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6622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技术-马彦启.(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基础及墩台身 施工技术 马彦启 目 录 n一、简述 n二、桥梁基础施工技术 n三、桥梁墩身施工技术 一、简述 n桥梁很早以前主要是用来跨河、跨沟,古代 桥梁多以拱桥的形式出现,基础形式几乎是 扩大基础的天下,桥墩为刚性重力式墩台。 n随着混凝土的应用,逐渐出现了梁板式桥, 近代桥梁以跨河、山谷为主,基础形式由扩 大基础发展为沉井基础、钻孔桩基础,沉井 基础在深水桥墩中广泛应用,如我国近代的 钱塘江1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n我国80、90年代,铁路工程改造和新建铁路桥 梁建设时期,扩大基础、沉井基础和钻孔桩基 础三种形式并存,90年代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 开始,公路桥梁大量使用了钻孔桩基础,大

2、大 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墩身的结构形式也逐 步由原来的刚性大体积墩身,发展到现在的轻 型柱式桥墩。 n近期大量新型材料的应用和造桥技术、设备的 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桥梁逐步向大跨高墩发展 ,钻孔桩基础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沉井基础 作为扩大基础的一种延伸形式逐步被深水桩基 础取代。目前跨海大桥基本都采用了深水桩基 础的类型。 杭州拱宸桥创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中孔净跨15.8m,两边孔 各为11.9m。拱券石厚30cm,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m,合大孔的 1/15.8。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 近的钱塘江上。茅以升为总设计师。桥长145

3、3米,分 引桥和正桥。正桥16孔,15座桥墩。是我国自行设计 、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 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大桥 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 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沉井基础。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 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它 是沈海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全长36公里,是世界第三长的跨 海大桥。 二、桥梁基础工程 1、桥梁一般讲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 上部指主要承重结构和桥面系; 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 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

4、、导流工程等。 2、基础的分类: 基础形式分为:扩大基础、桩基础和沉井基础。 3、各类基础的适用条件: 扩大基础适应于地质较好的条件,造价低施工方便。 沉井基础适应于深水基础,由于施工技术复杂造价高,现在基本 被桩基础取代。 桩基础:适应各类复杂地址,施工方便。 桩基础按受力形式分为:端承桩、摩擦桩。 按施工方法分为:钻孔桩、挖孔桩(不适应摩擦桩) n4、扩大基础 扩大基础又叫明挖基础 其施工工艺流程如右图。 4.1、基坑开挖 (1)扩大基础首先要进行基坑 开挖,基坑开挖有无支撑开挖 和有支撑开挖两种方式。 (2)无支撑开挖有垂直坑壁开挖 、放坡开挖方式。基坑开挖一 般采用放坡开挖,当基坑顶部

5、 无活载,半干硬或硬塑状等直 立性好的粘土,基坑深部小于 2米的基坑,可采用垂直坑壁 开挖。 n4.2.明挖扩大基础施工要点 n基础的定位放样,应在完成线路的精密复测后,在精 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墩台基础放样工作,应注意桥梁 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关系。 n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 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置截水 沟,且应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 响坑壁稳定性。 n基坑一般采用放坡开挖,当坑内无水、开挖后坑壁 处于稳定状态的基坑壁不于支撑;当基坑开挖后坑壁 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 基坑较深、放坡开挖工程量较大,不符合技术经济

6、要 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加固坑壁措施, 如挡板支撑、喷混凝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 n基坑自开挖起,应抓紧连续不断地施工直至 基础完成,施工时间绝不可拖延太长;如用机 械开挖基坑,挖至坑底时,应保留30cm厚度 的底层,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 标高。 n 坑顶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作护道,堆载距 基坑缘0.5m。动载(包括机械及通道)距基 坑缘1.0m,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还应适当 增宽,堆置弃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n基坑排水方法由地质条件确定:当基坑内无 流沙地层时、一般采用集水坑排水法;当基坑 内有流沙地层时,宜采用井点排水法。 n基底检验一般采用直观、触探、挖试坑或钻

7、探(钻深至少4m)等试验方法进行,对经加固 处理后的特殊地基,采用触探或作密实度方法 检验。 n基底处理:对于一般软弱地基土层加固处理 方法可归纳为四种,即:换填土法,挤密 土法,胶结土法,土工聚会法。具体处理 方法应由设计、监理、施工三方共同现场商定 ,并办理变更设计。 n基础结构施工:对放坡开挖的基坑,采用组 合钢模板立模作为基础模板;对坑壁垂直无水 的基坑,可直接利用坑壁作基础模板;混凝土 采取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 送混凝土入模,分层连续浇筑成型。 n基坑应尽量在少雨季节施工 5、沉井基础 n5.1沉井修筑方法 n(1)就地浇筑沉井法 n用于旱地沉井基础,施工时先对场地整

8、平夯实,铺垫砂 垫层和垫木,就地预制沉井管节,逐节预制逐节下沉。 n(2)筑岛沉井法 n当水深在34米以内,流速较小时,可采用筑岛法。筑 岛材料应采用砂类土、砾石较小卵石等,不得使用粘性 土填筑。四周留有护道,宽度一般大于2米,岛顶面标 高应高出水面0.5米。 n(3)浮云沉井法 n当水流较深时,围堰筑岛施工困难,可用浮云沉井法。 沉井在岸边修筑后,利用滑道或其他办法下水浮运到墩 位。浮运沉井有钢筋混凝土沉井、钢丝网水泥沉井和钢 壳沉井等几种。 5.2沉井施工顺序 5.3沉井下沉的方法 n沉井下沉的方法分为:排水挖土下沉法和不排水挖土下 沉法。 n当沉井内有大量涌水或大量翻砂,土质结构不稳定,

9、不 可能排水或排水需要较多设备和时间时,则采用不排水 挖土法。 n沉井下沉主要是通过从井孔内挖土,清除刃脚正面阻力 及沉井内壁摩阻力后,依靠自身重量下沉,井内不排水 挖土的方法是:抓土、吸泥、射水、冲击锤、水下爆破 等。 n沉井下沉过程中,随时做好测量和记录,及时纠正下沉 过程中的纠偏工作。 n沉井基础可以理解为扩大基础的一种发展形势,是历史 发展的产物,在20世纪早期深水基础中广泛应用,随着 桥梁的发展,对基础的受力要求越来越高,钻孔桩基础 的逐步取代了沉井基础,沉井逐步演变为一种辅助的措 施。 n桩基础主要分为打入桩、钻孔桩和挖孔桩三种方 式 n钻孔桩施工设备主要有: n冲击钻(适应任何地

10、层),回旋钻(适应土和软 石),旋挖钻(适应土质地层,速度较快)。 n挖孔桩适用于无水、石质较好地层的端承桩,有 点造价低速度快可遍地开花。 n钻孔桩施工需要围堰或作业平台,一般基础采用 土石围堰,深水基础采用单壁钢围堰、双壁钢围 岩或钻桩平台。 n打入桩多用于房建工程。 6、钻孔桩施工 n6.1 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n6.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n6.2.1、测量放样及埋设桩位(施工步骤) n、复核全桥的桩位坐标,确认设计图纸提供的 桩位数据。 n、排桩护桩放样与护桩埋设: n由专职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或GPS对桩位采用坐 标法进行实地放样。沿桥宽方向一次放出整排护 桩桩位,沿桥长方向放出两排

11、护桩桩位(如图1) 当进行下一排桩基施工时可利用上一排排桩护桩 。排桩护桩为木桩,桩顶钉钉,高度80cm,埋入 地下45cm,并用砂浆或素混凝土保护。 n单桩护桩放样与护桩埋设:沿桩中心呈“十”字 型引出四个桩位点用来控制桩位,作为单桩护桩 单桩护桩采用木桩(),桩顶钉钉 ,高度80cm,埋入地下45cm,并用砂浆或素混 凝土保护。 n检测: n自检:现场技术员用几何尺寸方法复核桩 位,每天对桩位护桩复核一次,若护桩被 破坏或发生位移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复 测。 n监理检测: n桩位放样完成,经现场技术人员检查无误 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监理工程师 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对桩位进行符合,无 误

12、后进行护筒埋设工作。 n6.2.2、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n、护筒制作 n护筒采用钢质护筒,4m以内的护筒,采用厚不小于 5mm后的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加焊5mm厚 15cm高加强圈;长度大于4m的钢护筒,采用厚不小于 6mm厚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加焊6mm厚 15cm高加强圈,护筒钢板接头焊接密实、饱满,不得 漏浆。制作时,钢护筒的内径比桩径大200 -400mm。 n、护筒埋设 n钢护筒埋置高出施工地面0.3m。 n护筒埋设: n、埋设护筒采用挖坑法,由吊车安放。 n测量队对要埋设护筒的桩位进行放样,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旋挖 钻机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挖孔扩孔,所挖孔直径为护筒直径

13、加 40cm,挖孔深度为护筒长度。 n、在孔内回填3050cm粘土,并用旋挖钻钻头夯击密实。 n、利用护桩拉线绳定出桩位中心,再用线锤将桩位中心点引至孔 底。 n、用吊车吊放护筒至空内,用线绳连接护筒顶部,吊垂线,用吊 车挪动护筒,使护筒中心基本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大于3cm 。 n、护筒位置确定后,吊垂线,用钢卷尺量测护筒顶部、中部、底 部距离垂线的距离,检查护筒的竖直度。护筒斜度不大于1。 n、符合要求后在护筒周围对称填土,对称夯实。 n、四周夯填完成后,再次检测护筒的中心位置和竖直度。 n、测量护筒顶高程,根据桩顶设计高,计算桩孔需挖的深度。 n6.2.3、钻机就位及钻孔 n、确定钻

14、机位置,在钻机位置四周洒白灰线标记。 n、标记位置,定位。将旋挖钻机开至白灰线标记位置,不再 挪动。 n、连接护桩、拉十字线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通过钻 机自身的仪器设备调整好钻杆、桅杆的竖直度并锁定。 n、开始钻孔作业,钻进时应先慢后快,开始每次进尺为40- 50cm,确认地下是否不利地层,进尺5米后如钻进正常,可适 当加大进尺,每次控制在70-90cm。 n、成孔、成孔检查: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 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行检查,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工具, 测绳、检孔器等。检孔器应按如下要求制作: n检孔器的外径D为钢筋笼直径加10cm,长度为6D(D为孔径, 检孔器的加工执行

15、钢筋加工及安装作业指导书)。 n标定测绳,测绳采用钢丝测绳,20米以内测锤重2Kg,20米以 上测锤重3Kg。 n测量护筒顶标高,根据桩顶设计标高计算孔深。以护筒 顶面为基准 n面,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测量时测量五处(中心一 处,四周对应护桩各测量一处)孔深按最小测量值,当 最小测量值小于设计孔深时继续钻进。现场技术人员应 严格控制孔深,不得用超钻代替钻渣沉淀。 n用检孔器检测孔径和孔的竖直度,检孔器对中后在孔内 靠自重下沉,不借助其他外力顺利下至孔底,不停顿, 证明钻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如不能顺利下至孔底时 ,用钻机进行扩孔处理。 n 检测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 误差

16、不大于1;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规定: n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 n对于直径1.5m的桩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 500mm。 n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 n6.2.4泥浆的制备及循环净化 n一般多采用优质泥浆。其各项指标为:相对密度: 1.031.1;粘度(s):1822;含砂率(): 2;PH值:810;胶体率():98;失水率( ml/30min):1420。 n根据桩基的分布位置设多个制浆池、储浆池及沉淀 池,并用循环槽连接。出浆循环槽底纵坡不大于 1.0%,使沉淀池流速不大于10cm/s以便于碴土沉淀 。 n采用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 ,必要时再掺入适量外加剂(如:CMC羧基纤维素 或Na2CO3纯碱等),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 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成孔质量高的要求。试 验室负责泥浆配比试验及现场指导。 n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地方,不得任意堆 弃在施工场地内或直接向水塘、江、河、湖、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