重威胁着中央政权,刘邦 对异姓诸王始终持不信任和提防的态度;在经济上,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 弱转粮响,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1,经济 十分萧条。 此时,位于西汉王朝北面的匈奴已经崛起。冒顿单于建立了相对严密的组织机构,并 制定了简单的法规, “其法,拔刀尺者死,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狱久 者不过十口,一国之囚不过数人” 2。在稳定内政后,冒顿单于开始向四周扩展领土,逐 渐控制其它少数民族。向东击破东胡王,俘虏了

13、他的人民,抢掠了其牲畜财产;向西进攻 并赶走了月氏;向南吞并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完全收复了秦时蒙恬所夺取的匈奴土地 和秦时所设的河南关塞;向北降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及薪黎等国。在冒顿单于领 导下,匈奴已成为当时能与西汉相抗衡的强大政权。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 ,燕王臧荼反,汉高祖展开了一系列铲除异姓诸侯王的行动, 韩王信、燕王卢绾以及阳夏侯陈豨纷纷投靠匈奴。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带领匈奴将士侵扰 汉朝边境,汉高祖追击韩王信至白登时被匈奴包围,七日后方得脱险。当时,匈奴与西汉 势均力敌,汉高祖采纳刘敬建议,开始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所谓和亲, “是指两个不同 1 史记卷30平准书 ,第14

14、17页。 2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第2892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 1。 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汉与匈奴约为兄弟” 2,双方处于平等地位;二是划定疆界,长 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单于管辖,长城以内则为汉朝疆域;三是汉朝“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 各有数” 3;四是“通关市”4,允许双方物资交流;五是汉朝将公主出嫁单于为阏氏。 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和亲政策一直是西汉王朝对匈奴的主要政策。但是, 汉匈之间仍有一些磨擦。 汉惠帝即位后, 吕后执政, 公元前193

15、年, 冒顿单于致书吕后说: “孤愤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愤 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 5吕后不堪忍受羞辱,欲发兵出击匈 奴,却受到季布劝阻,鉴于白登之围的教训,吕后不得不忍气吞声,只好遣使送公主到匈 奴和亲,化解了双方的矛盾。汉文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复修和亲” 6,向匈奴表示友好。 此时,汉朝主战派势力开始上升,贾谊、晁错等人公开表示反对“和亲” 。贾谊提出了大 一统的“首足”观和“三表” 、 “五饵”的战略构想,建议设立“属国”以主匈奴;晁错则 提出“以蛮夷攻蛮夷” 、 “徙民实边” 7的思想,但是汉文帝仍然执行汉初以

16、来的和亲政策。 这一时期匈奴时有入边,如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 177 年) ,匈奴右贤王大举入侵河套地 区;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 166 年) ,老上单于率十四万众入侵朝那、萧关,杀死北地 都尉,劫掠当地人民、畜产,烧毁回中宫。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 158 年) ,军臣单于率 六万骑兵分别入侵上郡、 云中。 公元前156年, 汉景帝继位, 继续与匈奴和亲。 公元前144 年, “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 8。面对匈奴的侵扰, 西汉政府主要采取防御措施,将匈奴赶出边境即止。由于汉文帝和汉景帝坚持和亲政策, 1 崔明德: 中国古代和亲通史 ,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284页。 2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第2897页。 3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第2895页。 4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第2904页。 5 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