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和蒸发3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07487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滤和蒸发3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过滤和蒸发3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过滤和蒸发3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过滤和蒸发3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过滤和蒸发3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滤和蒸发3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滤和蒸发3综述(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过滤操作 1、过滤与蒸发操作 蒸发操作 回顾:粗盐的提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 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 到约12mL水中,边加边用玻 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 解为止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 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若 滤滤液浑浊浑浊 ,要再次过滤过滤 ,直 到滤滤液澄清为为止。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 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防止液滴飞溅飞溅 。当出现较 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热蒸 干。 。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 而减少,食盐水略 显浑浊。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 ,液体渗过滤纸流 入另一个烧杯中。 水分蒸发,逐渐析 出固体。 分分 离离:

2、 提提 纯:纯: 将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分开,得到比较纯净 的物质,并且要求恢复到原来状态(或指定的状 态)称为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或某种指定物质) 净化,而把其他杂质除去,称为物质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和提纯的比较 分 离提 纯 含 义 把混合物的各成分 分开 把混合物中含有的杂 质除去 区 别 分开后的各物质要 恢复原来的状态 杂质不必恢复原状态 物理方法 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溶解、 升华等 化学方法 沉淀、置换、加热等 2.分离和提纯的四原则 (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等易分离物质) (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注意:除杂试剂要适当过

3、量;设计所加试剂的 先后顺序! (互不相溶的固液分离) (互溶的固液分离,弃溶剂,得溶质) 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1、过滤和蒸发 过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蒸发: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贴一贴 二低二低 三靠三靠 主要仪器: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烧杯、玻璃棒、滤纸等。 过滤后洗涤沉淀的操作: 用玻璃棒引流,往漏斗内加蒸馏水直至浸没 沉淀,静置,待漏斗中的水自然流出; 重复洗涤多次。 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 蒸发操作主要仪器:蒸发皿、三角架、蒸发操作主要仪器:蒸发皿、三角架、 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石棉网

4、。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石棉网。 *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溶 液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加热至剩余少量液体出现较多固体时时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取下,不可直接 放在实验桌上,要垫上石棉网。 共用到玻璃棒四次 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转移固体 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溶解 过滤 蒸发 固体的转移 粗盐提纯中用到玻璃棒几次?作用分别是什么? 海 水 晒 盐 海盐 岩盐 湖盐井盐 粗 盐 不溶性的泥沙,可溶 性的CaCl2 、MgCl2 以 及一些硫酸盐等。 海水的化学组成示意图

5、 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之后,得到的固体就是纯净 的NaCl吗? 粗盐 溶解 悬浊液(泥沙、NaCl、MgCl2、CaCl2、硫酸盐) 过滤 不溶性杂质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溶液 如何检验SO42-? 操作:向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然后再滴入几 滴氯化钡(BaCl2)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滴入盐酸,再加滴入盐酸,再加BaClBaCl 2 2 溶液,则有白色沉淀溶液,则有白色沉淀 生成。生成。 解释及结论:滤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会与解释及结论:滤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会与BaClBaCl 2 2 溶液反应,生溶液反应,生 成

6、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BaSOBaSO 4 4 ,即说明有,即说明有SOSO 4 4 2-2-存在。利 存在。利 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NaNa 2 2 SOSO 4 4 +BaCl+BaCl 2 2 =BaSO=BaSO 4 4 +2NaCl+2NaCl 硫酸根离子SOSO4 4 2 2 的检验 H H2 2 SOSO 4 4 +BaCl+BaCl 2 2 =BaSO=BaSO 4 4 +2HCl+2HCl 为什么在加BaCl2之前,先要加几滴稀盐酸酸化? 不加稀盐酸酸化会有什么后果? 注意排除注意排除COCO

7、3 3 2-2-等离子的干扰,酸和钡盐的选择应该视具体 等离子的干扰,酸和钡盐的选择应该视具体 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 SO42-的检验方法 先加入稀HNO3或稀HCl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溶液,如 果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则存在硫酸根离子。 Cl-的检验方法: 操作: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加入几滴AgNO3溶液。 现象: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结论:存在氯离子。 注意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 离子的检验: 1、原理: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 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现象) 2、步骤: (1)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

8、颜色、状态) (2)将试样(固体)配成溶液,取出少许进行检验 (3 )选择合理的试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 (4)注意排除某些共有现象的干扰。 杂质杂质检验试剂检验试剂实验现实验现 象 Ca2+ Mg2+ SO42- Na2CO3 K2CO3 NaOH KOH BaCl2 Ba(NO3)2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如何除去这些杂质? 粗盐中杂质的检验: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资料: OHOH - - ClCl - - SOSO4 4 2- 2- COCO3 3 2- 2- HH + + 溶、挥溶、挥溶溶溶、挥溶、挥 NaNa + + 溶溶溶溶溶溶溶溶 CaCa2+

9、2+ 微微溶溶微微不不 BaBa2+ 2+ 溶溶溶溶不不不不 MgMg2+ 2+ 不不溶溶溶溶微微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 以 及Na2SO4)应加入什么试剂? 1.1.引入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且要适量或稍过量;引入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且要适量或稍过量; 2.2.不引入新杂质;不引入新杂质; 3.3.后续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后续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 4.4.过程简单、现象明显;过程简单、现象明显; 5.5.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除去;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除去; 6.6.多种试剂时应考虑加入试剂顺序。多种试剂时应考虑加入试剂顺序。 粗盐水(NaCl)

10、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Ca2+ Mg2+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Na2CO3NaOHBaCl2 引入了新的离子:CO3 2-OH -Ba 2+ HClHCl CO3 2- 请大家归纳一下,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试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 请大家归纳一下,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 剂的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 (1)BaCl2Na2CO3NaOHHCl (2)BaCl2NaOHNa2CO3HCl (3)NaOHBaCl2Na2CO3HCl 依据:(1)Na2CO3用以除去CaCl2 和多余的BaCl2 。 Na2CO3一定要在BaCl2之后加入; (2)产生的沉淀B

11、aCO3、 CaCO3和Mg(OH)2都会溶于稀 盐酸,过滤操作必须在稀盐酸加入前进行。 (3)稀盐酸是用于调节溶液酸碱性,最后加入时只 能适量。 NaCl MgCl2 Na2SO4 CaCl2 过过量BaCl2 过过量 NaOH HCl NaCl BaSO4 NaCl MgCl2 CaCl2 BaCl2 NaCl CaCl2 BaCl2 NaOH Mg(OH)2 过滤 过过量 Na2CO3 NaCl NaOH Na2CO3 CaCO3 BaCO3 某KNO3溶液中含杂质KCl、K2SO4和Ca(NO3)2,现欲除 去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 是: A.Ba(NOA.

12、Ba(NO 3 3) )2 2 、K K 2 2 COCO 3 3 、AgNOAgNO 3 3 、HNOHNO 3 3 B.KB.K 2 2 COCO 3 3 、Ba(NOBa(NO 3 3) )2 2 、AgNOAgNO 3 3 、HNOHNO 3 3 C.Ba(NOC.Ba(NO 3 3) )2 2 、AgNOAgNO 3 3 、K K 2 2 COCO 3 3 、HNOHNO 3 3 D.AgNOD.AgNO 3 3 、Ba(NOBa(NO 3 3) )2 2 、K K 2 2 COCO 3 3 、HNOHNO 3 3 答案:CD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与蒸发操作 2、SOSO4 4 2 2 和 和ClCl 的检验 3、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1.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汽油和水 B.食盐和蔗糖 C.泥沙和食盐 D.铜粉和铝粉 C 2.过滤时的正确操作为( ) A、将待过滤的物质搅拌后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 B、将待过滤的物质静置后沿着玻璃棒先倒上层清液,再将 沉淀倒入过滤器中 C、将待过滤的物质静置后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D、将待过滤的物质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玻璃棒应靠 在滤纸的三层处 A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