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07682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评报告(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 建设单位: 武山县交通运输局(盖章)编制日期: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

2、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议项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建设单位武山县交通运输局法人代表王维君联系人邓宝明通讯地址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宁远大道联系电话13893814371传真-邮政编码741300建设地点天水市武山县洛门渭河大桥立项审批部门武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武发改【2017】19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

3、别及代码E4721桥梁工程建筑占地面积(m2)4852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99.1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1评价经费/预见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洛门渭河大桥位于武山县洛门镇以北,是连接洛门镇和渭河北岸的重要交通通道,修建于1987年,所在线路编号为X457,线路名称为洛榆公路,线路等级为三级公路,桥梁编号为X457620524L0010。该桥现为13-20m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桥长264.0m,桥宽8m(净7+2x0.5m),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台,钻孔灌注粧基础。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该桥修建于八十年代,由于该桥修建

4、年代较早,设计标准低,部分通行车辆超载严重,致使该桥主梁受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17年1月,武山县交通运输局委托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该桥进行了技术状况评定并出具了武山县洛门渭河大桥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报告,评定结果认为:“武山县洛门渭河大桥最终确定为4类桥,主要构件有大的缺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而且桥梁荷载和桥面宽度也满足不了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当地群众出行及农副产品运输,加快洛门镇区小城镇建设步伐,保证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建议拆除重建。该项目已列入甘肃省2017年第三批危桥改造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

5、法规的规定本项目需办理环评手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武山县交通运输局委托甘肃创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运营期造成的污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中

6、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的决定2013年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技术规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

7、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3、项目依据武山县交通运输局关于委托编制“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环评委托书。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料。武山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与本次环评相关的资料

8、。三、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分类界定,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按二类区要求。2、声环境功能区划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确定项目所在地区35m范围内声环境执行4a类标准,其余地区声环境按2类区标准要求。3、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为渭河,根据甘肃省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二级水功能区规划(详见附图2),属于类水域功能区。四、评价目的及原则1、评价目的本次评价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排污总量控制相结合为原则,在调查、核实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环评导则

9、的要求,对本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收集工程所在地区环境基础资料;(2)通过对工程施工期、运营期的分析,以及工程状况调查,客观、准确地弄清工程的“三废”排放情况及排放特征,分析论证环保防治措施以及排污达标情况;(3)分析项目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以及声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及范围;(4)通过对工程污染的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环保治理措施和建议。2、评价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甘肃省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2)坚持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3)尽量利用现有有效资料,避免重复工作,缩短评价周期。五、政

10、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本工程为建筑业中“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中桥梁工程建设项目,行业代码为E4721。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中“鼓励类”的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之规定,因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甘肃省武山县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6-2030),本项目洛门渭河大桥的建设将使现有道路骨架基础上,扩充桥梁交通服务能力,加强安全系数,满足现在和将来交通需求,并使该道路主骨架的路网结构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的轴线,因此,对路网结构的完善、拉动城区渭河两岸

11、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的建设符合规划。六、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洛门渭河大桥改建工程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武山县交通运输局建设地点:天水市武山县洛门渭河大桥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2099.17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省级专项资金及县级自筹。2、现状桥梁情况洛门渭河大桥位于武山县洛门镇以北,是连接洛门镇和渭河北岸的重要交通通道,修建于1987年,所在线路编号为X457,线路名称为洛榆公路,线路等级为三级公路,桥梁编号为X457620524L0010。该桥为13-20m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全桥总长为264m,桥宽8m(净7+20.5m),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台,钻孔灌注粧

12、基础,设计荷载汽车-20级。该桥南紧靠洛门镇与G310线相接,北端与S208线连接。经近30年的运营,该桥出现多种病害,由于该桥修建年代较早,设计标准低,部分通行车辆超载严重,致使该桥主梁受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3、工程周边环境工程位于洛门渭河大桥旧址,项目周边道路有S208线、G30线、G310线、S225线、S537线。工程周边路网关系图见附图3。4、工程规模、等级本工程对原大桥进行拆除,在原址上新建一座大桥,桥梁全长269.54m。本桥梁上部结构采用540m+320m预应力砼连续小箱梁,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0号台采用柱式台、8号台采用U台,桥墩及0号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8号

13、台采U台,桥梁全长269.54m。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桥宽18m,正交90,纵断面纵坡0.3%本项目S208线(三级公路)组成部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定,本项目设计速度采用30km/h。5、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可研内容中影响区内主要公路观测站交通量资料及基年(2016年)典型断面12h交通量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等调查,本项目远景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表1 项目路段汽车交通量预测汇总成果表年份货车客车拖拉机AADT折合小货中货大货特大货中小客大客20191711371192284616312915872368202519415813625114922

14、2155203929742033265226192291647319196287341066、工程区地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7、洪水标准渭河,武山境内流长48km,年平均径流量3.91 m2。其较大支流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聂河。其中桥址处流域面积8190km2,根据甘肃省水文图集及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情况,综合确定10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3560m3/s。8、工程技术指标工程技术指标见下表2。表2 工程技术指标序号技术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设计值1道路等级三级公路2桥梁全长m269.543车道数双向4车道4桥梁宽度m185计算行车速度Km/h306停车视m0507最大纵坡%0.38标准车道宽度m3.53.59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110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11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1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2七、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工程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引道及接线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