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11707037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 目: 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姓 名: 教 育 层 次: 学 号: 分 校: 专 业 教 学 点: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摘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因此,做好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对提高建筑工程的建筑水平、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发挥效益意义深远。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

2、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章从了解混凝土原材料和基础作用开始,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详细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预防措施,从不同发面对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混凝土 浇筑 养护 质量 控制目录一、引言1(一)混凝土的发展 1(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 1(三)论文主要工作概况 1二、混凝土的原材料1(一)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二)混凝土的外加剂 2三、混凝土的浇筑2(一)混凝土的配合比 2(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标准 2(三)混凝土的拌制 2(四)浇筑的基本要求 4(五)浇筑方法 5四、混凝土的质量控制7(一)混凝土质量检查方法 7(二)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8

3、(三)表面缺陷 9(四)外形尺寸偏差14(五)强度不够15五、混凝土的养护 16(一)自然养护16(二)加热养护17六、总结 17参考文献 17致谢 18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一、 引言(一) 混凝土的发展混凝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18世纪末,法国有一位园艺家发现,许多植物都是从根部与土壤结合而矗立在狂风暴雨之中,从而想到仿照植物的这种方式建造花坛。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二)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混凝土与钢筋一起承载着建筑物的总重,其质量的优劣直接作用于建筑物本

4、身的结构安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业主和周边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中已经成型的结构稳定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是工程最终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所导致的的工程变更的普遍发生,同时也发现很多的工程事故最后归结原因时都发现是因为混凝土质量问题引起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尤为明显。(三) 论文主要工作概况1、本文首先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组成和混凝土的浇筑来了解混凝土基础作用。2、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加上配图,从实际技术应用,管理实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本文论点提供有力支撑。二、混凝土的原材料(一)普通混凝

5、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天然砂和石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沙粒表面并填充沙粒间的空隙而形成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并填充石子间的空隙而形成混凝土。(二)混凝土的外加剂随着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混凝土性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泵送混凝土要求高的流动性;冬季施工要求高的早期强度;高层建筑、海洋结构要求高强、高耐久性。这些性能的实现,需要应用高性能外加剂。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改善,它在工程中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国家使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已占混凝土总量的60%-90%。因此,外加剂也就逐渐成为混凝土的第五种材料。外加剂分为活性

6、和非活性两类。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水化热、抗渗性和颜色等。三、混凝土的浇筑(一)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搅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不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就是确定水泥、水、砂和石子四种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即水灰比、砂率、浆骨比,是混凝土配合

7、比的三个环节,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三个重要参数。(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标准1、混凝土拌合物所用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施工配合比的要求。2、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的要求。3、同批混凝土试块在标养28天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工作允许偏差不得超过配合比规定的0.5倍,当坍落度要求大于6厘米时,其偏差不得超过3厘米。5、混凝土拌合物净搅拌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6、混凝土拌合物每盘材料的计量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三)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拌制的方法分为两种:现场拌制混凝土、预拌混凝土。1、现场拌制混凝土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的混凝土强度,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

8、出具配合比,即砂子、石子、水泥、水的用量(重量比)。在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了省事,事先用粉笔在小车上划上印,不车车过秤,造成材料用量不准确,有的每车重量相差十几斤,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了结构隐患,所以要严格计量,加强管理,加强责任制的落实。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主要控制搅拌时间、投料顺序、供水方法和外加剂的掺加方法等。选择合理的搅拌制度,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均有重要意义。搅拌时间是从原材料全部投入至混凝土拌合物开始卸出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搅拌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均匀、颜色一致,在保证拌合物的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根据搅拌机的类型、骨料的种类、拌合物的流动性

9、等因素的不同来确定。投料的顺序是先放石子、砂子,再放水泥,掺用外加剂时,有掺外加剂干粉和掺外加剂水溶液,并有先掺和后掺之分。试验认为,在搅拌后至23min的干粉掺加效果最佳,掺加后需拌合一定的时间。2、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亦称商品混凝土,指在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搅拌制作而以商品形式供应用户的混凝土。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的输送主要采用塔吊及泵送两种形式。泵送混凝土是通过专用混凝土输送泵和管道,借助于泵的压力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灌注地点,一次完成水平和垂直运输的一项高效混凝土输送技术。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1)现场应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140mm左

10、右较为适宜,过小不易泵送,并有可能堵泵;过大易离析,也不易泵送或造成堵泵。(2)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在3050cm之内。(3)地泵和泵车的冷却水槽要注满水并定时更换,防止砂、石磨伤液压缸活塞杆。(4)施工过程中不宜长时间停机待泵,如停机时间较长,要每隔1520min抽吸泵送几次,以防止堵塞,并在停泵前倒泵几次,以减小管道内混凝土压力。(5)在管程较长或气温较高时,要向料斗加水进行泵送,必要时应在管道上铺盖麻袋片并浇水降温,防止砂浆在管道内失水而堵塞。(6)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不宜把料斗内的混凝土泵送完,以防空气进入管道,使管道产生发热气堵或造成混凝土在管道出口处喷射,图1泵车泵送混凝土过程

11、,图2泵机浇筑过程。(7)施工完毕清洗设备时应倒泵抽吸,将管内混凝土抽吸干净,抽吸完后放出混凝土,将海绵橡胶球塞入管中,料斗内注入尽力泵。发生堵泵时应先倒泵,防止伤人。图1 郑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使用泵车浇筑墩身过程图2 兰新铁路客运专线使用泵机浇筑预制箱梁过程(四)浇筑的基本要求1、浇筑前的基本要求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或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上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预先堵

12、严;对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2、浇筑与振捣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起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入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2)浇筑混凝土使用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最大不超过50cm。(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 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捣器(或称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之前部分边缘,见图3振捣过程。 图3 郑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五)浇筑方法1、梁、板、柱和墙的浇筑(1)在浇筑与柱和墙边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停歇11.5h后再进行浇筑。(2)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拱的高度大于1m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即指其结构尺寸很大,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来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由温度差而产生温度应力并控制温度裂缝开展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再加上工程条件较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