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707623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重要材料归纳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初级中学文言文实词及其虚词重要材料归纳(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

2、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

3、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

4、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1)故故虽有名马。 马说 (所以)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 扁鹊见蔡桓公 (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因此)广故数言于亡。 陈涉世家(故意)(2)间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开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夹杂)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中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暗中)(3)绝以为妙绝。 口技 (极点)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隔绝)(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景象、景观)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看)(5)病君之病在肌肤。 扁鹊见蔡桓公 (疾病、大病)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困苦不堪)(6)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信)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 (写)(7)上上使外见兵。 陈涉世家 (皇

6、上)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 (身体上的)(8)见昨日见军帖。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拜见) 才没不外见。 马说 (通“现”,显露)(9)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 (靠近)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 (等到)(10)少宾客意少舒。 口技 (稍微)少时,一狼径去。 狼 (一会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年轻的)(11)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 (随从,跟随)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顺从,听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顺从)(1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分给,分配)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

7、舟记 (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分内,名分)(13)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文章)文过饰非。 (掩饰)(14)世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父子相继为一世)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 (时代,朝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世上)(15)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 (事业,功业)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 (职业)(16)犯作奸犯科。 出师表 (触犯)(17)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到,达到)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做官,显贵)(18)当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

8、 (抵充,相抵)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对着,面对)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应当)(19)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在之后) (20)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 (砍伐)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 (攻打,讨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讨伐)(21)阴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水的南面,南岸)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 (阴暗)(22)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用言语规劝)以塞忠谏之路。 出师表 (同上)(23)极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极点,极端)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 (尽,穷尽)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到) 初极狭,才通人。

9、桃花源记 (极其,非常。这是副词用法)(24)国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 (国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国都,京城)(25)备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完备)众妙毕备。 口技 (具备,齐备)(26)径少时,一狼径去。 狼 (径直,一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直径)(27)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 (扶,持)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率领,统率)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 (将帅,将领)(28)顾顾野有麦场。 狼 (看见)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看望、访问)(29)胜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涉世家 (尽,全部)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30)复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 (又)(31)称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 (称赞,赞许)袒右,称大楚。 陈涉世家 (号称)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称呼)不能称前时之能。 伤仲永 (符合)(32)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 (量词,辆)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 同坐(一辆)战车(33)章又用篆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