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摄影技术解读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4824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摄影技术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影视摄影技术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影视摄影技术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影视摄影技术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影视摄影技术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视摄影技术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摄影技术解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影视摄影技术 课程代码:01169 2013年4月版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影视摄影技术是摄影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它也是艺术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的重要入门课程,是大众传媒尤其是视觉传媒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它也应作为其他各专业学员的艺术素养的基础课,有利于建立和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另外,从更高的层面来说,摄影也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表达自我的方法。我们认为,无论对于今后以摄影为职业的同学还是把摄影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的同学,都应该学习影视摄影技术课程,了解摄影器材的原理、构造与应用,从而拍摄出更令人满意的画面,并为后续的摄影构图等摄影艺术

2、类课程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一章 照相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是学习摄影技术的第一步。本章主要介绍了相机的分类、相机的结构、相机的性能以及相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从而为更深层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照相机的类型(一)按感光材料分类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其记录影像的载体分别为胶片和CCD(电荷耦合器件)以及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二)按底片尺寸分类1、135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使用135胶卷(即35mm宽的电影胶片),所摄画幅尺寸为2436mm。2、120相机。这种相机的标准画幅尺寸为66cm。3、大

3、画幅相机。画幅尺寸较大,有45英寸、57英寸和810英寸等规格。(三)按自动化的程度分类 1、手动曝光相机。这种照相机不具备任何自动化功能,无论是测曝光、变焦、聚焦或输片,均需要依靠手动操作。2、半自动曝光相机。这类相机都有测光装置,因其测光操作能与光圈和快门速度连动,所以又称作测光连动照相机。3、自动曝光相机。这种相机除了有测光系统之外,还有能按照测光结果自动控制镜头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机构,以实现正确曝光。自动曝光照相机操作简单、容易使用。4、自动对焦相机。这种相机的镜头调焦由集成电路操纵,当按下照相机快门按钮的时候,根据被摄体的距离,电子测距器可把前后移动的镜头控制在相应的位置上,使被摄体成

4、像最清晰。(四)按相机的取景方式分类 1、同轴取景照相机。这种相机取景器的特点是取景和摄影具有同一主光轴,即用摄影镜头兼作取景器,从取景器中所观察到的景物范围与感光片所记录下来的景物范围完全一致,没有视差现象。2、旁轴取景照相机。这类相机取景器的特点是取景和摄影不在同一主光轴上,即取景器的主光轴一般在摄影镜头主光轴的左上侧或正上方,二者彼此平行。(五)按相机的用途分类1、大型专业机(大画幅相机)2、中型专业机。以120胶卷为主,如哈苏。3、普通照相机。即普通的120相机和135相机。此外,按相机的用途分类,还有航空照相机、水下照相机等等。第二节 照相机的结构(一)机身主体机身是照相机的主体,它

5、把各种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机身应该坚固、耐磨、强度大、不易变形。(二)后背机身的后面是安放感光片的后背部分。按其结构和用途不同,后背有固定后背和活动后背。(三)快门快门是照相机控制曝光时间的机构。(四)调焦机构调焦是保证感光片所记录的影像取得清晰效果的关键步骤。调焦机构就是用来调节摄影镜头的焦点与感光片之间的距离,好使像平面清晰地落在感光片的表面上。(无)取景器又称观景器,用于选取景物范围并确定画面构图格局。种类很多,但按照取景器与摄影镜头主光轴的关系,可分为同轴取景器和旁轴取景器两大类。(四)镜头镜头是光学系统成像的重要机构。(五)测曝光系统测曝光系统是保证相机曝光正确的机构。(六)输片装置

6、凡是使用卷片的照相机都有卷片机构。常见的卷片装置有电动式、发条式和手动式三种。第三节 照相机的选择与维护(一)照相机的选择1、性能、价格与使用目的三者统一2、考虑相机系统的兼容性与扩展性3、考虑相机的售后服务与维修条件注意相机的适用性与可操控性(二)照相机的维护1、保持光学系统的洁净 镜头、测距窗、取景窗和反光镜等光学系统均应经常保持清洁,要防止风沙尘灰的侵袭,防止染上指纹、水点和油污。2、要防潮、防震、防磁、防高温3、要保持相机电路工作正常,自动照相机在长期存放的时候,应该将电池取出来,以免电池漏液而侵蚀机件。4、对操作装置的维护相机在每次使用完毕后,快门和自拍机均应保持释放松弛状态,以防弹

7、簧因上紧过久而疲劳;光圈应调至最大光孔,以增强镜头的抗震性能;调焦机构应该调节在无限远的位置上,将镜头全部缩回,以免伸长的镜头因受挤压而影响调焦的准确性。第四节 照相机的简单操作操作步骤1、装胶卷2、选择相机的拍摄模式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手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等。3、调节相机的参数(1)输入胶卷感光度(2)调节快门速度快门的两大功能:控制胶片受光时间的长短。快门开放的时间越长,胶片受光的时间也就越长。控制被摄体的清晰度和模糊量。如果要凝固动体,就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反之,则需要较低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序列:B、1、1/2、1/4、1/8、1/15、1/30、1/60、1/125、1/

8、250、1/500、1/1000快门速度都是以秒为计算单位的。每一挡的快门之间相差一级的曝光量。快门快门每变化一级,曝光时间相差一倍。(3)调节光圈光圈的两大功能:控制镜头的光通量。控制景深。(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系数序列: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每一挡的光圈之间相差一级的曝光量。光圈每变化一级,通光能力相差一倍。4、拍摄(1)调焦n 手动调焦有裂像调焦和双影重合调焦两种方式。自动调焦n 准则一:最近主体优先n 准则二:半按快门重新构图(2)构图取景(3)拍摄5、倒片三、考核知识点(一)照相机的分类方法(二)照相机的结构(三)照相机的维护(

9、四)照相机的操作方法四、考核要求(一)照相机的分类方法1、识记:摄影界常用的照相机的分类方法。尤其要熟记一些称谓和数据等。2、应用:根据所拍摄的题材和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相机。(二)照相机的结构1、识记:照相机的几大部分结构。其中快门、调焦机构、测曝光系统和镜头是重点。2、理解:快门的原理。(三)照相机的维护应用:掌握照相机的维护方法。(四)照相机的操作方法1、识记:(1)相机的拍摄模式;(2)光圈和快门的作用;(3)光圈系数序列和快门速度序列尤其要牢记。2、理解: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这对曝光组合参数的换算和灵活应用3、应用:(1)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灵活选择和应用

10、;(3)调焦的方法。 第二章 感光材料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虽然数字技术使得当今的摄影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的胶片工艺仍然在摄影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感光材料的原理、性能以便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应用,是学习摄影的必要知识储备。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分类分类方法1、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感光胶片主要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 2、按照感光材料的几何尺寸分类,感光胶片可以分为135胶卷、120胶卷、散页片等规格。3、按照感光材料的用途分类,感光胶片又可以分为负片、正片和反转片。4、按照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分类,感光胶片可以分为高速片、中速片和低速片。5、按照感光材料的感色特性分类,彩色负片一

11、般可以分为灯光型片和日光型片。6、按照感光材料的载体质料分类,可以分为感光胶片和感光纸。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结构我们这里以黑白负片为例,介绍感光材料的结构。一、保护层把胶片的感光乳剂层向上,从上向下数第一层即是保护层,由明胶构成,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划伤,保护乳剂层。二、乳剂层其作用是记录摄影中在该层上形成的光学影像,冲洗之后又可产生可见的银影像。由感光剂、支持剂、增感剂等组成。三、底层乳剂层和片基之间是底层,主要由明胶和一些有机溶剂组成。其作用是使乳剂层和片基牢固地结合,以避免冲洗中药膜脱落。四、片基和纸基片基和纸基都是乳剂的载体,可使感光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五、背面层主要包括防卷曲层、防静电

12、层和防光晕层。第三节 感光材料的冲洗一、显影它是将已经曝光形成了潜影的感光材料,在显影液中处理获得肉眼可见银影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它就是已曝光的卤化银和显影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银离子还原为黑色的金属银的过程。在感光片正常曝光的条件下,显影过度会造成反差提高,整体密度加大,颗粒变粗,亮部层次损失的情况;显影不足则出现反差降低,整体密度下降,暗部层次损失,但颗粒度变化不大。只有在正常显影情况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影像的反差、密度适中,层次丰富。显影液的成份主要有:显影剂、促进剂、保护剂、抑制剂等。二、定影在显影完成后,为了使影像稳定不变,需要经过定影程序,将剩余未曝光的卤化银清除,以免其见光继续

13、发生分解。定影液的成份主要有:定影剂、停显剂、保护剂、坚膜剂等。三、水洗水洗的过程比较简单,但对于影像的最终结果仍有着较大的影响。水洗可以分为前浴、中间水洗和最后水洗三个阶段。一、感光特性曲线1、曝光量:指乳剂层表面接受光量的多少,通常用H来表示。它决定着乳剂层所形成的潜影的强弱。它与光源照度(E)的强弱和照射时间(t)的长短有关。曝光量越大,产生的潜影越强,经显影后所形成的银影和染料就越多。2、密度:因为人眼对于明暗的感觉呈对数关系变化,所以我们用银影阻光率的对数来表示银影的量,称为密度。密度通常用D表示。3、感光特性曲线:为了将感光胶片所接受的曝光量和所产生的胶片密度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

14、或表示某一胶片在不同曝光量下所产生不同密度的情况,我们引入了感光特性曲线。图例特性曲线定量地描述了曝光与胶片密度的关系,它的横坐标为曝光量的对数值(lgH),纵坐标为胶片的密度(D)。图中A、B两点之间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趾部,对应的是负片上透光率较高、密度较小的部分,相对应的是景物的暗部或曝光不足的部分。B、C两点之间的部分呈直线状态,我们称之为直线部,它所对应的是负片上透光率中等、密度中等的部分,相对应的是景物亮度处于中间层次或曝光正常的部分。C、D两点之间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肩部,它所对应的是负片上透光率较低、密度较大的部分,相对应的是景物的亮部或曝光过度的部分。曲线中D、E两点之间的部分我们称

15、之为反转部,这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负片都会出现,它所对应的是透光率很低、密度极大的极高亮度物体,但某些胶片经冲洗后会发生随着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减小的特殊现象,故称反转部。在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上,曝光量与密度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即意味着直线部所对应的物体亮暗关系可按比例记录下来。而对于呈曲线的趾部或肩部,不成比例变化,即意味着趾部或肩部所相对应的景物的亮部或暗部的层次不能按比例的记录下来,会有所压缩损失。不同胶片的特性曲线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其特性曲线的形状、倾斜的角度等特征来判断该感光材料的技术特性。二、反差系数反差系数一般用来表示,它是在特性曲线的直线部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密度差与曝光量对数差之比。反差系数也是指特性曲线直线部的斜率。斜率较大,则反差系数较大,斜率较小,则反差系数较小。对于感光材料来说,反差系数大于1,意味着影像的反差大于景物的反差,即扩大了实际景物亮暗之间的差距;如果反差系数等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