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07401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I卷(选择题)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何氏仆录毛奇龄邑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王师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

2、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齐于氏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选自西河集卷八)【注】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王师:指清军。齐于氏:作者的号。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老:终老B.予弟有子,当后予后:后人C.退则亦自爱其身爱:爱惜D.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鬻:出卖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3、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2)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4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简要概括。【答案】1B2C3(1)方相也按例(或:照例、按照规定)离开何家,就拿出以前所赏赐的钱经商(或:做生意、经营买卖货物的事)。

4、(2)城被攻破,众街坊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告诉清军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仆人。4(1)讽刺守兵逢敌即溃,不能像方相守护何家而死一样捐躯。(2)批评那些平时说话慷慨、看似忠诚,临事却投敌卖主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后”:名词做动词,做后人。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责成方相留下看护”理解错误,何家主人本意是自己守护家院,让方相保护家人出城,但是方相自己愿意留下。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需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字字落实,尤其注意得分点:(1)“以”:按照;“发”:拿出;“营贩”:经商;(2)“

5、诸”:众,各位;“所”:处所,地方;“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定语后置句。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中作者发表的议论在最后一段,根据文意,抓住关键信息“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而阴鬻其事”,即可概括出作者写本文的用意。【备注】【参考译文】本县何家有个仆人叫方相。何家两代担任御史,家中富有。方相尽力服侍主人,积存了若干贯赏钱。何氏家道中落后,将众仆人遣散。方相也按例离开何家,就拿出以前的赏钱经商。耗费精力经营,总共才几年,就买了几处田园。突然有一天,对他的弟弟说:“我是何家的仆人,打算在何家终老。虽是这么说,我原是方家的子孙,不可不确立后嗣。你有

6、儿子,应该给我做儿子!”就削了一块木牌,写上了名字,好像自己已死的样子,留下一些余剩的钱;而把自己和田园一起回归何家。清兵渡过钱塘江,不上守军一触即溃,清兵即将进城。何家主人打算逃走避难,一时难以找到看守家里的人,就说:“方相保护家人出城,我主持护家之事如何?”方相说:“不对。您虽穷了,但是额头宽阔、双颊丰满,又姓何,会被众人关注,恐怕会死,您死了,那么家中谁来作主呢?保卫家人的,应该是您啊。把车马、房屋、仪仗器具,交我负责就行了。”方相磕头,与主人分别。城被攻破,众街坊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告发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仆人。方相不肯告发,就被杀了。齐于氏道:“江上守军溃退时,军中

7、没有坚守的人,方相却独自一人替何家看家护院,难道不让人悲哀吗?凡是人,进的话好好给人做事,退也爱惜自己的性命。假使先前方相离开何家以后,自己经营自己的余钱,在外面终老,谁会压迫他(回去)呢?又有一种人用好话讨好主人,慷慨激昂地指手画脚,他的忠诚看似可以相信;等到一朝有了急难,却暗中出卖谋划的事情;甚至也有把主人来交给敌人的,悲哀啊!听了方相尽忠报主的事迹后,(这种人)也应该稍稍惭愧了吧。”5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如梦令建康作赵鼎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注】赵鼎(10851147),山西闻喜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1)

8、这首小令写于春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烟雨、细风。(2)写出了楚天的空旷与寂寥,暗衬出词人心境;为全词最后的情感表达积蓄了力量。(3)独(凄凉)之感,寂寞思乡之情,忧郁(忧愁)茫然之意。【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首先找出词中所写的意象有哪些,然后判断出具有春天特征的意象。(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谋篇布局的能力。三、四句写景,其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描写景物是为了营造意境,进而暗示作者情感;结构上为下句抒发情感做铺垫。(3)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9、能力。最后一句情感丰富,“孤鸿”体现孤独之感,“迢递”“千里”体现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之感,“目送”的情景体现忧郁茫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借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王国维人间词话6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7“美成”是南宋著名词人_。8王国维认为避免代字的途径是_。【答案】6借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7周邦彦8意足;语妙。【解析】6本

10、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应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辅助判断,本句中的几个关键虚词:“耳”“者”作为语气词,表示句中停顿,其后应断开;“则”在句中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应在“则”字前断开;“其”在句中是代词,应放句首,其前应断开。7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考生应扩大知识面,多了解一些文学常识。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中“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因此“盖”字后的内容“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即是作者观点,提取关键词即可得出本题答案。二、名篇名句默写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不思其反。 (诗经氓)(2)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3)

1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郦道元三峡)(4),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6)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7)死生契阔,。 (诗经邶风击鼓)(8),任重而道远。(论语)【答案】(1)信誓旦旦 (2)辩乎荣辱之境(3)回清倒影(4)扪参历井仰胁息(5)弃掷逦迤(6)月如钩(7)与子成说(8)士不可以不弘毅【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这种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易错字词,如“辩”“历”“迤逦”“说”等。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问题。凤 凰 眼田双伶茶人老陆,经营茶叶多

12、年。他不像别的茶商忙着谈生意,而是每天端着紫砂壶,乐呵呵地和人品茶对弈,颇具陆羽遗风。可做生意毕竟不是品茶,这不,命运偏偏给了他一个大玩笑。老陆的仓库里囤积了一百多吨的普洱茶,说是囤积,其实是阴错阳差留下的。原来他通过茶城右邻老江的介绍,一时冲动,用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从一家破产的茶厂买了整个仓库的陈茶。就是那次买茶的冲动,让他这几年的日子艰难起来。他的店里绿茶、花茶销路都不错,普洱却无人问津,他只好用卖绿茶的钱养亏损的普洱。老江眼瞅着老陆的生意冷清,心里惭愧得很,见着老陆就自责,而老陆却冲他摆手,连声赞叹杯里泡的凤凰沱:你看看,色泽褐红汤色明亮,你尝尝,香气馥郁回味尤甘,好茶啊。别愁,总会有懂

13、茶的人来的。一天,在茶城闲转悠了半天的那个人进了他的茶店。那人说是台湾来的,用浓重的闽南口音和老陆聊普洱经,又品了几种陈年的普洱,临走时老陆连卖带送地给了他两块印有“1975”的凤凰沱茶。过了没几天,老陆接到一个电话,那个买凤凰沱的台湾人说,你那里还有多少这种茶?老陆笑着说,几十吨呢,够你要的。第二天那人就签单订货,而且还拉起了长线。谁也没想到普洱开始热销,价格扶摇直上,老陆专销普洱自然占了风头。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着满目的青绿,悠哉地晒太阳或是摆兵布垒和人下棋去了。春末的一天,忽然有人来茶城搜集凤凰沱茶。那人看来是个行家,说,看这种茶主要是看

14、包装上凤凰的眼睛,双眼皮的是上品。几家茶商忙回去翻仓库,倒是找出了几摞。老陆在一旁听了,也回到仓库把那些存货翻出,确实挑出不少双眼皮的凤凰沱,他看看茶饼上的红凤凰,撕开看看内飞的纸质和字体,又掰了块碎茶,放到杯里泡了,仔细啜饮。末了,他随手将茶饼扔到了茶垛上。双眼皮儿的凤凰沱茶一时成为珍品,价格猛涨,可这种茶全茶城只有老陆的库存多,但他却不卖。几个茶庄的人都来找他,说老陆你被钱烧了还是怎么了?市场上双眼皮的凤凰沱都空了,你还压着不卖?老江也劝他,你那几年受够了压货的苦,还不趁着行情好卖个好价钱补补亏空?老陆说,一样的凤凰沱,为什么还要分出个贵贱糊弄人呢?话说得僵了,茶城的人来调货,老陆阴沉着脸

15、抱着紫砂壶走了。几家茶庄的人恨巴巴地说,老陆这次还要囤积,等着卖高价呢。突然有人说,有几家老客户收到了老陆的凤凰沱,价格没变。茶商们都快疯了,就是找不着老陆。他们要把老陆恨死了。只有老江知道老陆的性子,在他常去的茶场找到了他。老陆正在和一个茶农下棋。老江说,茶城的人都快被凤凰沱搞疯了,等着算你的账呢,你还有心在这儿下棋?老陆磕了磕烟斗,说,什么单眼皮双眼皮的,那是印刷时的错影。普洱茶的标志,是它的外包装和内飞。我看过,这两种内飞的纸质字体都是一样的,味道也没有丝毫差别。买茶卖茶不能只靠标贴,还要用自己的嗅觉和味觉,靠个什么单眼皮双眼皮的噱头去赚钱,算什么做生意?做我们这行的,外行卖外行,图个热闹;内行卖外行,讲究实诚;外行卖内行,学个门道儿;内行卖内行,以心换心。你看看,这满山的茶都是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