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17078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一、扶贫开发基本情况双河镇是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全镇辖 21 个村街,4.6万人,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 5 个(春光、六岭、晁仓、许楼、百洋),贫困户 1997 户、贫困人口 4696 人,贫困发生率 7%。其中一般贫困户 711 户 2288 人,低保户贫困户 900 户 2008 人,五保贫困户 386 户 400 人。2014 年全镇减少贫困人口 743 人,2015 年减少贫困人口 719 人,目前实有贫困户 1527 户、贫困人口 3234 人。二、脱贫攻坚推进情况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二年巩固提升”的总要求和“户脱贫,村出列”的总目标,镇党

2、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真正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及时召开党政联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充实镇扶贫工作领导组、成立双河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确定各村(街)扶贫专干,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全面工作;设立镇脱贫攻坚工作站,分管领导担任站长,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党政班子成员落实包村联户制度,及时调整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联村干部兼任工作队队长;各村统一成立村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绘面,镇、村两级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根

3、据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到 2017 年底实现 5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到 2018 年底全镇 4500 多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本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镇党委、政府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四项清单”,把脱贫攻坚列入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压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实行“一票否决”。三是摸清底子、落实包保。通过为期 3 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退出不符合贫困条件 157 户 418 人,新识别贫困人口 461 户 668 人,在“回头看”的基础上,

4、今年又开展精准核查月活动,规范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贫困户 9 大类管理台账。机关站所全体人员全部包保贫困户,每季度至少一次进村入户开展核查,了解贫困户扶贫需求,与贫困户共商扶贫措施,拟定贫困户脱贫时间,完善扶贫手册填写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召开全镇脱贫攻坚推进会,具体部署工作,与 21 个村(街)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制定双河镇精准扶贫手册和双河镇脱贫攻坚规范档案培训指南,解读业务培训要点,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纳入学习教育活动计划。印制双河镇到户扶贫政策明白纸和户用扶贫手提袋等,由各驻村帮扶人员入户走访时张贴发放。此外

5、,通过建立双河镇脱贫攻坚网站、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刷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各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和相关政策,营造“人人重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舆论氛围。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内生动力”的总体局面未根本解决。2、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扶贫工作难以有成效。全镇贫困人口的存量比较大;村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真正从“数字脱贫”转为走“精准实”新路子;有些包户干部由于自己所在部门没有项目、资金,无法给贫困村、贫困户带来具体的变化,在扶贫工作上似乎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难以受到村民欢迎。3、脱贫项目与脱贫计划、实际操作的匹配有难度。如有些村在落实项目上花费

6、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成效甚微,严重挫伤了村级脱贫积极性。四、今年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一)主要目标:推动全镇上下全面行动起来,形成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十大工程”全面实施起来,精准帮扶取得新成效;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脱贫取得新突破;实现 1 个贫困村(六岭村)脱贫出列,再减少贫困人口 608 人。(二)工作重点:为确保打好年度攻坚战役,重点做好 4 个方面的工作。1、切实做好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确保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包保责任精准,扶贫手册填写规范,帮扶措施全程记录,完善“四项清单”和年度滚动计划,实现“系统、台账、手册”三线合一。2、多举措瞄准贫困人

7、口,增强脱贫效果。一是突出抓好产业脱贫。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帮扶,选择有潜在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干部包户,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等组合手段,编制双河镇产业脱贫发展规划,因户因人扶持发展脱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促进产业脱贫。二是突出抓好就业脱贫。选择劳动力状况相对较好的贫困户,通过定向推荐,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脱贫。特别要发挥中小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优势,提供多种岗位,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三是突出抓好光伏扶贫脱贫。对贫困村和“三无”贫困户分期分批实施村级和户用光伏电站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 60kw 村级电站 1 个(六岭

8、村),户用电站完成 193 户,其中六岭 30 户、祁塘 40 户、雨淋岗 40 户、九十铺 40 户、孙岗 43 户。下半年完成 60kw 村级电站 3 个(春光村、许楼村、晁仓村),户用电站160 户,分别是春光 30 户、街道 9 户、许楼 40 户、草堰 10 户、谢郢 30 户、友爱 16 户、晁仓 25 户。3、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脱贫攻坚主动性。完善镇村两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激发镇村干部抓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

9、来、潜力发挥出来,增强主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防止被动扶贫,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4、加强政策宣传,解决“政策梗阻”问题。一方面加强干部培训,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充分领会政策内容。在开展工作时始终将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作为重点,强化政策宣传引领,统一群众思想认识,切实将精准扶贫政策原汁原味地宣传到群众当中去,奠定工作推进的扎实基础。另一方面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将广大贫困户直接受益的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低保“兜底”等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工作流程图,统一制作成政策宣传单,分发给贫困户,并在村公示公告栏张贴

10、上墙,把扶贫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广大群众,使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 10 个村民小组,216 户783 人,其中贫困户 128 户 430 人,低保户 15 户,五保户 20户,353 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 1650 亩,林地面积5700 余亩,退耕还林面积 763.5 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 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 9.8 公里,普通泥土公路 8 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 33 户,进城入镇购房 46 户,土墙房 11

11、8 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 456 户1763 人,其中贫困户 181 户 610 人,低保户 26 户,五保户 22户。全村耕地面积 3620 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自 20xx 年包联黄金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黄金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 3 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由于前

12、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 71 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 58 户,其中:实施 42 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 131 平米,3 室 2 厅 2 卫 1 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 1000 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 16 户,按 50平米建设,1 室 1 厅 1 厨 1 厕。该安置点于 20xx 年 9 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 6 月底前可主体竣工

13、。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 36 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 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 3 万元)。(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黄金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黄金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 1 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 150 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

14、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 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 年努力,实现亩产值 2 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

15、,收益高,月工资保底 3000 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 37 人报名参加培训,16 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 5000 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

16、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 16 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三、保障措施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 220 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 3 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 5 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