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05984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45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5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5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5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45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3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主讲人:刘云柏苏州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目录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2、企业信息化发展简史3、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意义二、管理软件及其构架与模块1、MIS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2、MRP(物料需求计划)3、MRP-(制造资源计划)4、ERP(企业资源计划)5、SCM(供应链管理一体化)6、CRM(客户关系管理)7、HRM(人力资源管理)8、CAD、CAM(计算机工业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9、OA(办公自动化)10、E-Commerce电子商务三、企业信息规划及实施1、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规划2、实施方案制定和执行3、企业再造(BPR)4、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和步骤5

2、、国内一些比较成熟的管理软件的介绍6、ERP实施成功个案简介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2、企业信息化发展简史3、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意义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是指一整套管理系统体系的标准,严格地说,它是由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反映了管理咨询、管理软件、系统集成、企业信息化硬件相结合的组织运行架构,以及基于大型服务器(中心数据库)与网络系统连接的社会大生产方法。它体现了今天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信息化技术相交融的新的管理模式。企业信息化发展简史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6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

3、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理论,作为一种库存订货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70年代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月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阶段(Closed-loopMRP)。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丰田生产方式(看板管理)、TQC(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制生产)以及数控机床等支撑技术。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

4、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发展了MRP理论,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是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成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随之产生。现阶段融合其他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面向全球市场,建设“国际优秀制造业”(WorldClassManuf

5、acturingExcellence)。这一阶段倡导的观念的是精益生产、约束理论(TOC)、先进制造技术、敏捷制造以及现在热门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意义一、企业信息化,反映了管理软件的发展是基于管理应用的推动和信息技术的推动,指出了今天中小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已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了市场为中心,从区域化走向了全球化。2、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已从单个的企业竞争变成了供应链一体化的竞争。3、中小企业的经营已从人、财、物走向信息化和知识化;中小企业的商务已从传统的方式走向了电子商务。4、中小企业的管理已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步走向以客户

6、为中心的阶段,生产管理的重心已被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重心所取代。5、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从离散走向了集约,传统的管理将被信息化的管理所替代。6、MRP、ERP在中小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二、企业信息化给苏州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选择,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是,苏州中小企业有可能摆脱传统管理,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对中小企业双重推动的跨越式发展挑战在于,相对于资本、技术、人才雄厚的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苏州中小企业发展和利用信息化的基础比较薄弱二、管理软件及其构架与模块1、MIS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

7、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1.MIS的对象就是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是对决策者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主要特征是来源分散,数量庞大。信息来源于生产第一线,来源于社会环境,来源于市场,来源于行政管理等部门。信息具有时间性。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形式。企业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可划分为物流和信息流。生产过程是一个物流的投入产出过程,且是不可逆的过程。管理过程是信息流的过程,且具有信息反馈的特征。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法则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有两个以上要素,各要素和整体之间,整体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机

8、联系。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五个基本要素组成。信息系统是输入的数据,经过处理,输出的是信息的系统。3、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任何地方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有信息,如果形成系统就形成MIS。计算机设备使MIS更有效,尤其是现代社会,MIS已和计算机设备不可分离,因此一般来说MIS就是计算机MIS。MIS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等硬件成份,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包等软件成份。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内容。2、MRP(物料需求计划)MRP渊源及工程管理数据一、MRP的渊源(一)MRP萌发的历史背景

9、1、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制造业面临一种空前的危机他们在一系列的市场竞争中败给了日本!这里可以列出美国制造企业的一系列的败仗。日本人买下了CBC公司,在造船、钢铁、机械、晶体管、电视机、录像机、集成电路等方面日本人均占了上风。2、美国不能放弃制造业。美国管理学界指出,作为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制造业是财富的基本来源。3、问题的症结:无效计划的影响无效计划造成频繁的紧急作业指令,会使原来正在执行的生产任务停下来,以便执行这种紧急任务。无效的计划安排常常表现为加班生产赶进度。无效计划致使采购人员就常常是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工作。无效的计划使各部门在相互协作中责任不明,互相指责,而真正的原因不清。(二)

10、MRP萌发的管理技术条件1、库存订货点理论库存量作为物料订货期间的供应量,当物料的供应到货时,物料的消耗刚好到了安全库存量。这种控制模型必须确定两个参数:订货点与订货批量。物料的消耗相对稳定;物料的供应比较稳定;物料的需求是独立的;物料的价格不是太高。2、物料需求计划理论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了把对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人们形成了“在需求的时候提供需求的数量”的重要认识。这种思想提出物料的订货量是根据需求来确定的,这种需求应考虑产品的结构,即产品结构中物料的需求量是相关的。二、MRP的工程管理数据(一)物料1、所谓物料是指产品、部件、组件、装配件、

11、成品、采购件、自制件、毛坯件等。2、物料数据包含了企业中设计、工程、计划、采购、制造、仓储、销售、成本等所有物料的全部信息。即由物料号和物料号自身所属的各种属性构成的各基数据字段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为基本数据。(二)工作中心1、工作中心是指在一个生产工厂内执行一道工序或装配作业的地方。工作中心也可称作车间生产设备或设施,是一种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的一种生产资源。工作中心包括生产设备(机器)、人或人力组、装配作业组、生产面积、生产线、生产单元、FMS柔性制造单元、生产设施等各种生产能力单元的总称。2、工作中心由工作中心号、名称描述、位置等构成。工作中心能力是由设备台数、人力、开动班次、工作时间、利

12、用率等组成,并成为一组工作中心能力数据。(三)工艺路线1、工艺路线又称工艺过程,是指一个零件、一个装配件或一个产品的加工与装配过程或一个产品的生产线。即是指从原材料毛坯投入开始,依次地通过工艺工序变成成品或由零件、装配件、部件、采购件等依次通过装配工序装配成产品或生产线装配成产品。2、工艺路线是根据对象来描述生产过程的。由物料、材料尺寸或毛坯、工序前后间隔时间、质量检验等1道工序至N道工序构成标准工艺路线。(四)提前期1、提前期是指完成一项活动所需的一段时间。2、变动提前期变动提前期,与产量或批量多少直接有关,是以产量或批量数量多少,计算该批零件或物料工件在各道工序时间的总和后,把小时转换成天

13、数,再与部件、装配件、产品的最后完工日期比,计算出该批零件或物料工件的提前期。(五)工厂日历工厂日历是指企业用来编排计划的特殊形式的日历,又叫工厂年历,它连续地给出有效的实际工作日天数的工作日编号。1、工厂日历除去工厂休息日、节假日、计划停工日或其他指定的不生产日,即为工厂有效工作日,并以天或周的形式作为编排物料计划开工与完工使用的时间单元。2、工厂日历以有效工作日划定天或五天划定为一周使用,前者以三位数(000-999)顺序号标识,后者以二位数(00-99)顺序号标识。二、什么是MRP公司在物料需求计划中存在的不足一、什么MRP?1、MRP系统回答了制造业的通用公式任何一个制造业在编制计划时

14、都要回答4个问题,这就是:(1)要生产什么?(2)要用到什么?(3)已经有了什么?(4)还缺什么?什么时候下达计划?这4个问题是任何制造业在编制计划时都要回答的问题,人们把它叫做“制造业的通用公式”。第一个问题指的是为了满足市场(或客户)需要的出厂产品,也就是前面说的独立需求件。产品的出厂计划是根据销售合同或市场预测,由主生产计划来确定。第二个问题指的是产品结构或某些在制造过程中必要的资源(如能源、工具等),由产品信息或物料清单来回答。物料清单是软件系统识别产品结构的主要数据文件,也是MRP的主导管理文件。第三个问题由库存信息,或者说,由物料的可用量来回答。物料可用量不同于手工管理的库存台帐,

15、它是一种动态信息。2、MRP系统的逻辑流程图通俗地讲,这个逻辑流程图要说明的是:市场需要什么(主生产计划的输入信息,也就是运行MRP的源头)?卖什么(主生产计划)?做什么(生产加工计划)?买什么(采购供应计划)?当我们提到MRP系统时,应当理解它是包括了:属于“输入项”的需求管理(销售管理)、主生产计划、产品信息和物料清单、库存信息;属于“处理项”的物料需求计划;以及属于“输出项”加工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等全部内容。而不是仅仅指软件中的一个MRP模块。MRP逻辑流程图3、主生产计划MRP的三项主要输入,首先就是主生产计划(MPS)。主生产计划是沟通企业前方(市场、销售等需方)和后方(制造、供应等供

16、方)的重要环节。在主生产计划报表上,有来自销售部门的预测(包括潜在客户的需求)。因此,不要把主生产计划报表仅仅看成是计划部门使用的信息,它是一个体现信息集成的报表,是一个前方、后方的几个相关部门如销售、计划、生产和库存都要经常查阅的管理文件。MPS报表再一次显示了信息集成的优势。4、物料清单(1)对制造业来讲,物料清单在MRP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文件,系统要通过它识别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几乎企业所有主要的业务部门都要使用它,包括设计、工艺、销售、计划、生产、车间、供应、成本、质检等等。物料清单如同一个管理枢纽,把各个部门的业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2)物料清单最原始的出处是产品设计图纸,但是它又不同于图纸上的零件明细表。它是用数据报表形式来表达产品结构,按照产品实际加工装配一直到包装的顺序,而不是设计图纸上所标示的顺序(两者有时是很不一样的),列出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