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动画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7661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动画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中国历史动画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中国历史动画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中国历史动画集.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中国历史动画集.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动画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动画集.(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 1.我国境内主要远古 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 2.商朝形势 3.周武王伐纣 4.周初形势 5.春秋五霸 6.齐桓公称霸 7.城濮之战 8.吴越争霸 9.战国七雄与战国时 期的变法 10.围魏救赵 11.长平之战 12.都江堰水利工程 平面示意图 13.秦灭六国 14.秦朝疆域 15.秦末农民起义 16.张骞通西域 17.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18.东汉反击匈奴 19.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 20.官渡之战 21.赤 壁 之 战 22.东晋前秦形势 23.淝水之战 24.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5.隋朝大运河 26.唐朝的建立 27.安史之乱 28.文成公主入吐蕃 29.唐朝的中外交往 30.鉴真

2、东渡 31.玄奘西游 32.宋辽交战形势 33.金灭辽、北宋 34.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 建立 35.明朝的建立 36.靖难之役 37.满洲的兴起和清朝 的建立 38.郑和下西洋 39.戚继光抗倭 40.郑成功收复台湾 42.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 叛乱 41.雅克萨反击战 4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4.清朝疆域 伊尹像 成汤像 岐山 丰 周 盟津 朝歌 殷 牧野 河 水 汉 水 水 渭 周武王进兵方向 各部落会兵方向 羌 濮 周文王像 姜尚像 公元前1046年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另一说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齐国扩张路线 楚国扩张路线 商丘南 鄂城西南 定陶 齐军进军路线 晋

3、军诱敌路线 楚军溃败路线 周王成 各诸侯国都城 吴军进兵路线 越军进兵路线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齐军进攻路线 魏军进攻路线 魏军撤退路线 (公元前260年) 赵军进攻路线 秦军进攻路线 廉颇率军 坚壁固守 40多万 赵军降秦 赵括 玉 垒 山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 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粮 581年,杨坚夺取北 周政权,建立隋朝 。 587年,隋灭后梁 。 鉴 真 东 渡 宋辽交战形势 漠西蒙古 漠北蒙古 漠南蒙古 新 疆 维 吾 尔 族 大、小和卓被杀地点 将军辖区 办事大臣辖区 内蒙古

4、盟旗省辖区 我国境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 内容提要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大 地上,北起辽河流域、南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广泛分布着远古人类 的遗迹。我国中部偏东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远古人类的 遗迹最为集中的地区。位于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 周口店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市的河姆渡遗址、位于 陕西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 商朝形势 内容提要 商是一个古老的部落,传至成汤任首领时,发展成为黄河下游一带 实力强大的夏的属国。成汤重用贤良干练的伊尹处理军政事务,对内“以 宽治民”,对外争取不满夏桀统治的属国和

5、部落,积聚灭夏的力量。约公 元前1600年,成汤率军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商朝前期,政局动荡,都城曾多次迁徙。第20位商王盘庚在位期间 ,迁都至殷。他仿效成汤进行统治,王权得到加强。此后,商朝不再迁 都,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或殷商。 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在商都郊外的牧野,被 周武王率领的周军打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周武王伐纣 内容提要 商朝末年,国势衰微,渭水流域的属国周迅速崛起。 周文王励精图治,发展农业,任用有才干的姜尚,为灭商积蓄 了力量。 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即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率军在盟津会 和各路诸侯,并联合西南

6、等地的部落,在商都郊外的牧野与商军决战 。商军士卒纷纷倒戈,带领周军攻入攻入商都。商纣王败逃,自焚而 死,商朝灭亡。 西周初形势 内容提要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为了统治新征服的广大的地区,西周初年大行分封,建立起众多的 诸侯国。其中最重要的诸侯国有燕、齐、晋、卫、鲁、宋、吴等。周王 自称天子,封自己的亲属和功臣为诸侯,赐给他们土地与人民。受封的 诸侯要忠于周王,为周王镇守疆土,并交纳贡赋,率军随周王出征作战 。通过分封,形成了天子、诸侯、请大夫、士严格的等级制度。诸侯国 形成众星拱月、“屏藩”周王室的局面。西周的疆土向边远地区扩展,成 为幅员辽阔的强盛王

7、朝。 春秋五霸 内容提要 周王室东迁洛邑后,控制的地区不断减少,也逐渐丧失了对 诸侯国的控制力。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乘机扩张势力,争夺土地和 人口,成为号令一时的霸主。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 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号称“春秋五霸”。 齐桓公称霸 内容提要 春秋时期,最先起来争霸的是齐国的齐桓公。 那时候,周边的少数民族时常侵扰小诸侯国。山戎攻打燕国,齐 桓公亲自领兵援救燕国。征战中,齐军误入“迷谷”,靠老马识途,才 摆脱困境。狄人攻破卫国,齐桓公把卫国余部人民安置在楚丘,并为 他们建造新城。楚国吞并中原小国,连年伐郑。齐桓

8、公率领鲁、宋等 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指责楚国对周王不恭敬,迫使楚国订立盟约,遏 制了楚国北上中原的势头。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盟会,周天子也派代表参 加,给他送来象征拥有征讨四方权力的弓和车。齐桓公成为称霸中原 的首位霸主。 城濮之战 内容提要 公元前633年冬,楚军攻宋,宋求救于晋国。晋不直接救宋,而是 先讨伐楚的属国卫、曹两国,同时与齐、秦结成联盟。晋迫使曹、卫与 楚国绝交,激怒一向狂妄自大的楚将子玉。楚军北上。晋军主动后撤90 里,退避三舍,退至城濮,表面上是报答以前楚国款待晋文公的恩惠, 实际上是运用“卑而娇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引诱子玉再次上钩。城 濮决战时,晋军

9、再用计谋,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城濮之战,遏制了楚国 的北上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吴越争霸 内容提要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相继争霸。 先是吴王阖闾建立城郭,垦田植桑,请军事家孙武训练军队,国力 倍增。吴军发楚,五战五胜,攻破楚国都城。后来,越国趁吴国大军远 在楚国,后方空虚,乘机起兵攻吴。阖闾兵败而死。 吴王夫差即位后,发愤图强,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到吴国服侍 吴王。 勾践回国后,立志强国雪耻。在贤臣的辅佐下,越国君民上下一心 ,国力迅速强大起来。不久勾践乘吴国北上中原称霸之机,突然发兵攻 灭了吴国,称霸江淮。 战国七雄与战国时期的变法 内容提要 战国初

10、年,晋国分裂为赵、魏、韩三个诸侯国,雄踞中原地区。齐 国田氏卿大夫取代姜氏国君,齐国逐渐发展为东方大国。南方越国衰落 ,为楚国所灭,楚国最终发展成为南方大国。秦国向西发展,成为西方 大国。燕国发展为北方大国。战国初期,较大的诸侯国就只有齐、楚、 秦、燕、赵、魏、韩七个,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燕有“乐毅改革”,赵有“胡服骑射 ”军事改革,齐有“邹忌改革”,魏有“李悝变法”,秦有“商鞅变法”,韩有“ 申不害变法”,楚有“吴起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坚决、彻底。 围魏救赵 内容提要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 国认为这是与魏国争雄的有

11、利时机,派军救赵。 齐军主帅准备领军直奔邯郸,攻击魏军。军师孙膑说:现在魏军的 精锐都在赵国,国内空虚。我们领兵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然回救 。我军埋伏在半路截杀,定能获胜。 齐军按照孙膑的计谋,在桂陵一举打败回救大梁的魏军。后来齐国 在马陵再次打败魏军。魏国从此衰落下去。 长平之战 内容提要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战于长平。赵国老将廉颇根据敌强己 弱、初战失利的形势,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双方对峙 三年。后来,秦国施用反间计,诱使赵王撤换主帅,改派只会空谈兵 书,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为将,赵军轻易出击,结果中计被围,40多 万士兵降秦后被杀。 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示意图 内容提要

12、 都江堰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工程主要分作三部分: 1分水堰。分水堰是在岷江中的天然滩脊上,修筑一个形似鱼嘴 的卵石沉积建筑作堰。分水堰前端尖,从远处看像个大鱼嘴,所以又叫“ 分水鱼嘴”或“都江鱼嘴”。分水堰的作用是把岷江水一分为二,东边的水 称内江,西边的水称外江,内江引渠灌溉,外江沿岷江故道流入长江。 2宝瓶口。内江流玉垒山处开凿一人工河道口,称宝瓶口。内江 水通过宝瓶口流经灌渠灌溉农田。玉垒山被凿开岩石孤立于内、外江之 间的地方称“离滩”。 3飞沙堰。从分水鱼嘴到“离滩”之间又用竹篓装石筑堤修成溢洪道 ,叫飞沙堰。飞沙堰比较低,当洪水太大时,内江的水就可以溢出飞沙 堰流到外江。这个办法既

13、保证了内江灌区有水,又不会因水大泛滥成灾 。 因都江堰选址恰当,整个灌溉系统可以自流。都江堰有分支河渠 520多条,渠道长1100多千米,可以灌溉300多万亩农田。 秦灭六国 内容提要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用了10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 、赵、魏、楚、燕、齐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定都咸阳。 秦朝疆域 内容提要 战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匈奴骑兵不断南下,占地扰民。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大军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 ,并从内地移民垦田戍边。为长久防范和抵御匈奴,秦始皇又下令修 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还派兵征服岭南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象 郡三个郡

14、。在进军岭南时,为转运粮饷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 江两大水系。 秦朝疆域空前辽阔,西达陇西,东到大海,南到南海,北至长城 一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 的大国。 秦末农民起义 内容提要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多名贫困农民被征发去戍守渔阳 ,行至大泽乡,遇上大雨,无法按期到达。依照秦朝法律,误期要被处 死。形势所逼,陈胜、吴广杀死押送军官,率众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迅速壮大。陈胜在陈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并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号召天下反秦。起义军主力一直打到 咸阳附近。由于起义军配合不力,在秦军

15、反扑下,陈胜、吴广的队伍失 败了,二人被部下杀害。 陈胜、吴广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却越烧越旺。陈 胜、吴广之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力量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 项羽率军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西入咸阳。秦 朝陷入穷途末路,秦二世被身边的宦官杀死,新立的秦王投降刘邦,秦 朝灭亡。 张骞通西域 内容提要 汉朝时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方称为西域。西汉 初年,西域共有36国,为匈奴所控制,汉朝与西域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 汉武帝为了截断匈奴的后方援助,联络西域大月氏(大月氏原居住与 河西走廊一带,为匈奴所迫,被迫西迁)共同夹击匈奴,下令招募去 西域的使者

16、。张骞毅然应募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人的队伍,从长安出发,进入河西 走廊。 当时,河西走廊在匈奴控制下,他们在路上被匈奴所俘。张骞 被囚禁了10年,但是他始终不忘使命。后来,他设法逃出,到达大月 氏。那时,大月氏已经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重建了国家,不 愿再回旧地与匈奴打仗。张骞只好动身返回长安。返回时,张骞又被 匈奴抓去关了一年多,后趁匈奴内乱逃脱。张骞回到长安时,使团中 只剩下他和一个随从。张骞这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却增进了汉朝对西域的了解。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张骞及其副使到达了 西域很多国家,其中许多国家都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到长安答谢。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内容提要 汉初,强大的匈奴经常南下侵扰西汉的北部边境。 汉武帝时,西汉国势强大,发动了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将军卫青出云中以西,迂回到陇西,收复秦时 的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并在此建立了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 的威胁。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数万人,两次从陇西出击,大 败匈奴取得河西走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